APP下载

“欢哈”文化如何浴火重生

2015-03-20

中国西部 2015年26期
关键词:马山县马山壮族

“欢哈”文化如何浴火重生

壮乡美,民歌醉。在那红水河之滨,大明山南麓,但见河堤边,小桥上,山林里,田野间,壮乡儿女或三五成群,或三三两两,欢歌笑语,你来我往,悠扬动听的音律在空谷中回响,萦绕耳畔,摄人心魂。这音律从远古传来,历经千年沧桑,传承不息,越唱越精彩,已成为壮乡的一张靓丽名片。

然而,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让我们离原生态民歌日渐遥远,我们已很难发现、体会到纯正的民俗调子,更无法感知与触摸那种历尽时光、遗世独立的质朴、纯真与感动。

它,即是壮族三声部民歌,当地壮族儿女又亲切地称它为“欢哈”,意为“合声山歌”。

◆民间演唱已不多见◆

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产生和流传,与壮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劳动生产密切相关,其传唱于壮族社会的生活生产、恋爱、婚丧和乐神等过程中,其中以用于婚嫁、丧葬、乐神等仪式尤为庄重。随着时代的变革,目前民间演唱三声部民歌已不多见,仅在马山县东部地区较为流行,传唱者多为老年人,青少年人一般不唱,也不会唱。如今不抓紧抓好传承工作,三声部民歌将在民歌长河中逐渐消失。

为做好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2012年,马山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还建立了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壮族会鼓传承基地、壮族打扁担传承基地和壮族打榔传承基地。这些基地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同年,为了扩大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传播,马山县委、县政府通过努力,编写出了一部《马山县壮族三声部教材》,让壮族三声部民歌在马山县各中小学得到广泛传播。

近两年还建立了马山县民俗馆,重点展示壮族三声部民歌;建立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制定三声部民歌长效传承机制;实施《马山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课题,深入开展壮族三声部民歌基础研究;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先后组织壮族三声部民歌到北京、上海、欧洲等地进行演出,不断提升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马山瑶族姑娘表演三声部民歌

马山三声部民歌

2014年底,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课题《马山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的核心成果《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与保护研究》一书通过了专家评审。本课题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族三声部民歌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分别从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产生、发展、保护现状、传承人的保护、主要推动者以及对外传播等方面进行阐述。

◆到三声部民歌起源的地方赶歌圩◆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探索壮族三声部民歌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摆在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每一个人的面前。政府、媒体及社会团体切实做好属于群落滋养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对凝聚、维系、滋养壮族三声部原生态民歌传承生态群落构成的若干主要民众节日、民俗予以格外的关怀和顺势引导,吸引年青一代对民歌的认同和喜爱,并积极参与其中,发现和培养民歌新人。所以,要推进壮族三声部民歌原生传承与传播,首先要恢复以体现壮族三声部民歌传唱载体的歌圩“壮族欢哈节”。

欢哈节是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重要原生传承载体。相关部门也已清楚地认识到,举办壮族欢哈节,是壮族三声部民歌活态保护传承的有效方式,是建设壮族歌圩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有效尝试。

因而,在2014年壮族三月三正式成为广西法定节假日的特殊历史时刻,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共马山县委宣传部、马山县文化广播影视和体育局合作举办的2014年壮族欢哈节于“三月三”在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下安屯激情唱响,为广西欢庆“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光彩。

马山壮族欢哈节以“到壮族三声部民歌起源的地方赶歌圩”为口号,以原生性、群众自发性、可持续性为活动特色,吸引了数万八方宾客前来感受“欢哈”魅力,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南宁电视台、《南宁日报》、《南宁晚报》、《南国早报》等十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与深度报道,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了壮族三声部民歌,改变了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统认识。这对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保护传承,是一个较大的正向牵引力。“开口像朵花,笑哈哈,歌如水开闸;日子唱着过,多潇洒,生活美如霞。”这是当地群众在欢哈节上的内心写照,壮族三声部民歌因“壮族欢哈节”这一原生传承机制的恢复而重新迎来传承发展的勃勃生机。

除此之外,马山县有关部门还通过种种努力,让壮族三声部这朵娇艳的民族民间音乐奇葩散发出更加迷人的芬芳。如建立马山县民俗馆,重点展示壮族三声部民歌;编写《马山县壮族三声部教材》,让壮族三声部民歌在马山县各中小学得到广泛传播;建立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制定三声部民歌长效传承机制;实施《马山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课题,深入开展壮族三声部民歌基础研究;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先后组织壮族三声部民歌到北京、上海、欧洲等地进行演出,不断提升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责任编辑/罗晓庆 设计/张籍匀)

猜你喜欢

马山县马山壮族
苟征戈 马山作品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苟征戈 罗一 马山作品
乡村振兴的藏马山样本
教师夫妇带儿子跨省支教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基层人民调解制度实施现状与问题的探究
推进义教均衡应有马山精神
青海湖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