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科书的雏形—百年回眸问乐歌
2015-03-19
音乐教科书的雏形—百年回眸问乐歌
张明靖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学堂乐歌开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的先河,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教科书(主要指学校唱歌集)作为中国最早的音乐教材对于振奋民心、鼓舞斗志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对学堂乐歌时期音乐教科书的产生、发展、消亡进行分析与思考,可以作为当今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参照物。
[关键词]学堂乐歌;唱歌集;音乐教科书
学堂乐歌开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先河,学堂乐歌时期的音乐教科书(主要指学校唱歌集)作为中国最早的音乐教材对于振奋民心、鼓舞斗志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对学堂乐歌时期音乐教科书的产生、发展、消亡进行分析、总结与思考,可以作为当今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参照物。
1 学堂乐歌唱歌集的产生
1.1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
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音乐文化的传播主要指基督教会的音乐活动、学堂乐歌的开设等几个途径,不断深入到中国的音乐文化中。就音乐教育方面而言,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各个地区开办教会学校,从表面上看教会学校教唱赞美诗,是为了赞美上帝的博爱。实际目的则是要用西方音乐文化淹没中国固有的音乐文化,最终目的是对中国人洗脑。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把中国固有的艺术形式、旧有的艺术美连根拔起或者彻底摧毁。对于这一点每个中国人必须清醒的认识。
但从客观上讲,教会学校介绍了西方声乐的发声方法及西方音乐知识有利于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琴科”在中国的开设,也为中国培养一批热爱音乐的人才。音乐课在女校的开设是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最早的形式,虽然没有完全摆脱中国几千年来的私塾教育,但它是正式音乐课的前身。同时为学校唱歌集(音乐教科书)的编写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西方教会学校在中国开设音乐课的利弊。
1.2政治的需要
1912年至191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小学校令》、《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和《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学校课程表》。在这一系列法规中,第一次把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目列入课程表。《小学校令》和《中学校令》的颁布,体现出政府逐渐对音乐的重视,为了适应学堂的音乐教学,学校唱歌集就呼之欲出。学校唱歌集的内容主要宣传爱国思想,鼓舞斗志等,它的产生不仅是为学堂的唱歌教学提供了蓝本,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通过学生的传唱,维护国家利益及政治统治。它的思想精神与上层建筑保持一致,才使之产生和流行。
1.3留日学者的宣扬与鼓吹
在音乐教育界,出现一批爱国主义的音乐教育者,他们大多留日,在日本接受音乐教育思想的同时,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洗礼,决心要冲破封建旧思想的束缚,传播博爱、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他们深刻体会到音乐可以鼓舞斗志、振奋民心、富国强兵等方面的社会作用,更加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作用及意义。他们宣扬和鼓吹音乐教育具有发扬蹈厉、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阐述音乐教育意义为主旨的专论及学校音乐教科书中。
沈心工、李叔同等是留日学者中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音乐教育家,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学校唱歌集中,1904年沈心工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近现代最早的一本乐歌教材,其歌词内容具有时代性和爱国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各地纷纷建立学校开设音乐课,促进了音乐教育的普及。沈心工每到一处,课堂常常人满为患“辄见窗门之外,人影群集,盖听课之人也。”课室内更是“歌声雄壮,逸兴横飞”。1906年由李叔同出版了供学校音乐教学使用的《国学唱歌集》,载有乐歌十首,都是反映爱国主义热情及对祖国存亡的忧虑。这些学校唱歌集在当时广为流传,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和爱国热情,也是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音乐教育家对危难祖国的呼唤与呐喊。当时的《学校唱歌集》和《国学唱歌集》是中国新式学堂音乐课的通用音乐教材,歌词、曲调之间都折射出浓浓的爱国性和时代性,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
从客观上分析,新式学堂唱歌集的诞生离不开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及新音乐思潮的兴起,一方面是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来自西方音乐文化的巨大冲击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自身生命力的衰退。学堂乐歌的诞生,使中国传统音乐失去了往日的灿烂,中国音乐开始进入带有西方音乐文化烙印的“新音乐”时期。唱歌集所歌唱的内容正是政府所需要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抵制外侵,所以新式学堂的建立及音乐教科书的编写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音乐教育思想上虽然没有完全冲破旧有封建主义的牢笼,但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再加之留日学者接受新音乐教育思想的洗礼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为编写适合新式学堂演唱的歌曲就呼之欲出,学校唱歌集就应运而生了,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 学堂乐歌唱歌集的发展
学堂乐歌唱歌集为谁而唱?从广义上讲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唱,从狭义上讲,一本音乐教科书,是为了通过演唱其歌曲,体现音乐教育的功能、价值和意义。通用的教材有沈心工编写的《学校唱歌集》、《重编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及李叔同编写的《国学唱歌集》,流传至今的歌曲有《体操—兵操》、《送别》等。
在歌词上,乐歌的多数作品都是采用填词的手法,在填词上也体现了一定的艺术性,如沈心工的《体操—兵操》,虽曲调原引于日本游戏《手指游戏》,但歌词是按照中国词句一贯讲究的押韵编写,每句的韵脚都落在“ao”上,如“高、小、招、操、刀、炮”。歌词七言、五言相交更迭,与曲调的七音、五音如出一辙。李叔同的《送别》从音乐旋律上看,与《旅愁》几乎完全相同,但他为了填词的需要,在2、10、18这三个小节做了稍加的改动,目的都是为了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小令”词牌的三、三、五、七、五的句式相吻合。从中可以看出沈心工、李叔同在配词的过程中,不但对中国传统古诗词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又善于将这些编配手法与音乐相结合,达到了词与曲的水乳交融,他们创作的歌词成功的摆脱了旧文学、旧诗词的那种文人习气。
在曲调上,此时期编写的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歌曲曲调大多模仿与引用欧美、日本、港台的著名歌曲曲调。总结其曲调创作有以下三种形式:(1)给外国曲调填上新创作的歌词,如《体操兵操》源引于日本的游戏歌曲《手指游戏》。《何日醒》源引于日本歌曲《樱井的诀别》。有许多原是多声部合唱,由编者选取其中的高音声部(主旋律)作为单音旋律再配上中国歌词。(2)给外国曲调填上现成的歌词,例如《中文名曲五十首》中的《春思》,就是引用德国歌曲《1819年11月26日之歌》的曲调,创编者将曲调配上李白的诗《春思》。(3)歌词、曲调都是自己创作,其中一部分采用中国民间音乐填词,如用《茉莉花》曲调填词的歌曲有《飞起》、《红梅》,还有一部分采用民间歌舞填词,如《金陵怀古》就是根据安徽花鼓填词的。编者应用中国传统曲调,无疑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体现了乐歌作者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
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一边吸入了西方音乐中新的理论因子,一边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体现了乐歌的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已不是纯粹的中国音乐曲调,打破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那种自吟自娱的文人自度曲的创作手法。由以前的小范围人群中的吟唱,变成了大范围的集体演唱,具有群众性。其曲式结构比较简单,多数为两乐句、四乐句,后半段大多是前半段的重复。还有一部分为中国传统音乐曲调,其曲式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体现了起承转合。唱歌集选用的歌曲大多平缓易于演唱。考虑到学生的声带,其音域不高,大致在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d区间,音程度数在四度内幅度较多,很少超过五度,可见,歌曲集的选编者对学生身心发育健康的充分考虑。
作为我国音乐教科书的初级形式,比起当今的音乐教科书,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是比较单纯的,虽简单但确实是当时创作水平的真实写照。唱歌集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培养学生音乐唱歌的能力的范围,更多的映射了当时的音乐文化,它已经成为当时生活中最大受众的音乐读本,不仅影响了各个学堂的学生,其蕴含的思想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成为清末民初革命的一个重要文化力量,他的历史意义已经超出了音乐教科书的价值,同时开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科书的先河。
3 学堂乐歌唱歌集的衰退
3.1个人志趣的转移
作为学堂乐歌鼻祖的沈心工,从《民国唱歌集》出版以后,便很少进行音乐创作了,即使偶有创作,其音乐表现力和思想性都不及以前,直到1927年彻底脱离音乐教育界,晚年转为专心致志研究古琴艺术及复兴琴歌的工作,曾经在乐坛一度风骚的沈心工,就这样悄然地隐退了。沈心工在一生的后35年,在乐歌创作方面的搁笔,是耐人寻思的。
一种解释是因为沈心工看不惯在乐坛出现的“香艳的歌”,就是指黎锦辉创作的具有流行时尚风味的歌曲。笔者分析,黎锦辉儿童歌舞剧主要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沈心工1927年以后就很少有歌曲的创作了,黎氏音乐的出现,正是沈心工搁笔之时,黎锦辉的“软性歌曲”的问世,对沈心工“硬性歌曲”在一定程度上确有负面刺激,黎锦辉的歌曲比起沈心工的歌曲更加具有时代性,人们往往对新鲜的事物都有好奇心理,沈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颓势就不可避免了。
另一种解释是沈心工晚年对古琴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沈心工晚年转为研究古琴,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他是在乐歌创作的回顾和深刻反思中所作出的“觉今是而昨非”的郑重其事地历史选择,反映了“音乐文化回归”的民族精神意向,在这方面应给与肯定和重视。
李叔同是早期留日的学生中最有才华的,其中他创作的《送别》直到现在还家喻户晓、经久不衰。这样一位在艺术造诣上有所建树的艺术人才,为何转入佛门?有以下两种解释:一种是身体的原因,想摆脱病痛的折磨。另一种是看破红尘,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叔同在日本废寝忘食地勤于学习,身体素质下降,回国过后,又积极投身于音乐教育工作,常年累月的疲惫使之得了神经衰弱。远离尘世的烦恼与哀苦,超脱一切成为他修炼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沈心工、李叔同个人意向的转移,使之学堂乐歌教科书失去了教唱的主力军,乐歌式学校唱歌教科书处于颓势状态,刚刚兴起的学堂乐歌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退下。它虽短命,但它毕竟风靡一时,所产生的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2时过境迁,历史的必然
刚刚回国三年的萧友梅为中小学编写了三本唱歌教材,分别是1922年出版的的《今乐初集》、1923年出版的《新歌初级》、1924年出版的《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他所创作的三本适合学校教唱的歌曲集算是挽救学堂乐歌的颓势之作,打破了乐歌“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模式,比起学堂乐歌的歌曲创作要棋高一筹,把音乐教科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使之更加专业,这无疑是一个进步。
由于萧友梅在德国接受了正规的西方传统音乐理论知识,他创作的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德意风格浓,缺少民族性和创新性,他主张创作中国风味的歌曲,但探索中国化和声道路还未成熟。再加上歌曲均由易伟斋填词,易伟斋写作受南宋词人影响较深,创作的歌词未免过于强调字词的华丽性,使之歌词偏于文雅,再加上他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对曲调的走向不能很好的把握其音乐性,使之有些歌词配在旋律上有些牵强,不能达到词与曲的水乳交融,在传唱的过程中有些障碍,使其创作的供学校音乐教科书使用的歌曲广泛流传下来的屈指可数。“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萧友梅试图挽回学堂乐歌的颓势,并没有达到他所预期的效果。事实证明,产生在旧民主主义时代的学堂乐歌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4 结语
纵观我国近现代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的历程,虽然乐歌式教材从诞生到消亡只有短短二三十年,但它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如今,音乐教材编写内容从一元的“欧洲中心论”逐步走向多元化,编写作曲技法从重“西”轻“中”走向“洋为中用”“中西结合”。音乐教育的思想领域也从“崇洋媚外”到“重国乐”。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编写更加注重多元音乐文化的引进与录用,一方面在编写音乐教材的过程中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立于世界民族音乐之林,另一方面广泛吸收世界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并加强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增进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最终,我们的音乐教材将会形成一个由多元文化编制的,并能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建立联系的网络。
参考文献:
[1]汪朴.清末民初乐歌课之兴起确立经过[J].中国音乐学季刊,
1997(1):65-66.
[1]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俞玉姿,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陈聆群,齐毓怡.萧友梅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4]刘靖之.中国学校音乐课程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
社,2011.
[5]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余义兵]
作者简介:张明靖(1989-),女,河南平顶山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学,音乐教育。
收稿日期:2014-01-15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1.035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1-0130-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J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