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分析——以来华留学生为例
2015-03-19李玉琪
李玉琪
李玉琪/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硕士(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第二语言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影响,还会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在当前时期,我国不少学校都有外国留学生,并且大部分语言专业都开设了第二语言。可以说,第二语言的学习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教育学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趋势。
一些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发现,不管人类从事什么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积极影响、中性影响和消极影响三类。认知学的一些观点认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新旧语言学知识不断融会贯通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活动、学习技巧对于第二语言的掌握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任何语言,最为本质的属性就是交往型、沟通性,这种属性使得学习语言成了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根据语言的这种特性,需要教师在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基本的语言学基础,更要不断鼓励学生深入参与第二语言的应用,通过自身不断的练习激发个人第二语言的学习兴趣,怀着一种浓厚的情感进入学习状态,以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一、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过滤
根据美国心理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等人的研究,语言习得首先是从输入(过滤)到语言习得器,再得到习得的能力(学到的能力、监察和输出)。由此可见,人们习得语言首先要有可以理解的信息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听到的语言信息和读到的文字信息,将可以理解的信息输入大脑后,必须通过情感过滤器(affective filter)即人的情感因素,如人的心情、自信心,对语言学习的态度,对所学语言及其民族的态度等;其次,通过情感过滤器的信息,还必须通过大脑里的语言习得器(organizer)对信息进行整理,形成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习得的语言知识要用于交际,还要经过语言监察(monitor),即人们有意识地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对所运用的语言进行检查、修改;最后,经过语言监察语言知识便应用于实践,即语言的输出(output)。
Krashen的情感过滤学说认为,在学生学习第二语言时,大脑会不断接收语言的输入,听觉系统也经常会反馈大量的第二语言信息,但是,并不是说通过这些语言知识的灌输学生就掌握了第二语言。在接受并消化第二语言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人体内有一种情感过滤作用,如果被过滤掉的情感因素较多,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下降。从这方面来看,减少情感的过滤是提高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而减少情感过滤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起对所学事物的兴趣,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提高知识的内化效率。
二、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从广义上说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目的、自信、意志以及合作精神等。可以说,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单纯的学习能力、学习技巧层面的因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需要良好的情感态度配合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同其他学科、专业的学习不一样的是,在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方面,在母语和汉语的对比过程中,上述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留学生学习汉语也是对第二语言使用国家、民族文化的一种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种接纳、包容的情怀。留学生汉语的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学生进一步提升对中国文化、国家概况的认识,而情感态度在这方面发挥着比较直接的影响。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果,而消极的情感态度则会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一定的抵触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学生的情感态度对于第二语言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学生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第二语言的实际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时的感情状态,如果发现情况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不断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注意观察学生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化解学生语言学习方面的疑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第二语言学习态度,使得他们能够以健康的态度投入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真实的语言文化情感,并充分发挥这种情感的积极作用。
三、教师的情感投入
教师在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都比较敏感,在情感方面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投入更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知到学习的责任,激发出内心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要不断得到强化,让学生明确第二语言学习的任务,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且在这种良好的情感态度下坚持长期学习。第二语言的长期学习是保证学生具备第二语言实际沟通能力的基础。
四、学生的情感因素
通过对一些第二语言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比较有规律的现象,即那些对第二语言有着积极乐观学习态度的学生,其第二语言学习成绩相对较好,而对第二语言学习不积极,抱有负面情感态度的学生,其成绩相对不够理想。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其学习效率同学生对第二语言的情感认同有着一定的关系。情感认同高则效率较高,即知识的内化程度较高,而那些情感认同程度较低的知识学生在学习之后就比较容易遗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主观意识不能有效地控制个人的情感意识,通常情况下,情感意识是一种自然的、潜意识的状态。而这种潜意识的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挥积极的效果。在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使用正向激励手段,相对地减少负向激励手段的使用,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分的指责。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语言天赋,其适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也各不相同,教师要明确这一点并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提高对学生感情的重视程度。成就感能激发人们潜在的兴趣和坚毅勇敢的进取意志,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以激励的方式代替常规的直言批评,从交际效果的角度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就会避免学生因一次一次的失败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消失殆尽,出现情感障碍。要知道,出现情感障碍之后,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学生的感情相对敏感,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尽量使用正向的激励手段。
五、环境的情感因素
第二语言的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当前国内一些学校的第二语言学习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环境的情感因素还不够重视。留学生在练习汉语时,往往由于周围学生、老师的注视,不敢放声大胆地朗诵,怕出错引起大家的嘲笑。因此,第二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比如第二语言学习角、汉语广场、汉语部落等。在这些组织活动中学生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比较统一,在这种环境下相互监督、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其实际学习效果、学习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启示,即第二语言的教学不能只从语言基础、语言知识、语言学习技巧方面入手,还需要激励学生的语言学习热情,通过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第二语言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1]肖清玲.从认知的角度探析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黄丽娇.聋校语言教学的社会文化模式探讨——基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12).
[3]周庆生.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转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4]邹丽辉.浅析第二语言习得环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以黑龙江工业学院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4(4).
[5]谭春.二语习得石化研究:概念、成因与方法——简评《第二语言习得石化研究》[J].外国语文,2014(5).
[6]张悦.“乐学”在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研究与运用[J].晋中学院学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