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价值及运用——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2015-03-19刘红梅康春英
刘红梅,康春英
刘红梅/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甘肃兰州730030);康春英/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甘肃兰州730030)。
作为中国优秀革命文化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承载着我们各民族共同的理想,和衷共济,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凝结的观念意识形态,在当代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之一。“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沃土,源于人们对中华民族复兴的热切渴望,源于对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精神的真诚向往,源于对真善美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红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它承载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作风。”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我党的胜利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今天,这种作用依然显得尤为重要。
一、红色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具有一致性
红色文化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实物形式、文学艺术形式和精神形式。实物形式指的就是遗址、历史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等。文学艺术形式指的是文学作品、歌曲舞蹈、影视作品、戏剧作品等等。精神形式是最高形式,是实物形式和文学艺术形式的灵魂和内核所在,它是将红色文化的实物形式和文学艺术形式进行抽象和升华,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中国航天精神等等。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大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的启迪与教育功能,是促成红色文化得以历代传承发展的奠基之石;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维系红色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三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革命道德,是构成红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道德基础。红色文化的思想精髓主要体现为:用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它为红色文化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科学的革命理论基础。红色文化的灵魂体现在它始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为底线,以勤劳勇敢为基石、以自强不息为动力、以为民谋利为最终目的的无产阶级的先进文化,其本质是不怕牺牲、不怕吃苦,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共产主义信仰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通过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从课程的编排体系来看,它的主要内容与红色文化的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有很大的吻合性,因此,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作为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引进“思修”课的实际教学中,对于推进红色文化及其研究成果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有形有声有色的实物、图片、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现实价值
第一,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中的图片、影像等资料,展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缔造新中国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忠贞爱国、一心为民的革命情操,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革命情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严于律己、忠诚团结的高尚品格,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了解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夺取最后的胜利,就是由于党教育培养了一批批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唤醒了民众,战胜了敌人。虽然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承担的责任不同了,但同样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学习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像他们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的坚强意志。
第二,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邓小平曾经说过:“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明确地指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红色教育文化资源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弥补了用传统说教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组织学生到会宁、哈达铺、腊子口等甘肃特有红色文化地进行参观,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切地体会和领悟爱国主义的情怀。让大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广泛、深入、持久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大学生中形成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耻的良好风尚。把课堂教学与红色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从而把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行动,自觉支持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脱离感情的单纯灌输是难以奏效的,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正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
第三,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道德情操价值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红色文化的优势,有助于全面提升国民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上是人的一种社会特质。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道德在文化领域里的反应,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因此,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道德育人功能,注重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社会主义道德引导人;注重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历史事迹、英雄人物感召人;注重运用红色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理想目标教化人。从而从内心深处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良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自觉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自觉为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有所作为。
第四,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正确的人生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红色文化通过对受教育者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影响,促成其养成价值观念的目的。红色文化形式多样,对大学生感官冲击力比较大,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实践场景相结合,使大学生形成对历史的亲近感,通过自身深入的思考,把对历史的审视和对现实的思考相结合,感受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感受红色精神的魅力,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则和规范,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红色文化成为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价值观自觉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催化剂。
三、红色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第一,以课堂为主阵地:教师讲授、视频展播和学生感受三位一体。课堂一直以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阵地,充分利用课堂讲授相关红色文化知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革命的艰苦场景,使学生触景生情,深刻体会取得革命、建设成功的不易,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上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奋斗一生,更有很多有志之士为此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人既来自社会,也要回报于社会。除此之外,亲身体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变得生动的新方式。比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甘肃省红色文化基地,如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华林山烈士陵园、高台和临泽西路军烈士陵园、会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地、天险腊子口、哈达铺红军长征遗迹等,要求学生拍摄图片、收集资料、制作成PPT,整理成讲稿,在全班同学中讲一节课,把自己的感悟与同学分享,帮助大学生重温历史、坚定信念、提升认识。教师讲授、视频展播和学生分享使红色文化的传播在课堂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展示,多角度、全方位地使学生深刻体会,入脑入心。
第二,以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为辅,延伸课堂讲授内容。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场所延伸红色文化。学校可以充分营造校园红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发动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收集资料,组织红色演讲、开展红歌竞赛等,比如我们学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的丁香园网站,定期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对学生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还有学生自发组织创办了红色刊物,如红色协会定期以报刊的形式刊登一些文章,反映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年代为党的建设默默献身的先进人物事迹。再比如在特定日子举行的各种活动,如唱红歌、红色主题朗诵会、红色主题知识竞赛、红色主题图片展,都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通过多种形式校园文化活动,既营造了教育氛围,又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第三,以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实践基础,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近几年,在国家民委和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有了专项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先后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井冈山、延安、腊子口、哈达铺、会宁、高台等红色历史基地参观考察学习,让大家深受教育,收集了大量的红色资料,又通过整合把它们引进课堂。比如讲理想信念这一章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走近毛泽东》,让学生真正理解理想信念;在讲爱国主义时,可以把在延安、井冈山等地拍摄到的历史图片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深刻领会什么叫爱国、爱人民、爱自己的文化。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将红色文化所演绎的一幕幕历史话剧、所谱写的一曲曲光辉乐章,尤其是凝聚在其中的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引入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帮助学生了解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史,从中吸取精神的力量,使思想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使红色文化的内容与学生的心理情感相融合,起到育人的作用。
红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把红色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为实现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奋斗努力!
[1] 继承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N].人民日报,2003-09-03.
[3] 汪立夏.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以江西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4] 徐海泉,虞新胜.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2012(2).
[5] 康丹丹.红色资源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应然与实然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