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2015-03-19李亚妮
李亚妮
李亚妮/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陕西宝鸡721000)。
一、输出驱动假设
语言学家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输入假设”,该观点认为语言输入和对语言的理解在语言习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Merrill Swain质疑Krashen的观点,于1985年首次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她认为在语言习得中,只有单纯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只有对所输入的语言进行输出练习并使用才能更好地习得该语言。而且,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对所学语言提出自己的假设,通过使用过程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并修正。如果学习者不去使用该语言,他们就得不到自己对该语言掌握程度的反馈,也就很难了解自己对该语言的习得程度如何。
国内学者文秋芳等根据我国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分析了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结合英语语言的职场功能,在“输出假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 Hypothesis)。该假设包含三个部分:(1)从心理语言学方面考虑,语言的输出功能与输入功能相比,“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1]前者更能促进学习者外语能力的发展。如果语言习得过程缺少了输出的驱动,即没有验证学生习得内容正确与否的外在驱动力量,学生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反馈,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即使保证了语言输入的高质量,他们的语言习得效率也会受到限制,语言输出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2)从英语在职场中的功能来看,工作中需要的是语言输出,即能够使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技能要比接受技能使用更广泛,即说、写、译的能力要比听、读的能力更实用,更符合职场英语的要求。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有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2]课堂教学中的单项语言训练比较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综合性实践训练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使用,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对所输入语言的准确性进行检验。所以,输出是学习语言的目的,输出可以促进对输入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提高输入吸收的效率。“输出驱动假设”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需求,又适应学科教学改进和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笔者和课题组教师通过对某高职院校2013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与师生进行交流,发现高职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是课堂教学还是采取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师占用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输入,忽视了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训练,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输出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对英语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差;二是成绩的考核多以笔试的形式来测试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很少进行涉及语言实践的考核。在“外语教学实践与研究中,长期存在一种重输入轻输出的不对称现象”,[3]从而使得英语教学经常以教师讲解语法知识和阅读材料为主,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入,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造成语言运用能力低下,学生不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交际的现状,这与目前高职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南辕北辙。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要探索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在日后的职业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职业交际能力。
三、依托“输出驱动假设”,构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1.优化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现行高职高专英语课本每个单元包含听、说、读、写、译五个基本模块,总体设计从听和说开始,以写作和翻译结束。整个单元一般涉及一个话题,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了以语言输出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未来的职场需求为目标,以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为方向,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部分作为阅读材料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其读懂大意,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听、说部分与阅读部分相结合,让学生采用组内陈述或小组竞赛的方式来讲述阅读材料的大意、与同学分享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或者交流自己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看法等,使学生在带有“表现欲望”的驱动下进行语言输出,以达到应用输入知识的目标,这也符合心理语言学的观点。同样,写作部分和翻译部分,教师可以采取用“输出”带动“输入”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针对写作部分,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来讨论某一类应用文的特点,找出此类应用文的基本框架;然后我们从学生已经积累的相关表达入手,为学生进一步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最后,让学生对自己大脑中已经积累的与此类应用文内容相关的材料进行输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解决学生拿到作文“没法写”也“没话写”的尴尬。逐渐地,学生就会克服对英语写作的恐惧心理,他们动手写作的愿望也会不断增强,因为写作可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顺畅地写出符合英语语言规范的作文。处理翻译部分,教师不必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采用课前自己翻译、课堂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最佳翻译。几乎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尽力改善自己的语言输出,逐渐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2.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语言输出能力。首先,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定位学生在未来职场的工作层次。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各个专业领域的应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能够进行实际应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它应该是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的,即学生在职场中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本专业和行业的工作,可以在需要时进行英文资料的阅读、翻译及与外籍人员的职业交流等活动,所以英语教学就要以此为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对语言知识的内在掌握。其次,教师要作课堂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实践。在输出驱动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和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输出训练。Widdowson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要放弃教师权威”,[3]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要当“法官”,不要给学生以权威的形象,而是要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训练。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教师要鼓励和调动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达进行自我认识和反馈,让他们在看到自身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要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摒弃以前的“填鸭式”教学,给学生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考虑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和个体差异,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创建语境丰富、目的明确、难度适宜的以语言输出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训练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改善高职英语的教学效果。
3.建立多元评价系统,促进学生语言输出。首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英语是一门语言,它的主要用途在于帮助人们实现相互交流和沟通的目的。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仅要进行理论考核即笔试,还需要增加实践考核,如口语水平、写作及翻译能力等。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体系,将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不仅要看学生对输入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要看其能否在实际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输出。所以,要全面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要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参与英语课外活动和社交活动的情况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等都纳入评价内容。第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将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评价的过程。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过程和结果,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共评、学生之间互评或小组集体评议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评价过程,形成和谐、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3]卢仁顺.“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
[4]张巍然,汤欣.输出驱动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探讨[J].语文学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