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5-03-19范秀英蒋大勇
赵 曼,范秀英,蒋大勇
赵曼,范秀英/空军航空大学航空航天情报系副教授,硕士(吉林长春130000);蒋大勇/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吉林长春130000)。
专业英语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专业知识和大学英语相互融合、相互交织的产物,可以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1],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专业英语因为各行各业其特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规范以及习惯不同,各专业英语有其特定性、特殊性和专业性[2],种类繁多,比如生物专业英语、通信工程专业英语、电机工程专业英语和地理信息化科学专业英语等等。就目前而言,虽然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但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相比较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许多本科毕业生很难适应那些对专业英语要求高的工作,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究其根源在于专业英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校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匮乏、专业英语教材缺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够灵活多样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一、高校专业英语教育存在问题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专业英语是结合专业的主要特点,考虑到学生在未来的工程实践和学习科研中的长足发展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3]。然而很多高校还是把专业英语课程视为一门选修课或是边缘化的课程,而大学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程,很多学校还把四、六级是否通过作为学生能否获得学士学位的基本条件,很显然学校的不重视带来的后果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专业英语的学时仅为30-50学时(大学英语的学时一般是200学时以上),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培养,同时还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做到了效果也不佳,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授课质量。专业英语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三或大四进行,此时学生们正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难度大,耗费精力多,同时这段时间正是考研或找工作的最佳时期,学生们的课业分配会有所倾向,导致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效果不好。当学生们工作后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查阅各种进口仪器使用说明时,才发现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但为时已晚,需要再花大量的时间重新自学。这些归根结底就是学校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衔接的不够紧密,需要学校对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
2.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匮乏。目前,专业英语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4]。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但英语水平一般,只限于阅读、翻译和撰写科技文献,听、说水平有待提高,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大都由英语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担任。而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高,都是专业四级、八级水平,但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导致翻译理解上专业性、学术性不强,影响教学效果。专业英语课程既不是单纯的专业课,也不是单纯的语言课,而是一门培养学生把已经学过的英语知识作为工具来学习专业知识的课程。
与大学英语课程相比,专业英语的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基本上没有语音教室,没有各种听、说、读的辅助教材,更没有类似英语角的学习氛围。同时既然是选修课,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英译汉或是汉译英的翻译,考核通过率较高。因此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理想。
3.专业英语教材缺乏。目前,专业英语教材相对比较缺乏,教材基本上由专业教师自行选定,很多就是一些英文科技文献的合集,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尤其缺乏各专业需要掌握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上课就是翻译专业文献,严重缺少听力和口语的书面表达[5]。有的专业英语课程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讲课内容由专业教师自行安排,内容更是随意。由于高校专业数量太多,教材不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只有少部分专业有国家统一出版的教材,比较规范,其他教材要么专业性太强,要么接近大学英语,比较简单,同时专业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教材缺乏关联性和连续性,专业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教材严重脱节,使得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时难以把握、不知所措,因此迫切需要各个专业英语教材的出版。
4.教学方法单一。大多数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不够灵活多变。一般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是先讲专业词汇,再讲阅读,最后是翻译。缺少对句子结构和语法的讲授,听和说的训练也比较少,不讲解阅读技巧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因为专业英语教师普遍认为这些应该是大学英语课程上已经学会的知识,没有必要重复浪费时间。然而,他们忽视了无论是大学英语还是专业英语都是一脉相承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由此带来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和简单问答式教学,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得不到锻炼,完全处于被动学习地位,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习效果差。
二、对高校专业英语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1.提高高校重视程度。高校应把专业英语设置为一门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由考查变为考试,采取听力、口试、笔试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适当增加专业英语的课时数,全方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和以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为专业英语教师提供到国内和国外进修,或是与对口单位合作深入调查学习的机会。高校应通过采取各种各样的鼓励性措施提高教师授课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扩充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要扩充师资力量,从专业教师中选派一些英语基础好的教师进行英语知识的培训、进修和深造,从大学英语教师中选派一些教师进行某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者安排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建立一些专业试听英语教室,提供交流场所,丰富网络资源,提供本专业英语的各种复习参考资料,鼓励学生们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撰写科技论文并发表,为学生们积极、自主地学习专业英语提供一个宽松的开放式的环境,有效促进专业英语的学习。
3.教材突出专业特色。大学英语课程有比较完整的系列教材,包括精读、泛读、语法、听力、口语等,对于专业英语教材不同专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一般由任课教师自选,许多专业没有国家统一出版的通用性教材,因此要想教材适用于本专业,并且兼顾连续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要组织力量集中编写专业英语教材。教材应涵盖符合记忆规律的有关专业英语词汇、相关的阅读文章、有关专业翻译的技巧、听力材料和口语情境训练等内容。教材内容应由易到难,逐渐由专业课向专业英语过渡。
4.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培养的目的,实现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培养。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全程采用精讲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角色扮演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启迪思维、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雷兵.试论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172-174.
[2]田玉.高校专业英语教学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4(2):118-119.
[3]李俊梅.重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6):131-133.
[4]于冬梅,刘海燕.专业英语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8):117-120.
[5]张艳芳.高校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初探[J].工会论坛,2012(18):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