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共享视野下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对策研究

2015-03-19雷忠良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技能校企协同

雷忠良

雷忠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广东广州510430)。

政校企协同作为高等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坚持走政府、学校、企业互利合作之路,对提高高等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强化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且现实的意义。[1]

一、知识共享视野下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知识共享往往是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以一种显性或者隐性的传达方式向学生传授其丰富的内涵。比如教师在教学的技巧方面,可以通过不断地进行观摩教学和采取师徒的教学方法慢慢地去领悟和体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身的知识背景和个性特征,形成自己的一套独一无二的教学方式。大学生可以跟随教师或者政府和企业的专家积极参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活动,并长期地观察、探索与体会现实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知识信息的处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导师应给与正面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真正地领会到其中的奥妙之处。[2]所以说,这种师徒式的学习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更好地传递一种隐性的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共享。因此,在政府、企业以及学校的协同下,培养高技能人才可以通过一种面对面的交流、课题研讨会、专家咨询会等方式,有效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在实现知识共享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有效组织平台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高等院校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市场经济化的迅速发展过程中,高等院校在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同合作下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也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政府、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没有建立有效的政校企合作机制。政策作为政校企合作教育的一种制度保障,尽管我国非常重视政校企合作教育,由于没有宏观的政策指导和具体可操作性的财政、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再加上没有具体的纲要文件作为指导,甚至是没有企事业单位的一种鼓励性的政策,导致有些地方只把政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进行落实。[3]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政校企合作政策与制度体系,将是各政府机关、高等职业院校以及企业等各个层面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的一项重点研究工作。

2.未形成政校企多方共赢的局面。政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则是在三方共同参与下实现互惠多赢。然而其合作的成败主要是三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和把握。在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最大的目的是能够在合作当中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能够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如果企业不愿与学校进行合作,那么学校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无用武之地。而政府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扮演着一种协调、监督以及服务的作用,在政府的扶持下进行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不但能加大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为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政府、学校以及企业的协同合作下,如果彼此之间缺少一定的利益驱动机制,或者是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那么,企业就没有收获一定的利益,对于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也将无法实现。然而在政校企合作中,对于学校的教学改革,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也没有在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带来任何的影响,但是,政府在其中却起到非常重要且极为关键的作用。

三、知识共享视野下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对策研究

1.整合资源,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为了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高等院校应和政府、企业之间进行密切的联系以及紧密的合作,以一种开放的办学模式,整合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院校可以通过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建立专业的教师企业工作站,实行就业学生的回访工作,和企业进行座谈、研讨以及课题研究等方式能够真正地融入就业市场当中,及时对市场变化进行理解,准确地掌握各种市场信息和知识,为下一步制定教学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学校和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可以通过一种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合作研究等方式展开协同与合作,共同构建知识共享的平台。这样能够有利于学生之间直接或者间接地进行交流学习方法、心得体会等,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在高等院校中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一种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在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一种开放的办学形式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不但有利于教师间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加大其知识储备,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水平,也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4]

2.建立完善的政校企合作机制。目前,校企合作教育持续发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和我国缺乏一种可行性的操作政策法规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其财政的投入,提高其合作教育内容重视力度,不断对其教育进行规范化,把重点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对承担校企合作业务的企业适当的减免一些税收,引进相关的职业合格证书制度和就业指导制度,政府应做好协调工作,为院校和企业提供一种十分便捷的服务,比如构建合作平台、组织政校企之间的合作论坛等,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一种市场运作模式、实现共赢的政校企合作机制。

3.构建“五位一体”的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方应加强和众多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建立“五位一体”的政校企合作基地,以促使教学、科研的全面提升,带动学校的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的“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实际上是指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立足于双赢,通过建设政校企合作的紧密联合基地,以实现基地、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5]但是,由于目前这种办学模式没有完全得到大家的认可,高等教育的招生困难以及就业率低的现象仍然存在,面对这种情况,应和社会、企业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形成政校企的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合作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够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扩大学校的招生和就业的渠道。

4.优化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环境。第一,校企合作应实行一票否决制。比如省级以上的高等院校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形成各自的特色。而省级重点高等院校的学校务必建立并实施相对应的校企合作制度,以便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创建良好的保障环境。第二,进一步完善政校企合作的奖励机制。在政校企合作中举行的一些定向培训的费用可以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对于支付学生报酬薪资的企业,按国家的相关规定,政府应给与一定的扶持,并且给予企业相对应的税收优惠;而对于积极承担见习任务、培训有明显效果的企业,地方政府也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企业作为受益者,应当不断加强其培养的责任,自觉养成做好职工教育培训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而政府在其中作为一种协调和督促以及支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的职能,积极指导学校和企业间的合作,组织开展各种调研、交流活动,促进高等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从而有效地推进政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6]

总而言之,以知识共享的视野下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对策,不仅使高等院校整合多方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彼此间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交流与研究,还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政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产科研实地进行实践,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推动高等院校的知识创新,将知识合理地转化为生产力,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7]。

[1]肖坤,卢红学.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4).

[2]贺修炎.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双向互动合作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14).

[3]刘智焕.从知识共享看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J].广东教育:职教,2012(12).

[4]李景杰,郭晓霞.浅析知识共享的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1(5).

[5]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李宗文.区域经济视阈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

[7]陈荔.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猜你喜欢

高技能校企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