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5-03-19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稳定股市措施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震荡,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也一度出现异常波动。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稳定市场的措施,防范住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符合国际惯例,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将持续推进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发展旅游业是利当前、惠长远、一举多得的战略举措,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创新驱动、以人为本,大力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我国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现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顶层设计,更好发挥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协调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景区管理体制、导游管理制度、门票预约制度、带薪休假制度、考核评价体系等改革试点,破除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旅游消费需求,全面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大数据是变革世界的关键资源
大数据还将改变国家间的竞争模式。世界各国对数据的依赖快速上升,国际竞争焦点将从对资本、土地、资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重点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活跃程度以及解析、处置、运用数据的能力,数字主权将成为继边防、海防、空防之后又一个大国博弈领域。各主要国家已认识到大数据对于国家的战略意义,谁掌握数据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谁就能赢得未来。新一轮大国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数据增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潘功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要精准定位金融扶贫对象
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金融扶贫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金融扶贫不能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侧重。要精准定位金融扶贫对象,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还要精准定位金融扶贫主体,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发展普惠金融、增加贫困地区金融供给是金融扶贫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为有效增加普惠金融的供给,一是要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拓展贴近市场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小型金融机构,建立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并存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促进市场竞争,增加金融供给。二是要健全普惠金融市场体系。三是要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四是要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
盛来运(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中国经济会保持中高速增长
无论是四季度,或者明年,我总的看法是,中国经济会继续保持总体稳定运行的态势。为什么这样说呢?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影响中国经济上行的压力,在现阶段应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均衡。我个人看,现在影响中国经济有三种力量,一种力量是下行压力,这个下行压力在短期之内,尤其是中国结构调整没有完成之前会一直存在,只不过力度强弱的问题。第二种力量是支撑力,因为中国经济仍处在战略机遇期,中国稳定运行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支撑力还是比较强的,支撑力来自于什么?首先是来自于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第二个支撑力来自于中国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后发优势。第三个支撑力来自于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还有一种力量是新动力。改革红利和创新红利进一步释放,此外,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减少,但是人口素质在提高,人口红利也是很大的。在这些因素推动下,新经济、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一种新的动力,我把这统统归成一种新动力。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未来中国有四大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这一轮下滑有明显的周期性因素。未来,中国有四大投资机会。首先,产业升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固然有很多过剩产能的产业,但产业升级的空间还非常大。第二,基础设施。第三,环境改善。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代价,是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要改善环境,应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改进技术,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这方面投资的社会和经济回报会非常高。第四,城镇化。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未来15年中国内需将是美国市场的3倍
未来15年,中国中产阶级将达到5亿人,这5亿中产阶级将拉动中国出现3个美国市场大的内需。中国需要靠创新、创业者去挖掘这些内需。投资、出口、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政府更擅长推动投资、出口,但政府难以拉动内需、很难带动老百姓去消费,这是企业要干的事。中国将进入内需时代,接下来,我们需要靠创业者、靠云计算和互联网,把消费者的钱掏出来。
穆罕默德·尤努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贫困的根源不是人而是体制
每当有人问我贫困的根源是什么,什么造成了贫困的时候,我总是清楚地回答,贫困并不是穷人造成的,不是穷人自身的缘故,是由外部因素强加给他们的。我们自己建造的体制导致了贫困,所以不责备体制、却总责怪穷人本身,认为他们自己不学无术,没有做事的能力或技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他们是和其他人一样平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