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空经济区规划方法探析——以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为例

2015-03-19李晓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郑临空保税区

李晓娟

李晓娟/信阳农林学院助教(河南信阳464000)。

临空经济区是指将机场作为区域内经济的主体,所有经济资源都依托机场而形成的空间聚集效应,在机场周围地区形成以航空物流、人流衍生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经过长时间发展会形成临空经济区,其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面,有着极大的拉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区不仅可以为地区政府带来良好的税收,同时也对优化及完善区域内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有重要作用。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中的临空经济区在规划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对解决临空经济区规划的办法、策略以及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

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河南省郑州市成立新郑综合保税区,2011年4月,《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通知》中指出,结合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功能的定位及发展实际,对郑州航空港区内的临空经济区进行整体规划及设计。现阶段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十分成熟的临空经济区发展先例,相关数据显示,大型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000万人次左右,使机场周围区域内形成较为明显的集聚效应,同时也意味着这一区域开始具有发展临空经济区的基本条件。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便已达到发展临空经济区的基本条件,所以开始对临空经济区进行整体规划及设计。

二、新郑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高级别临空经济区管理机构缺乏。虽然在2011年河南省政府下发的《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机构设置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其成立郑州新郑综合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并与郑州空港区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的管理体制,但是此机构在协调航空公司、机场、开发商、海关、税务、临空产业园区以及商检等时,其管理体系及服务体系无法满足新郑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需求。临空经济区规划中容易忽略区域内经济内容和周边区域产业的协同性,导致部分产业链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过渡性,同时缺乏一个高级别临空经济区管理机构来协调其发展中土地开发遇到的问题。

2.市场主导的经济体系尚未形成。从国外的临空经济区发展情况来看,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只适用于临空经济区初级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其规划来推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而新郑临空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通过市场的自主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郑临空经济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政府主导型的管理发展的初期,可以通过整体规划及政府财政扶持完善临空经济区周边的基础设施,为临空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是,政府导向不应成为临空经济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以市场导向为基础,否则在政府导向型管理模式下不能体现出临空经济区市场的实际需求。

3.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不合理。目前,国内有很多较为成熟的临空经济区都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也会选择入驻,但是并没有带动其下游企业的入驻,导致大部分临空经济区内未能依托这些大型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临空经济区内的产业链上也存在很大的缺失。虽然新郑临空经济区在发展中入驻了大批台商企业,二百余家食品企业使其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食品加工基地,但是并没有体现出临空经济区发展中应有的圈层结构。由于园区建设初期将招商引资作为核心内容,导致很多企业的地理位置都是由企业自行进行挑选,使新郑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不够合理。

三、临空经济区规划设计策略

1.结合机场区域特点进行规划。机场区域内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限制其高度,大型商务中心、高层住宅、超高层住宅等都无法在此建立,所以在临空经济区规划中可以将高档住宅区、航空物流以及保税区作为主要方向,在高档住宅区建设中应以多层低密度为主,以不断促进机场区域内经济的繁荣发展。传统产业过于重视不同产业的合理布局,但是在机场区域产业布局规划设计中,应该坚持主城区产业服务原则及基于产业链升级原则,临空经济区不仅要推动工业出口产业,同时也要通过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来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这对增加地区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2.机场新城规划及产业规划。临空经济区内的机场新城规划前要对区域内产业进行合理规划,首先要明确机场区域中不同空间范围的功能定位,将商业区域、住宅区域、旅游区域按功能进行划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对机场新城的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机场新城规划之前要解决新城发展的动力问题,在机场新城深化规划设计后要对商业区域、旅游区域进行深化设计,这样才能使机场新城区域内形成科学的规划体系。机场新城如果按照上述的规划措施进行规划,可以将产业发展与房地产开发作为主要动力,使机场新城中的居民享受到较高水平的生活品质。

3.充分发挥机场等交通优势。临空经济区在规划设计中要将综合保税区作为龙头,并将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发展的基本框架,让综合保税区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发动机,这对形成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有着重要作用。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占有航空港的有利区域优势,可以作为河南地区两型社会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利用新郑保税物流园区的有利政策来发展物流产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实现郑州市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

4.完善临空经济区独特的体制保障。河南新郑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是一个跨区域、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完善其独特的体制保障,通过完善高级别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其各种事宜。该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从统筹区域发展的角度对临空经济区发展进行规划,必须明确临空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布局及发展界限,同时也要通过协调来平衡临空经济区和周边城镇土地划分,要对临空经济区内的产业分工进行协调处理,这样才能彻底避免临空经济区发展中各主体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河南新郑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5.把握临空经济区发展阶段及规模。临空经济区在规划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机场的规模。一般的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都会受到机场规模影响,这是因为在临空经济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机场规模会对整个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对机场的规模及发展潜力进行深入研究。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如果过于超前,便会影响企业在临空经济区内的投资效益,严重时会导致投资成本出现较大的损失,但是如果临空经济区规划过于保守,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在未来的发展效率,因此,在新郑临空经济区规划中不能过分超前,要根据机场的实际规模及其发展潜力来确定其规划方向。

河南新郑综合保税区中的临空经济区在规划中,要认识到临空经济区是一种临空指向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因此,可以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主要方向,带动边缘城市的发展,在最大程度上弥补临空经济区独自发展的不足,这对带动郑州市经济的协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内陆空港型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问题研究,编号:2014302

[1]曹允春,杨震,白杨敏.提高临空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研究[J].经济纵横,2006(15).

[2]杨友孝,程程.临空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与政府职能探讨—以国际成功空港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08(10).

[3]李乃彬.边缘城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8).

[4]董睿.临空经济区规划设计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2).

猜你喜欢

新郑临空保税区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袁奇峰 空铁上的广州都市圈,花都临空经济红利空间巨大
河南省新郑市:融媒汇聚抗疫力量
新郑产业新城:“屏”“芯”双轮驱动,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
探析临空经济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
美丽乡村——新郑泰山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简介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