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高于梦想

2015-03-19何勤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梦想法治责任

* 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时任校长。本文系作者于2015年6月17日在华东政法大学201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演。

今天是学校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属于2015届本科生的幸福时刻。同学们,你们毕业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向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家长致以崇高的敬意、衷心的感谢!

四年前,同学们怀着憧憬来到华政,体育馆前的“时光隧道”记载了你们的大学生活、成长历程。如今,你们戴上了学士帽,即将带着自信开启下一段追梦之旅。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我的答案是责任永远高于梦想。这也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谈谈我对责任、对华政人的责任的理解。

说到责任,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确实,责任就是一副担子,先天下之忧而忧是责任,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也是责任,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责任。以我个人而言,在北大,我与“法”结缘,在华政,我与“法”同行。33载春秋,从研究生到老师,从教授到校长,华政给了我很多,也赋予了我越来越重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我的学生都是法治的践行者。作为校长,我更不敢自称教育家、政治家,但华政的学生走到哪儿都不是弱男弱女。前两天,我还看到我们的学生将公益诉讼指向了车牌拍卖手续费。我很欣慰,我们华政人从来就不是法治的围观者。此时,与其说我担的是责任,不如说是与幸福牵手,这份幸福来源于我的同事和同学的共同努力。当然,我也有遗憾甚至心痛,将热水泼向老师的是我们的学生;堂堂华政教师的人身权被肆意侵犯,事后处理此事的还是我们的学生。我深知责任重于泰山,而此时,我有一种无力感。我也知道,在今天这样一个喜庆的场合谈这些事略显沉重,但就像一句流行语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需要保持警醒。临别之际,作为你们的师长,我特别希望每一位同学认清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无论是何种责任,都意味着是勇气、坚守和担当。

那么,华政人又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呢?时代在前进,学校在发展,我们的学生毕业于24个专业,从事着各行各业。但无论你所学是法学还是其他专业,身处华政校园,无疑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法律文化的熏陶、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法律人格的塑造,法治精神的培育,这是华政学子的资本和优势。走向社会,无论你承担什么工作,都应该做法治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引领者,这就是华政人的责任。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这是责任,也是机遇。

从人类法律文明史来看,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数代乃至数十代人的持续奋斗。这既是因为法治“知易行难”,也是因为权力对法治的天然排斥性,更是因为法治的本质是公平正义,而要实现法治目标,需要巨大的社会成本,需要执政党的法律自觉,需要周密的制度设计,也需要全民的真诚信仰。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关系网、潜规则,面对社会不公、人心不古,你是放弃梦想,沉没于现实与世故之中,还是初心不改,坚持走自己的路?我很赞同刚才马行知同学所说的“没有行动,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我希望每一个华政人都能在责任与担当中前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干事创业,我也相信尊崇法治、守住底线的人终将成为自己的英雄。

我与大家共勉。在这一点上,我也很乐观,一方面,我、我们这一代人会继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革命自有后来者,每一代人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站在舞台的中央,在接力与传承中,华政会越来越好,华政人会越来越好,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会越来越好!

同学们,未来之路很长。无论顺境逆境、富贵贫寒,只要你坚守责任,勇敢做自己,母校都以你为荣。

猜你喜欢

梦想法治责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梦想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梦想
期望嘱托责任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