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中死亡哲学意识的表现
2015-03-19李楠
李楠
浅析电影中死亡哲学意识的表现
李楠
摘要:电影艺术普遍是一种叙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电影中,死亡的出现是烘托气氛、引导剧情、埋下伏笔的主要手段,电影中死亡的表现手法不仅展现出电影拍摄的质量,还体现了导演的死亡哲学意识。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影中对死亡的表现也越来越体现出思辨的倾向,在审美表现与哲学意识方面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究。本文从死亡即是回归自然、死亡是对生命的救赎、死亡是壮阔的归结、死亡是瑰美的重生四个角度,分析电影中死亡哲学意识的表现。
关键词:电影;死亡哲学意识;表现
李楠/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硕士(安徽芜湖241000)。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一生的必经之路,死亡是一种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自然现象,也是哲学与美学上的一种探求与辨思。对于死亡,人们是无力抗拒的,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未知的,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会有无限的好奇心理与探究欲望。古今中外无数先哲曾对死亡做出论说与思索,也有不计其数的艺术家对其进行刻画与描绘。电影作为一种最富张力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能够将死亡的哲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电影工作者甚至存在“死亡情结”。本文便以电影实例为基础,论述死亡哲学意识是如何在电影中充分表现的。
一、死亡即是回归自然
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回归,这是死亡最基本的本质。岁月的车轮滚滚而来,任何人都无力阻止,无论是自然老去,还是意外造就,都是死亡的自然属性,有的时候,这种归于自然并没有过深的意义属性,却也是一种对死亡的辩证哲思[1]。
(一)电影《岁月神偷》中的父亲的死亡
在影片《岁月神偷》中,父亲罗先生的死便是典型的归于自然。电影中罗奶奶曾对孙子罗进二说:“人生像是一片苦海,每个人迟早都要离开,如果想见你爱的人,就要把你心爱的东西丢进海里。”这便是电影对岁月流逝的一种感悟,也是对死亡回归自然的一种无奈,所有人都没有办法阻止,也不愿去阻止,自然而然,毫无做作[2]。影片对于父亲之死的着墨并不多,他只是一个普通香港市民的凋落,罗先生的死亡并没有蕴含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年幼的孙子并不能真正懂得奶奶话中所蕴含的深意,他不懂得“分离”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时间的真正威力,他的人生将会改变成什么样的状态,只能将奶奶的话小心翼翼地当宝贝一样藏在心里,之后转身跑进他仍然无忧无虑的世界中。
(二)电影《任逍遥》中的意外之死
在影片《任逍遥》中,小济在受到乔三虐打之后,尚未来得及实施报复,便得知乔三车祸暴毙的消息。这种死亡是超乎人所预知的,没有死亡之前的精心设计,没有死亡之后的反复琢磨,死亡本身也并不具备什么特殊的符号意义。这样的死亡看似对剧情毫无帮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戏剧性冲突,但却将人们带入到了真真正正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展现出了现实生活的本质:死亡无处不在[3]。在乔三出殡的镜头中,有这样的对话:“活的不短了,都三十七八了,岳飞才三十六。”“活那么久干吗?三十岁就够了。”这便是影片通过人物传达出来的死亡感受,世事无常,死亡,只是一种自然的回归。
二、死亡是对生命的救赎
如果说自然与意外的死亡是一种回归自然,并没有特殊的符号意义,那么另一种死亡所代表的意义便表现得更为强烈。死亡代表的并不是一个生命的平庸终结,死亡纵然无法被超越,但可以将其附加到另一个个体身上,成为一种对生命的救赎[4]。
电影《苏州河》中,主人公牡丹曾有两次死亡经历,而这两次的死亡都蕴含着救赎之意。第一次被男友马达绑架,金钱的诱惑不仅将爱情毁灭殆尽,也将人性扭曲腐蚀,在牡丹跳下苏州河的刹那,马达听到那句“我会化作一条美人鱼来找你”时,极度扭曲的心灵也被深深震撼,进而将满心的愧疚转化为常年救赎式的寻找。而牡丹死而复生后,虽然与马达重逢,但很快又双双溺亡。这次死亡对另一个主人公美美造成了心灵冲击,随后让她结束了对爱情的游戏态度,这是一种死亡对爱情的救赎。影片先后两次运用死亡手法对人性与爱情进行救赎,这种死亡对生命的意义更为重大,对死亡的哲思也更加深刻。
三、死亡是壮阔的归结
在西方电影中,死亡通常是以“死神”的形象出现,他成了仲裁者,成了拷问者,以第三者的身份冷冷地观察着人们在一场灾难中的表演。人类想要战胜死亡,虽然知道那并不可能,但还是希望能够尽力一试。在这个过程中,获胜的人纵然不能避免死亡,却能够选择死亡的方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而这种归结的方式显得如此壮阔而丰满。
(一)电影《第七封印》中的死亡
电影《第七封印》中,黑死病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人们信仰的上帝在关键时刻把人们抛弃了。布洛克在面对死神的仲裁时,他和随从的生死取决于他与死神的一局棋,他的求生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不惜通过作弊的方法赢了死神。这其中便蕴藏着一种道德与生命两者取一的哲学论断,在人生最为艰难的路途中如何生存,是在灾难中作恶狂欢,还是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是平凡而安然的生活,还是痛苦地去追寻救赎的道路。死神冷冷地看着人们的表现,他仲裁着,他带走了一个又一个人,也一次又一次地给人们选择的机会,最终有人存活,有人灭亡,而这个时候,死亡显得不再可怕,它变成了一种单纯的选择,尊重生命便是一种无悔的壮阔。
(二)电影《深海长眠》中的安乐死
电影《深海长眠》主要展现了一种备受争议的死亡——安乐死,这也是一种对死亡的选择。在主人公雷蒙·桑佩德罗一生的26年中,都在为自己死亡的权力而斗争,他四肢瘫痪并萎缩,平日里都是躺在床上,只有头可以微微转动,他不坐轮椅,他认为接受轮椅就像鸟儿接受面包屑,微不足道,却失去尊严。哪怕面对死亡他都不曾惊慌失措,他从来不怕死亡,只是害怕无助的活着,一生都在这地狱不能动弹,在这种情况下,死亡或许才能真正成就他的舞蹈。所以安乐死是他的最终选择,有时活着或许更加痛苦,而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从这个角度看,死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是一种痛苦的归结。
四、死亡是瑰美的重生
死亡,有的时候并不单单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或许,也可以代表着另一种重生。生与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辩证的话题,死亡从普遍意义上讲代表着终结,而重生通常是将一种不理想的状态画上句号,重新以纯洁的姿态来面对芸芸众生。
(一)电影《天行者》中的死亡与重生
电影《天行者》中叶秋的死亡带给观众太多的震撼,但又从心里明白那并不是一场以外,狙击手之所以在开始时把准心瞄准鬼仔,完全出于保护目的,而叶秋的死亡完全是由他自己主导。叶秋死了,死的是过去的那个在世人眼里污点无法抹去的江湖混混,没有死的是他的灵魂和信念。世人都以为他死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他还活着,只是和过去划清了界限,成就了一个终于实现做回好人的叶秋。利用死亡,成就了一场灵魂的洗礼与重生。也是叶秋的死,最终让他的兄弟们明白,能不能重新来过完全是自己的决心和信念。
(二)电影《最后一天》中的死亡与重生
电影《最后一天》的一开始便是少年的自杀镜头,主人公缺乏爱,更想得到爱,他的孤独和沉默,都是一种自卫。主人公的悲观压抑自始至终都无法去释放消化,他只能选择自己忍受,这从他的性格上也有明显表现,比如他一上火车就去吸烟,而后喝完一瓶啤酒才去睡觉。以至于连最后的自杀,都显得顺理成章,自己爱的都是不能爱的人,这是何其痛苦。这种死亡的选择是在痛苦与压抑下的自我解脱,结束了黑暗才能真正迎来黎明的曙光。
电影作为一种极富表现张力的艺术形式,相比于其他艺术,更能表现出死亡的哲学艺术,无论死亡的表现形式如何,都逃不出哲学的探求。死亡可以是自然的归结,不带有任何象征符号;也可以是生命的救赎,变成另一个生命的延伸;还可以是壮阔的归结,对死亡方式的选择;更可以是瑰美的重生,换以生命最纯洁的姿态。死亡,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
参考文献:
[1]龚举善,赵崇璧.生存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哲学的现代转型——兼及郑晓江教授的死亡哲学观[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7):184-185.
[2]吴阳林.王国维之死的哲学意蕴——兼论叔本华死亡观对王国维的影响[J].嘉兴学院学报,2013(15):218-219.
[3]段德智.试论孔子死亡思想的哲学品格及其当代意义——与苏格拉底死亡哲学思想的一个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13(25):224-225.
[4]段德智.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及中国死亡哲学的历史地位刍议[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105-106.
责任编辑:贺春健
教育论坛
文章编号:1671-6531(2015)07-0042-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J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