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五灵片治疗酒精性肝病168例临床观察
2015-03-20
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湖北 武穴,435400)
酒精性肝病(ALD)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三者为同一病变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致病原因是过度饮酒,酒精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增加,有毒代谢产物产生过多,不能及时代谢,转化为致病物质形成酒毒。我们采用戒酒及营养支持,加用六味五灵片治疗酒精性肝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ALD 患者168例,按照1:1 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男58例,女26例;年龄42~78岁,平均(58±0.2)岁;病史8个月至24年,平均(5.6±0.4)年。对照组男52例,女32例;年龄40~76岁,平均(56±0.3)岁;病史7个月至25年,平均(6.0±0.4)年。所有患者均具有饮酒史5年以上,每日平均饮酒折合酒精80 g 以上,除外营养缺乏、糖尿病等原因造成的脂肪肝。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均经病史、生物化学检查、超声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确诊为ALD,诊断依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1]中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有长期饮酒史,一般>5年,折合酒精量男>40 g/d,女>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 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②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减退、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及蜘蛛痣、肝掌等。③ALT、AST、-GT、TBiL、PT 等指标异常,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改善,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AST/ALT>2,有助于诊断。④肝脏超声波或CT 检查有典型表现。⑤排除嗜肝病毒的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害等。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营养失衡,以高蛋白、低脂肪为原则,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忌酒、控制体重等治疗。对照组加用水飞蓟素片进行治疗,400 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五灵片口服,1.5g/次,3次/d,疗程均为12周。
1.4 疗效标准 主要评价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B超脂肪肝指标的改善。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检查ALT、AST 全部恢复正常,肝脏回缩至正常,B 超检查肝脏回声恢复至正常,或脂肪肝程度下降2 级;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肝功能指标下降50%以上,B超检查脂肪肝下降1 级;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6%(6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2%(38/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GT、TBi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ALT、AST、-GT、TBiL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T、TBiL 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T、TBiL 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肝脏B 超检查变化情况 根据治疗前后肝脏B超检查脂肪肝指标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3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8.6%;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为4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肝脏B超检查疗效比较[n(%)]
2.4 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均无临床意义的变化,且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酒精性肝病证属祖国医学中“痰饮”、“胁痛”等范畴,病因多为过食肥甘厚味,恣意饮酒,伤及脾胃,脾虚不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反聚为膏脂,凝为痰浊[2]。
六味五灵片由五味子、女贞子、连翘、莪术、苣荬菜及灵芝孢子粉等中药组成,富含微量元素和多种生物因子,可有效地清除引起肝细胞氧化损伤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在一定条件下转换成为血管修复因子,这种血管修复因子不仅能修复已受损的肝细胞,还具备使肝细胞再生的功能[5,6]。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本处方中的各味中药对慢性肝损伤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5~9]。五味子对慢性肝损伤大鼠有保肝降酶作用[10];女贞子、连翘、苣荬菜、莪术中均含齐墩果酸等有效成分,有保肝、利尿等作用[11];连翘、苣荬菜对多种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12];灵芝孢子粉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CCl4所致的肝损伤、降酶,减轻肝小叶细胞浸润,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13];莪术是改善微循环障碍最好的药物之一。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加用六味五灵片治疗ALD 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异常的肝功能指标,明显提高患者肝脏影像学的复常率。说明六味五灵片在保护肝细胞、促使肝功能恢复、防止肝纤维化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对ALD具有较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王吉耀.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12—515.
[2]谢绍武.脂肪肝病辨证分型用药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1,19(5):503.
[3]吴继良.六味五灵片抗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1,3(3):8—10.
[4]安瑛,范红,彭伟.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35—36.
[5]吴云.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1,3(2):1—4.
[6]吴贻琛,朱冰,游绍莉,等.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7,20(2):116—117.
[7]程荣贵.六味五灵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疗效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0):1498—1499.
[8]程敏,胡正海.女贞子的生物学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41(7):1219—1221.
[9]温博栋,邱建波.苣荬菜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1):1852—1853.
[10]赵松峰,阚全程.六味五灵片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1,27(6):872—875.
[11]陈正国.六味五灵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1,3(1):12—14.
[12]韩军,苏淑慧,王春平,等.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5):266—267.
[13]辛绍杰,韩晋,丁晋彪,等.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