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国内五所政法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

2015-03-19王小玲李建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政法大学政法问卷

王小玲,李建梅,冯 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国内五所政法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

王小玲,李建梅,冯斐

我们针对国内五所政法院校的学生展开了调查活动,通过对五所政法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现状、学生的认知程度等方面进行考察,目的是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也希望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所裨益。

现状;调查分析;职业生涯规划

日前,麦可思研究院对20多万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出了最难就业和最好就业的10个专业。综合该研究机构连续7年对超百万大学毕业生的统计数据,一些专业连续多年出现了就业偏难、毕业生薪资偏低的情况,其中,法学等专业连续3年被亮红牌。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所以,针对目前严峻就业形势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

一、目前国内五所政法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现状

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

为了进一步调研、了解国内兄弟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有益做法和实际效果,我们向国内五所政法院校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7份,其中有效问卷382份,样本分布均匀,样本容量、样本代表性都能满足统计分析需要,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看出:

在开设课程方面。A政法大学2003年开设《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2004年开设《就业与指导》分支课程,两课均为全校通识选修课,不分年级和专业均可选修;B财经政法大学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开设《大学生KAB创业设计与指导》分支课程,为全校通识选修课,不分年级专业均可选修,时间固定在每周四2点至4点;C政法大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开设《创业基础》分支课程,为全校通识选修课程,不分年级和专业均可选修;D政法大学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为全校通识选修课程,不分年级和专业均可选修;E政法学院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并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分支课程,为全校通识必修课,按专业设置课程,开课时间为大学一年级。

在师资方面。五所高校都要求上课教师必须具有国家职业规划师资格证书,教学主题以高校辅导员为主,A政法大学和B财经政法大学以副教授为主。在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二、国内五所政法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分析

我们向国内五所高校发放的调查问卷,涉及法学和非法学专业,其中A政法大学调查问卷来自于法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等10个专业学生;B财经政法大学49份调查问卷来自法学、会计、侦查学、经济学、金融等5个专业;C政法大学调查问卷来自法学、侦查学、新闻、行政管理、金融、汉语言文学等6个专业;E政法学院调查问卷来自于法学、侦查学、治安学等3个专业;D政法大学187份调查问卷来自法学、新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金融、经济学等7个专业。在382份调查问卷中,大一学生151人,大二学生82人,大三学生61人,大四学生53人,研究生1人,未注明年级5人,各校任课教师10人,调查对象覆盖政法院校的所有专业。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漠。

(1)学生专业选择上相对盲目。由于某些高中教育中所存在的应试教育显现,导致一些学生在高校专业选择上存在盲目性。5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大学专业的选择都无明确的兴趣,也不知道将来要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很多的学生专业定位来自于家长或者亲朋好友的推荐。三十多年的高等教育模式和就业方式的改变,动态的人生生涯都使得这种建议存在选择上的盲目性。

(2)学业目标定位上不准。学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体现,要求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步骤、实施,为将来顺利地走上社会打好基础[1]。5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学业目标模糊,3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缺乏相关工作或者实习经验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3)就业心理意识不健全。心理准备是求职择业过程中重要的准备工作,心理准备的效果直接影响求职择业过程中个人水平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求职择业工作的成败[2]。传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过多注重对就业技巧和就业技能的理论讲述和训练,而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损失性挫折、障碍性挫折、缺乏性挫折、缺陷性挫折缺乏系统的认识,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准备战胜挫折的办法。4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缺乏就业心理的良好状态。

2.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不够完善。

(1)自我认知度不够。舒伯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和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状态[3]。可见,生涯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同样,职业生涯规划即是由人主观支配下动态的行为和活动。通过调查分析,仅有5%的学生“详细知道”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自己对自己的人生只是模糊的认识,职业定位规划对以后的就业只有一点帮助,只让我们认清现状。

(2)主动参与性不足。从目前5所高校的教学现状来看,10%的学生表示非常想参加这门课程,但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这门课程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环节,对自己未来就业影响不大,所以只是选择性去上课,更有一部分同学是为了学分而去上课。

三、探索诊所式教学模式在传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的应用

通过对国内5所政法院校的调查分析,传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从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上来看,无论5所学校的教学主体还是教学对象而言,注重灌输教育方法,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手段,授课方式缺乏灵活性,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其次,不分年级、专业选课,使任课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全部内容,且因学生的不同年级的不同需求,教师无法把握所有学生的学习重点,导致教师与学生都感觉课程使该学的学不精、不想学的又占用太多课时。授课内容、授课对象、授课方式缺乏针对性,不能将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针对传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作为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学生在这阶段只有储备了大量知识、提升了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才能实现自己未来择业的竞争度。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认为诊所式教学模式在传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诊所式教学模式在国内主要应用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自身特点、专业情况、学业目标、就业心理准备等问题,在就业指导实施过程,区分不同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诊所,在诊所中解决问题。

西北政法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y201215)

[1]郭旭凯,曾蕾,王雪梅.本科生职业规划调查分析——基于对北京某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调查[J].科技资讯,2008(29).

[2]高校教材编委会.大学生就业指导[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3]尹忠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贺春健

G642

A

1671-6531(2015)01-0097-02

王小玲/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122);李建梅/西北政法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陕西西安710122);冯斐/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讲师(陕西西安710122)。

猜你喜欢

政法大学政法问卷
西北政法大学
办实事解难题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质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引注体例
政法科技创新支撑社会治理 赋能平安中国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在京揭牌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打造过硬政法铁军
Destiny
sin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