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预设与生成辩证思考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初探

2015-03-19王光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预设新课程目标

王光华

王光华/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者更多地关注预设与生成这对既对立又共生的概念。预设作为教师在上课前的预测与设计带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主观性;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下倡导的新理念,它主张个性化、生本化的课堂展现,为此也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两者存在怎样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才能更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目标的要求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意在厘清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基于此探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一、合理预设促进生成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依据

教学预设是教学过程的必然存在。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不是教师随意的教与学生随性的学,完整的教学过程依据教育规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提升,为此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行为的主要标准。教学的合理预设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依据,教学是具有可预设性和预设必要性的。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是可以依据教育科学和现代心理学找到一定的规律;教育本身就有一定的目的性,为此教育者是要以一定预设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监测与引导依据,预设是一种必需的教学规划与方向。

教学预设是教学目标的有效呼应。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性体系,它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构成也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新课程指导下更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与需要,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怎样来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情境等方面进行充分的预设。在教学中如果缺乏预设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教育的功效也会被削弱。在实施教学之前要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身心发展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要对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在具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反应也有教育教学规律可循。这些提前做好的规划就是预设,它的充分与否决定着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

二、不囿于预设的生成是教育理念的正确转变

新课程呼唤教学生成。虽然教学预设可以使教学按一种既定的目标前行,但这并不能满足学生作为完整生命个体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呼唤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下,生成的意义尤显重要。另外,预设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不可能完全理想化地完成计划中所有环节,一旦预设的内容过于细致或精微,学生又会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学习也变得被动。因此,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事先的预设,更需宽松环境下的合理生成,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是活跃、开放、以生为本的课堂;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真实的教学。

“生成这一概念是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威特罗克以学习模型最早提出来的,他指出生成学模式的本质不是大脑被动的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1]多尔对生成的研究更具时代意义,他在论著《后现代课程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它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2]。这意味着通过教学预先设定计划而进行的课程观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课程参与度、自由度的追求。他还强调,教师要与学习者平等交流与互助,教师的作用是平等中的首席,他的存在是为促成教学生成的最大化和合理化。由此看来,新课程呼唤教学生成。

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教学预设但不应囿于教学预设,当教学环节中出现偏离教学预设的情况时,教师引导学生做出合理判断,修改原有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现状以及学生情况进行适时适度的思路及环节的调整,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推向新的高度,这是一种灵活性施教方式,也是学生重新完善知识体系、发现学习资源的建构式学习方式。

生成性教学的特点正适应了课程实现过程的复杂性和教育主体个性的多样性。在这里生成的意义更多地表现为不可预测中的灵感迸发,此时课堂是开放的,学生思维是活跃的,课程资源是不断扩充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学生发展的空间是宽广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预设为生成指明了方向、是良好生成的开端和起点,而不囿于预设的生成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预设课程的拓展、更新,更是新课改对教学生成的新要求。

三、基于预设促进生成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巧妙的教学生成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教育元素,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情境,这些生成性教育信息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及时捕捉、合理判断,进而生成新的教育问题延续和完善教育过程,成为生成性教学课堂的亮点。同时也需要教师发现错误的、无价值的内容,及时规避、合理引导,重新回归到原有的教学预设或重新修正的教学轨迹中去。下面就针对如何促成巧妙的生成进行教学策略方面的探讨。

1.创设情境合理预设,激发生成。情境这一词语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高频词汇,它将抽象的教学概念具化到一个个确定而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有具体的地点、人物、情感作为问题的支撑,使新知识的学习有了相应的环境和土壤,在彼此确立的种种内在联系中,知识的内涵也就明晰可解,知识的内化过程也就促成了学生知识体系的生成性建构。这种生成性教学模式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将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回归生活化的理念。例如,人教版第九册写景文章教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文章中所描绘的风光,设计了“世界多元文化交融”的教学拓展,以情境创设引导生成,让学生作为旅行者针对自己所遇到的情形做出判断并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并不断生成个性化的理解:不同文化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从而生成文化差异带给不同种族人民沟通的障碍;文化差异带来的隔膜常带来种族偏见和战争;接纳和包容在多元文化世界里具有重要意义等。具体情境是从合理预设走向教学生成的桥梁,它所激发的生成内容远远超过教学预设所预料到的内容。

2.以交流互动补充预设,完善生成。新课程改革鼓励以对话的方式交流互动。在对话过程中逐步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并完成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情感体系的完善。在这一交流互动的生成过程中要以教师与学生的彼此尊重、学生与学生的彼此悦纳为基本原则,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知识共享,完善生成的教学理想。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参观了禁毒图片展后,精心设计“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一专题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关于生命价值的讨论,先以是否该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议题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当大家达成共识后,再分小组讨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虽然讨论的范围是事先预设的,但关于讨论的角度与内容,教师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悦纳,学生在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也逐渐明晰了生命对于自己只有一次,应该倍感珍惜。学生与教师围绕统一话题的交流互动常常能激发师生的思维,调集知识存储,产生补充预设的完善性生成。

3.以质疑问难利用预设,鼓励生成。学生的进步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的基础上,因为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所产生的疑问,在解决的过程中,思路会被逐渐的打开,解疑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生成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讲授小学语文第八册《争吵》一课时,笔者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设计了一个关于“友情与合作”的单元内容,在教学预设中安排教学目标为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在教学实施中笔者选用了较为自由的问答教学法促进教学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向全班提问:有哪些同学喜欢与人交往或很希望与人交往?学生多数表示喜欢与人交往。接着提问:如果你与朋友发生意见冲突时会怎么办?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没有急于求成,不是让学生简单而仓促地给出答案,而是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回忆与探讨,之后发表见解。这一环节中学生将自己生活的经历调动起来成为学习的资源,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小组内部讨论和其他小组成员发言的激发,新的感受不断生成,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也在生成性学习中逐渐清晰。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大家讨论问题的价值和关注的角度,从而寻找解决的办法,接着再鼓励学生共同解答,最后学生汇报发现,教师给出建议。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获,这才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和生成性教学的意义。

[1]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课程·教材·教法[J].2005(8).

[2]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预设新课程目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