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5-03-20王金发等
王金发等
摘 要:2006年中山大学组建了逸仙试验班,探索优秀本科生培养的新机制。2006—2010年先后招收5届本科生,至2014年6月,5届试验班学生毕业。在试验班的8年教学探索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新做法,如本—(硕)博贯通培养、弹性选课、导师—导学制、弹性选专业等,为中山大学相关学科的拔尖学生培养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逸仙试验班;拔尖学生;人才培养;导学—导师制;弹性选课
2006年,中山大学以国家理科基地为依托,并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与特色,实施了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逸仙计划”,并通过组建“逸仙试验班”(以下简称逸仙班)探索优秀学生培养新机制。从2006年至2010年先后招收了5届逸仙班学生,该实验班教学模式先后培养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岭南学院等4个院系的527名学生。在“逸仙班”模式探索基础上,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综合改革,2010年进入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2年成立逸仙学院,面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学科,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进一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就实验班人才培养的主要情况做简要概述。
一、逸仙班的创建与目标
1. 逸仙班的组建
为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中山大学于2006年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为依托,实施“逸仙计划”。2006年,学校从物理、化学、生物等三个学院各遴选30位本科生,同时,为了促进学科交叉,从经济学专业(理科类)选拔了30位学生共同组建120人的逸仙班。
逸仙班的遴选主要是根据高考录取分数择优选拔,学生自愿报名,初选报名名额一般不超过该学院新生总数的10%左右。学校根据综合考评,初步确定“逸仙班”人选名单。学生选拔所包括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由各学院知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负责对初步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其内容主要是检查、考核学生的科学思维、心理状态、科学兴趣、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目标与机制
“逸仙计划”坚持“厚基础,重素质,扬个性,求创新”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着力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培养机制上,采取以理科基地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实施本科与研究生贯通培养的方式。
3. 培养模式
对于逸仙班,我们设计了“2+2+N”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以学科整体认识为核心的大类培养,三、四年级以专业兴趣与科研志向培育为导向的科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N则是指多种发展路径,优秀的逸仙班学生可与研究生培养直通,多数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少数攻读硕士学位;未达逸仙班培养要求者分流到普通班学习。
在前两年,重点是强调人文与科学有机融合的基础课学习,建立以学科整体认识为核心的大类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大基础平台课+课程群选课”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核心任务是在引导学生构筑学科基础知识架构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思维协调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献身基础科学研究、服务于民族振兴与国家强盛事业的远大理想与抱负,启迪学生及早树立专业思想、制订学习规划。
第二,按学科群设置课程类别,学生进入相关学科交叉培养阶段;第二学年末按学生兴趣、特长有侧重地加强学科群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在整个学科层面而不局限于狭窄的专业层面,了解一级学科与各二级学科的关系。
本科阶段的后两年,主要是着眼于专业兴趣与志向形成的专业课学习,以及以发展方向培育为重点的高阶课程学习。
在后两年的培养中,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专长选择进入各自学院的一级学科,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个性化学习。通过该阶段教学,指引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发展脉络和动向,催生专业思想“第一个生长点”。进入四年级,结合高层次专业课程的修读与学位论文撰写的过程,形成专业发展的“第二个生长点”。
4. 竞争与分流
“逸仙班”引入竞争机制,1—4年学习期间,学校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学业、健康状况以及学生个人意愿进行分流调整,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逸仙班”本科阶段的分流条件主要包括对学术精神与学业成绩(含核心课考试成绩、每学年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等)的考察、指导教师及其他教授的意见,并综合考虑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自身意愿等。
二、培养特色与效果
在“逸仙班”教学改革中,主要凸显的特色是积极探索个性化培养的机制、以本硕博直通形式培养优秀学生的机制和多学科教学的管理新模式。
1. 个性化培养
高校扩招以后,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培养优秀学生是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逸仙班采取的基本做法就是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让基础学科优秀学生在专业培养、课程修读、继续深造等方面有更多弹性选择,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仰望星空”[1]、培养兴趣。这种培养模式主要地体现在弹性选课与专业选择上。
弹性选课。鉴于大一新生到大学后有一个认识与认知过程,逐步了解大学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授课方式、学科与专业等,将自己融入到所在的学校、学院,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民族的未来融为一体;加之大学是传授高深知识,课程比中学的课程深奥而丰富多彩,对刚刚跨进大学的新生来说,目不暇接,更需要学校因势利导,结合相应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引导试验班的同学更灵活和理性地选读课程、规划学业的发展。相应地,我们有两种做法:一是在保证学生来源的原四个学院核心基础课的前提下,划出部分学分在四个学院跨学科交叉选课,这部分学分又分为指定的跨学科交叉课程与完全自选的跨学科课程。在指定的跨学科选课中,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定专业课程“化学+物理”、“经济+物理”、“生物+化学”组合中,根据自己专业意向任选一组(2门课)。二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选课的自由,以培养兴趣和拓宽视野,逸仙班所有课程时间安排不重复,并在自选课程中采取了试听制度。
专业选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专业志趣和特长,“逸仙班”学生有两次重选专业的机会。第一次,在一年级结束前进行一次专业分流,分为逸仙班内部与外部两种方式,即在逸仙班所依托的四个学院内进行,仍保留逸仙班学生的身份;若所选专业不属于逸仙班依托的学院,则视为退出逸仙班。第二次,即二年级结束,逸仙班学生可在所依托的学院内选定自己的志向专业。从三年级开始,按所确定的专业培养。
2.“本—(硕)博”贯通培养
对于逸仙班的学生,开通了本—硕、本—博直通车,即逸仙班学生只要每个学期的成绩都达到该班的合格水平,综合测评符合学校规定,教务处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推荐资格,并进入学校常规性的研究生录取复试遴选环节。
由于本科—博士(或硕士)直通,逸仙班中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可将大四的专业学习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进行无缝对接,即进入四年级后,可在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修满本科规定学分的基础上,在导师指导下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及参与相关课题研究。
另外,对于获得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资格的逸仙班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挑选专业。这种对直接攻读的博士学位专业实行“全放开”的政策,对于培养跨学科人才是一种新的尝试。
3. 配备高水平教师队伍,实行全程导学——导师制
为了让“逸仙班”学生得到名师指点,学校组成以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及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师资队伍。推动“高智力引进工程”和学科领域知名教授牵头的“课程教学项目负责制”,充分发挥专家型教师示范作用,实行“课程教学团队制” [2]。
“逸仙班”实施全程导学制,遴选热心于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德才兼备,教学、学术造诣高的专家、教授为导师。学校将相关专业的教授名单列出,师生实行双向选择,导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他们选择课程、专业方向等提供建设性意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帮助他们了解各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指导学生参加早期的科研训练或实践教学、初步掌握科研基本技能和方法。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帮助他们制订学业发展规划[3]。
我们根据多校区办学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导学、导师的作用,学生有两次选择及更换导学、导师的机会。即一、二年级通过双向选择,每2~5位学生配备一位导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改变角色,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在学生选课及学习理念和方法上予以引导。三年级分专业后,学生可根据所选择的专业在不同的学科范围内选择高水平的导师。四年级获得攻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在双向选择下进行导师调整,即导学完全过渡到研究生导师。为促进导学、导师制度的落实,学校制定了逸仙班全程导师制的相关办法,每学期面对面辅导学生6次以上,每学年做一次辅导小结,并给予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认定。
4. 科研兴趣与能力培养
优秀学生不仅学业成绩好,更要有科学思维与科学创新精神[4]。这种精神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引导与培养。在政策上,学校提高基础学科条件支持平台向优秀学生的开放度,尤其能确保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科研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多学科领域优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促进学科发展与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
我们采取不定期举行科学讲座、安排跨学科实验课程、组织科学考察、科研项目设计与立项等多种措施,逐步引导、培养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其中跨学科实验课程与科研项目设计与立项实施最受学生欢迎。
(1)跨学科实验课。所谓跨学科实验课,就是要求“逸仙班”学生至少要选1—2门非本学院的实验课,以体验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多学科思维方式[5]。“逸仙班”同学在一年级按大类培养安排课程,“逸仙班”的大类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大类,它是涵盖四个学院的大类,为此特别要求四个学院各设计1—2门基础实验课作为逸仙的必修课,以此培养跨学科的思维与研究能力。此外,“逸仙班”的学生可申请选修跨学院的专业实验课(由于实验课受仪器、设备的限制,故需申请)。
(2)科研立项。为了培养“逸仙班”学生的科研能力,在“逸仙班”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在本科阶段学习过程中学校对“逸仙班”同学在早期科研训练、课程修读、实践教学等方面全方位开通绿色通道;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去交换学习或进行科研训练,引导学生形成兼容开放的文化精神,拓宽国际视野。为此,我们为“逸仙班”学生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每个项目资助5000~10000元,申报项目需要撰写《中山大学“逸仙班”科研能力训练项目申请书》。项目经评审立项后,在导学的协助下,由申请人及团队独立完成,教务处与“逸仙班”管理者负责与各学院协调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室、仪器、试剂药品等。5届“逸仙班”中,学校先后批准了96个本科生科研项目,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经济学以及相关的跨学科领域,部分较高水平的项目还获得省级和国家级本科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对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课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5. 人文素质与学习技能的培养
为了培养与提升“逸仙班”的人文素质培养,为“逸仙班”开设了丰富的讲座,在前两年,每周安排一个晚上作为讲座时间。王金发教授特别为“逸仙班”的同学开设了“学习艺术”系列讲座,该讲座的内容涵盖上大学的方方面面,包括认识大学、大学规划、研究性学习、大学论文写作、科技项目设计与申报、思维导图的绘制、社团与团队、守时与守信等。“学习艺术”系列讲座,对于“逸仙班”同学如何做好规划、掌握学习技巧、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实践表明,思维导图的使用,让同学们掌握了一种科学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对于制定学习计划、制定科研方案都是一种有效的工具,“逸仙班”的学生已普遍能使用思维导图设计科研方案。
6. 培养效果
2006—2010级5届“逸仙班”共招收了527人,其中在“逸仙班”毕业的学生435人,92人因各种原因被分流出“逸仙班”;在“逸仙班”毕业的学生中,有261人在中山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35人选择攻读硕士学位,其他(含出国、就业)120人。这些数字显示我们对“逸仙班”学生的培养是人性化的,并且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5届学生中,先后有近400位“逸仙班”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参与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其中有近百人参与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公开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
三、关于“逸仙班”学生培养的思考
回眸“逸仙班”5届学生、8年的试验历程,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通识教育与大类培养、跨学科培养、弹性选课与弹性专业调整等都受到学生的欢迎。本—博直通培养等方面更对加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逸仙班”8年的历程并非是一帆风顺,是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中崎岖前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及时吸纳师生意见,并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拓宽学生的发展路径,允许“逸仙班”本科毕业生的出口不仅是攻读博士学位,还可以选择攻读校内外硕士学位、出国和就业。此外,也在如何从教学管理机制上为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之间,甚至基础学科与其他应用学科之间跨学科的课程安排提供条件进行积极的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考虑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需要的是人才群体。因此,我们将“逸仙班”学生培养定位于培养有潜质的优秀学生。从培养目标方面看,试验班的目的是试验与探索优秀学生的培养机制,及时总结试验班取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将好的做法尽快推广到非试验班的学生培养中去。这是试验班的终极目标,因为毕竟非试验班的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主体,提高绝大多数学生整体培养水平是办学主要目的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宋秋蓉. 宁静致远: 当前我国培养拔尖人才的一种思想境界——基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13,11(4): 18-23.
[2] 王树国. 关于一流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1(2):9-11.
[3] 杨光明.遵循规律以改革试点促拔尖人才脱颖而出[J]. 中国高等教育,2013(15、16): 27-29.
[4] 王小力,李宏荣,徐忠锋,张孝林. 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2): 14-16.
[5] 王明钰,沈煜,徐孝刚,邵明,魏天迪,方诩.山东大学生物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4):3-6.
[责任编辑:李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