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探析
2015-03-19袁博
袁 博
袁博/长春教育学院音体美系讲师,硕士(吉林长春130061)。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把个体的人培养成能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能的社会的人。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体育教学属于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体育教学的观念也影响着体育教学的目的和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非主干课程的体育教育也势必适应这一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一、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
人类社会越发达,文明程度越高,教育内容中的体育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就越重要。体育强国强校,健体强身,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在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障。
1.体育教学的人文境界要求。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把治学的最高境界概括为三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无止境,技无穷涯,现代体育教学责任重大,更具有深厚的人文性要求,不但需要终身学习,刻苦研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与学生的感情、欲望、意志、信仰和个性发展等相联系,在充分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习惯培养的同时,努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有机结合。教无止境,高质高效是最终目标。
2.体育教学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中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3.4亿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有约3000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心理健康是我们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体育教学中必须积极应对的问题。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特别是体育教学应当遵守的原则。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知识、能力、创造性等为出发点,教什么和怎样教都要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三是把学生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评价教学的重点。早在20世纪的5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凯利就把他们的理论观点渗透到教育学领域,提出了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这与“以人为本”,追求人的生存价值和自我尊严,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成长等观点比较一致。这种朴素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是“人文性”体育教学思想的浪花。它为体育教学指明了向以人为本教学发展的方向,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时代呼唤和使命要求。
二、体育教学应注意弘扬人文内涵
(一)要把意志品质培养放在首位
以举世瞩目足球世界杯为例,它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体育竞技的高水平比赛,而是在于产生强大震撼力和凝聚力,把顽强的民族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鼓舞人心。因此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良好品质的培养和训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作为教学目的,把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发展学生能力需要、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方案。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以游戏方式取代通常的跑步和徒手操进行热身,消除学生厌烦心理,活跃课堂气氛;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既能符合学生的整体需要,又能体现个性发展,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改变态度、磨炼意志,锻炼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可以通过相互放松、配乐放松,心理放松等方式,使学生消除疲惫,恢复身心状态,之后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地学习其他课程。把体育课的激烈运动同优雅柔美的放松身心密切结合,可以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二)要注意运用综合知识
现代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指导和传授,还应成为学生的亲人和朋友,使学生信其道而尊其师。体育教师在讲授专业课内容的同时,还要尽量引申介绍本学科专业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崇高精神,扩展专业的内涵和积极影响。例如,讲解篮球技术时可以讲姚明的拼搏精神和爱国热情、讲解单杠动作时可以列举各位为国争光的奥运单杠奥运冠军的成功。通过介绍有代表性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和为国争光的意识,也给他们树立人生道路上具体的前进动力。就是说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技术和技能,还要给学生树立心中的榜样,在刻苦的训练中培养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意志力,使学生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民主、平等和博爱的人生观。那么体育教学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增强创新能力,站在更高的平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要努力传承启迪精神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和个性张扬的品质,努力传承启迪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也是现代体育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从教育田野里生长的思想才是有根的思想。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充满神奇因素的大工厂。课堂的计划和目标很高。创造气氛浓厚,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就会使学生的运动细胞和创新因子更加有扩张力和爆发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敢想敢做,勇于探索实践,更新教育观念,灵活性创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体育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唤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技术动作,并能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发挥,使心智更加成熟,视野更加立体丰富。
(四)体育教学中倡导以身作则
学生素质的养成,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靠行动,靠实践。教师上完一堂课后,学生对课程内容不一定完全记住,但是对教师的学识内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为人方式、言谈举止会在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体育教师无论是在做技术动作示范时,还是讲解动作要领时,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认真负责的精神感染学生,为学生做榜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肯定也会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协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产生客观影响,人格的影响和魅力不可估量。体育教师就应坚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和美德创造“蝴蝶效应”,带动和影响学生。
(五)努力营造人文氛围
在体育课堂上营造一种平等宽容、和谐向上的体育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受体验这种蕴含人文精神的体育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使他们养成活泼、宽容的品行,强化团结、协作的精神,渗透催化人格完善。主要方式是:欣赏鼓励,营造学生主动发挥潜力的氛围。比如学生在篮球投篮练习时,可以从学生要领正确、命中率高方面进行鼓励,发现闪光之处点名表扬,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一种向上的态度。了解学生的心理,营造一种平等信任的氛围。教师要用学生的语言与学生交流,针对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既教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也教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
三、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理性思考
(一)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十分必要
我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完整的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的研究成果和现代教学论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是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理论基础。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健体强身价值取向在本质上更体现人文性,而且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是深化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关键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或隐性或直接渗入人文教育应是体育教学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高质量的体育课堂不是就体育学体育,而是通过体育展现德育美育等各方面功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任重路远
体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 “做人”“做事”,就是不仅要成材,更要成人。这是人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不能因为体育教学非主科,升学考试也不占权重,就忽视其教育的人文性和目标性,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体育课的教学艺术不是教师“教”的艺术,而是教与学的互动、融通和促进。为此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在课堂上营造人文氛围,让学生体会体育课堂的人文教育,努力提升全面育人水平。
(三)体育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思路要新
体育教学中体现人文教育的最根本要求是思路要新,方式要灵活。这需要我们深化改革、冲破思想桎梏、挑战既定模式、掀起头脑风暴。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全面拓展优化,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坚持“谁赢得课堂,谁就赢得未来”的理念,把体育项目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起来,把体育运动的技能传授和人文传承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学会健身的要领,更要培养铁肩担道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攀登知识高峰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