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级层面的学生群体研究
2015-03-19谢永辉马广永
谢永辉,王 欣,马广永
谢永辉/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 (重庆江津402247);王欣/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轨道交通系讲师,硕士(重庆江津402247);马广永/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轨道交通系助教,硕士(重庆江津402247)。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学生具有差异性、复杂性,由学生构成的班级也是复杂的,但是学生并不是以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存在,而是以规范、有序的状态有机组合成班级,因此,班级是一个有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学生是一个群体,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影响着班级的发展。
在班级的发展过程中,班级内存在着多种群体影响着班级的发展。对这些群体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还能够为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提供参考,增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
一、班级学生群体分类
在研究班级群体分类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课堂观察、学生访谈、辅导员访谈等方法对班级群体进行了解和分析,从而对班级群体进行合理分类。
1.课堂观察。在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所有专业课程中随意抽取5门课程进行随堂听课,细致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并完整地记录学生的听课状态与课堂行为。经过观察发现,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听课的学生位置靠前,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时常与任课教师进行神态交流;消极听课的学生所坐位置靠后,不认真听讲,会有一些与课堂学习无关的行为,如玩手机、睡觉、聊天等。因此,我们初步将学生群体分为积极学习和消极学习两类。
2.学生访谈。在听课之后,对抽取听课的10门课程所在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经过访谈,发现有的学生不仅积极学习,还积极组织和参加文体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一部分学生的性格开朗、乐观;有的学生仅仅是学习,不参加或很少参加文体活动,倾向于学好专业知识,这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较为内向;有的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文体活动,不学习或很少花时间学习,对所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偏重于提高自身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这一部分学生的性格开朗、积极;还有的学生既不愿学习,也不参加文体活动,即使去听课或参加活动也是由于强制才被动参加的,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多孤僻、内向,他们对大学的观点往往比较偏激,持一种消极的态度,比如认为大学所学的知识没用、只是为了混文凭等等。
3.辅导员访谈。通过与10个班级的辅导员进行深入交谈,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所得的现象得到了证实:在班级学习或文体活动中确实存在着学生积极参与与消极参与的行为,积极参与的学生个人目标较为明确,而且能够关心班集体荣誉,参与班级决策;消极参与的学生则相反,没有清晰的个人目标,对班级决策漠不关心。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班级中,按照学生参与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宽度或广度,学生群体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群体是积极参与型,即积极学习和参加文体活动的学生,他们是班级各方面发展的动力,是班级发展的内驱力,使得班级整体向前发展;第二类群体是一般参与型,即积极学习而不参加文体活动的学生和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而不学习的学生,他们在各自的兴趣领域可以发挥正向的作用,而在不感兴趣的领域则会产生负向的作用;而第三类群体则是消极参与型,是既不学习又不参加文体活动的学生,他们产生的是一种耗散力,是班级发展的负向力量,制约班级的发展。
二、班级学生群体规模
通过学生访谈和辅导员访谈,我们发现这三类群体在班级中呈菱形状态分布:积极参与型和消极参与型人数较少,而一般参与型人数较多;其中,积极参与型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20%,一般参与型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65%,消极参与型学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15%。积极参与型学生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还不断提高社会综合实践素质,为今后立足社会打下基础;一般参与型学生,努力提升自己单方面的能力,或是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或是发挥自身文体专业特长,也为日后投身社会增加筹码;而消极参与型学生则相反,既不学习现有专业知识,也不培养自身特长,主要表现为旷课、沉迷于网络等等,对学生成长极为不利。
社会学认为,社会可以分为若干阶层,各阶层之间的结构可以调整,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1]因此,我们认为班级中的三类群体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互相流动的,具有动态变化性。加之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2],在班级的规模、人数是固定的情况下,这三类群体是此消彼长、相互转化的关系,通过特定的因素可以使学生在三个群体中相互流动。
三、班级学生群体变化的影响因素
众多研究表明,学校教育、社会转型与文化冲突、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自身心理与社会身份[3]、社会思潮[4]、新媒体技术[5]、网络消费[6]等等因素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接触学校和家庭教育较多,影响也较大;因此,在班级这个小群体内,社会环境、新媒体技术、网络消费等的影响较小;相反,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自身角色等因素影响较大,其次是家庭因素。
(一)辅导员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既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7]因此,辅导员不仅仅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良师益友的角色[8],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魅力,影响并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在班级三类学生群体中,我们认为从消极参与群体向积极参与群体转变是正向的流动,应该促进;从积极参与群体向消极参与群体转变是负向的流动,应该避免。在推动正向流动、避免负向流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起着促进的作用,通过谈心谈话、个案教育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改变学生对待学习和活动的态度,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为群体成员向积极参与的方向流动、避免群体成员向消极参与的方向转变创造了思想环境。
(二)任课教师
除辅导员外,任课教师是学生接触较多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任课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教会学生知识,还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研究表明,师生的信任关系[9]、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譬如课堂教学实践能力[10]、教师的形体语言[11]、教师的期望[12]、教师的惩戒与奖励[13])、教师自身的影响力[14]等均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任课教师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行为与课后的个体辅导等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增加对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从而减少其他行为的投入。这不仅对班级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了调节,也从侧面对班级群体的正向流动起来促进作用,从而减少负向流动,对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十分有利。
(三)家庭教育
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这充分表现了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足鼎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教育态度的端正、重视程度的加强都推进了家庭教育的进步。[15]家庭教育是第一教育阵地,能够有效地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因此,在班级群体的正向流动中家庭教育理应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然而当今社会,家长对子女的过度爱护形成了溺爱,一味满足学生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了精神需要,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此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必要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所以,在班级群体的正向流动中,家庭教育也起着消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班级群体的正向流动。
(四)学生自身
无论是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为主的学校教育,还是家长为主的家庭教育都是外部因素,只能影响学生的选择和改变,无法主宰学生的发展,学生自身是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所有的外部因素都要通过自身的内部因素起作用。学生自身因素包括性格特点、角色以及角色定位,对学生群体的流动起到比较大的影响。
首先,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在访谈中,积极参与型的学生性格往往比较开朗,能够积极主动地把握机会参加各种活动,提升自身素质;在一般参与型学生中,参加活动的学生多数性格比较开朗,而侧重于学习的学生则性格较为内向,平时交往圈比较小,表现为言谈较少,经常待在宿舍或者是图书馆;在消极参与型中,学生性格则多是孤僻和内向,思想较为偏激,活动在自己的小圈子内。
其次,学生角色。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现有的角色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较大的关系。学生干部,无论是班委、院系学生会成员,还是学校各个部门的助理,都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都有全局观念,能够换位思考,在班级中易于管理;非学生干部在自律方面的自觉程度没有学生干部高。因此,在班级群体内较为容易转变的是学生干部。
最后,学生角色定位。工作角色定位对学生现实中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目标的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活动中都比较有目的性,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增强自身的能力,并不断修正自身的缺点;而没有目标的学生则做事天马行空,没有方向性,缺乏目的性,往往是无所事事或者沉迷于网络。
因此,改变班级群体的结构要通过辅导员、任课教师、家庭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相互作用,学生自身因素是关键,前三个因素通过学生自身因素起作用。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叶上雄.中学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万美容,胡咚,曾兰.论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1).
[4]夏兰.关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实证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2010(9).
[5]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6]谭佳.网络消费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7]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靳玉军,李晓娟.高校辅导员近30年来的角色演变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
[9]李晔.师生信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0]吕长生.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1]李双利.高职教师课堂形体语言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3.
[12]秦淑敏.教师期望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13]谭亚莉.教师的惩罚对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00(6).
[14]华丽晶.教师影响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5]王婷婷,李春梅.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