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5-03-19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

王 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当下困境与路径选择

王 庚

“新常态”视域下中国经济社会需要更多自主创新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释放人才红利的重要渠道,但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有诸多困境,需要探索有效路径。在厘清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和孵化载体的基础上,着眼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困境、政策困境和现实困境,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走内涵式和外延式两条发展路径。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困境 路径

创新日益成为世界潮流,各国纷纷加强创新战略部署,自主创新已渐渐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需要更多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泉。自主创新创业是重要发展趋势。高校是人才资源集中之地,但长期以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相对缺失,需要寻求新的路径与方式,培养更多“创客”,释放更多创新—创业的人才红利,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一、当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范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强调面向知识要素,可以发生在知识经济链条的任何环节,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升乃至创业孵化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体系,兼具专业和通用知识与技能。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和创业理论为依据,回归到教育制度总体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一方面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指为学生提供条件,借助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充分运用各类社会化手段和平台,鼓励其确立创业的职业抱负和精神,在适合条件下能够成为学以致用的创业人才的教育。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密不可分。长久以来,国内一直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侧重创业成果的孵化,但创业教育面向少部分群体,创业活动的开展也非全覆盖,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创业群体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偏低,缺乏知识型创业人才。在调查中,问及“您是否参与过创业”,79.06%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参与过,原因集中于对创业的陌生。因此,培养知识型创业人才仍需要作更多的努力。总体上,需要坚持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耦合。“新常态”下,高校应提倡创新—创业教育,而不单单是创业教育。在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耦合中,从结构次序上,价值应当先于行为,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从内容整合上,既要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也要培养“如何创业”的实操能力,发展学生可迁移的基础性和通用性的创新创业才能。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孵化载体

高校—产业—社会—政府多主体螺旋发展是高校创业成果孵化成功的一个重要依托。高校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生产力,是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来源;政府具有决策、调控等能力,能支持大学和产业的运作;社会为创业实体提供必要的服务;产业通过市场,通过宣传、消费等来影响与渗透。集合多主体的螺旋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生产、影响传播和转化,多主体相互作用,集合最大公约数,有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面上能实现“关于创业”的知识普及化;从点上能将“如何创业”实体化。“如何创业”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政策扶持、资金融通、信息畅通、有效运营等综合条件。国外高校创新创业发展较快,发达国家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中国要借用创新创业理论的“后发优势”,整合多种主体螺旋发展。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三位中国农民工出现在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折射了中国过去30多年充分利用了“人口红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社会,需要尽快转换“人才红利”,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今天的中国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距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较大距离。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水平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困境

1.三元交互理论仍有突破空间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大量实证资料基础上,提出人的行为是三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三元交互理论为其现代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总体框架。他认为:“行为、人的内部因素、环境影响三者彼此相互联结、相互决定。”*[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第20—22页,陈欣银、李伯黍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这涵盖了两方面基础信息:一是行为的发生过程,需要个体、行为与环境三个基本因素;二是行为的发生,其三个基本要素不是单向输入过程,而是彼此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新质,互为因果、互为双向过程的完整系统。三元交互理论中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不是对称的,也并非必须在同一时间产生相互作用。霍兰德的创业型人格理论指出:“创业型人格由自我概念、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对环境的敏感性以及人格特征等构成,其中创业兴趣是其核心。它是在遗传、教育、活动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李燕:《从外烁到内生:霍兰德创业型人格理论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创业型人格需要个体、行为与环境的协同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1997年创业计划开始,一直重视创业相关活动,2012年开始重视在普通本科院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三元交互理论中,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个体的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意识到个体创业兴趣的重要性,不断通过政策环境的变化来鼓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行动,但对个体创业型人格的挖掘和培养仍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

2.创业型大学的相关理论尚未完善

大学一直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19世纪末将“研究”引入大学被视为大学的第一次学术革命,*赵文华、易高峰:《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研究型大学模式创新的视角》,载《高教探索》2011年第2期。此后,系列研究型大学逐渐发展,深化了大学的内涵式发展。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20世纪中后期,“创业”逐渐成为大学的另一项重要功能,被视为大学的第二次学术革命,创业型大学的变革将逐步拓宽大学的外延式发展。国外高校较早关注了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其中,美国高校学者埃兹科维茨自1983年开始发表了系列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著述,其本人是国际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大会的奠基人之一,积极推动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创业型大学赋予大学新的学术职能,将推动社会发展作为大学的新学术任务,势必重新定义和扩展原有的教学、研究与服务的功能。“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发展,这并非中国首创。新加坡20世纪末推行知识经济化,并制定了系列政策,规划新加坡经济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随着顶层设计的变化,新加坡很多大学开始重构,2000年后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服务国家经济增长上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环境在发生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俨然成为当下及未来的重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中国高校在此战略实施中需要有所作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也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但当前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相关理论尚未完备,国内高校更多关注研究型大学的创建,对创业型大学发展所需的硬件与软件环境尚无清晰的把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上的发展需要理论的建构与支撑,理论缺失使实践层面往往出现误解、曲解。当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功利化项目,也不是为缓解就业压力而设置的缓兵之计,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使其学会合作,学会协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计划。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困境

1.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为提高创业成功率,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提供多种条件,多管齐下。在国外,一般都有相对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例如美国,政府、社会、学校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作为世界创业投资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资金充足。在高校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期间,具有实力的风险投资家会蜂拥而至,在猎获富有潜力的创业项目的同时,寻找未来发展的技术领袖。此外,美国大学生还可利用信用卡借贷来创业。美国的职业保险也为大学生创业解除了后顾之忧,其商业保险制度为成千上万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企业责任保险,能帮助大学生将创业风险降低到可以预见、可以承受的程度,这无疑是对创业热情的巨大支撑。此外,发达的信息服务业、一应俱全的各种咨询服务机构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支持体系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问题。现在,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一般都是投资少、见效快、科技含量低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大多生命力弱,市场前景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只是在边缘市场的夹缝中寻求生存。因此,高校要促进大学生创业计划的科技含量,引导大学生朝向高附加值、高新产业或技术制约比较强的产业进军。创建一个良好的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由于中国大学生创业起步相对较晚,要形成这样一个大环境尚需时日。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政府政策了解不深,虽希望得到政府资源支持但信任度低。很多大学生缺少了解政策的有效途径,寻求相关政策的帮助需要研读政府文件,繁杂的公文让他们望而却步。同时,虽然相关优惠有政策支持,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都会遇到障碍,优惠申请的审批工作慢,不能及时对创业项目的开展起到积极有效的帮助作用。

2.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扶持政策和措施规定最为全面的是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出台的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1号)》《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31号)》等,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实需要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各级银行等单位的贯彻执行。按照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是无法对以上单位进行约束和强制命令的,这就必然导致优惠政策在具体执行中被软化甚至落空。同时,很多政策规定由各级高校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这就更不具备可操作性。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关于深化实施“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通知(中青联发[2009]8号)》中规定:各级团组织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加大对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国开行协助团组织;国开行各分行要建立实施“小额贷款项目”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科学考核机制,提高信贷人员的积极性,而由于共青团和国家开发银行根本不能对各级政府部门形成行政指令,因此这些看似完善的举措在实际执行中缺乏硬约束和可行性。再者,各个政策缺乏具体的任务分解及具体的落实单位,也没有硬性的最后执行日期,因此在落实中就会被拖延或敷衍。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1.知识型创业与创业者学历结构偏低的矛盾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创造了诸多中国奇迹,也制造了不少“中国之谜”。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面临调整。2014年5月,习近平考察河南时提出了“新常态”一词,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正在变化中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利用“后发优势”迅猛发展,特别在科学技术水平领域,一直以学习和模仿的方式,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等特点。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技术往往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使其成本最小化的技术。近些年来,中国科技水平逐渐缩小了与世界科技前沿的差距,学习和模仿的空间愈发缩小,以往的“后发优势”带来的优势逐渐减弱。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如下共同特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而中国政府制定的规划中争取202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与创新型国家要求存在明显差距。“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徐博、何雨欣:《大学生创业潜力巨大 保障措施有待完善》,见《中国青年报》,2014-06-01。创新创业教育是整个创业活动的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会引导学生抓住机会,用创造性的判断力、广博的视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意识保障。创新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的态度和行为,规定着其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具有较强的能动性。一项调查显示,接近三成的英国年轻人有自主创业的想法或正在实行;53%的在校学生希望能够成为企业家。中国众多创业者中,例如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主,中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最为集中,占到70%以上的比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在“形势”与“形式”的边缘徘徊。国家层面鼓励高校创新创业是一大趋势,许多高校意识到逆势而行势必事倍功半,迫于趋势被动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办若干创业活动,从形式上效仿美国创业教育。据2014年数据,中国大学生创业率仅有1%左右*② 李绍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哲学思考》,第14,14页,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知识型“创客”并不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有较大空间。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然与实然的冲突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载体,是释放“人才红利”的重要输出平台。师资问题是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瓶颈。目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兼职开展,接受过KAB及SYB师资培训的人数比较少,导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缺乏针对性。各高校急需开展师资培训,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当前,师资队伍的应然与实然冲突体现在:第一,政策提倡与落实的矛盾。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看做高等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教学方式单一,师资缺乏。虽然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学过程,但实际落实度还不足,支撑教学的创新—创业学术研究有待深化。第二,师资队伍在创业经验中缺乏一定的威信。有些高校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优秀教师充实到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而大部分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很大程度只能讲授创新—创业相关理论,欠缺相关实操能力和风险评估,导致威信力不足。第三,教师队伍来源单一。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公益项目,这不仅是大学的事,更是社会的责任。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体系至关重要,但大学、企业、其他社会机构、政府还没有形成开放、互动的合力结构。因此,教师队伍大部分还是来自大学内部师资的结构调配,而不是各方师资的积极融入。有些高校虽然有从优秀的企业聘请一部分兼职创业导师,但由于经费以及教学时间问题,外聘企业教师教学安排的局限性较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依托,是教育的主体。但总体而言,当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还只是一个非职业性的临时队伍。②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两条路径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上,多角度开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同时扩展多元平台,为大学生“创客”提供更多有力条件,以鼓励学生审时度势,抓住适当时机将创意转为行动,确立崭新多元的创业就业观,拓宽就业创业视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构建是多元的,既包括内涵式发展路径,也涵盖外延式发展路径。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实现四个化,即模块化、学分化、实操化、区域化。模块化划分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模块、创业素养模块、管理知识模块、创业区域特色模块、创业实训模块。学分化意指建议开发创新创业公共课程,提供各高校大学生选修,并结合相应模块的精品课程,一方面供大学生创业培训学习,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控制培训质量。实操化包括大学生参与的创业竞赛、创业实训和创业孵化中心的孵化培养。另外,实操化是指建议每年举行若干场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大讲坛,引入企业家与大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区域化指创业课程应当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相适应,课程既有通用课程。也有特色课程。通用课程的设计应借鉴国外大学的相关经验,但特色课程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结构以及各高校的办学特色进行设计。

2.优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结构

有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培训,是大学生创业引领的关键之一。首先,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制度。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授课质量,必须提高教师理论和技巧,建立一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其次,组织一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和高校专业人士,成立大学生创业导师团、专家志愿团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信息、个性化辅导等服务。再次,开展创业帮扶活动,组织创业成功人士与创业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创业大学生俱乐部、创业大学生联谊会等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交流平台。最后,开展创业咨询和“创业能力测试评估”,根据创业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并施之“一条龙”创业服务。

3.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活动、交流的基础平台,能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交流、实践的舞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创业创新潜质,通过成立协会促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充分交流,相互促进,组建不同背景的创业团队,这符合高质量创业的需要。该协会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大学生创业竞赛、创意竞赛、创业模拟比赛等,以及开展大学生第二、三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来创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带动和引领大学生创业。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应互相交流学习,集合不同高校创新创业协会的特点,互为补充,汇聚各高校力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可以承担起高校与外界对话的桥梁作用。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外延式发展路径

1.成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应作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最高管理归口机构,主要职能是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组织、培养内容和培养质量,建设符合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机构。该服务中心负责对大学生创业引领、创业教育、创业机构与创业基金的管理,整合大学生创业注册、工商、税收等一条龙服务,简化大学生创业服务程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应整合大学生创业各方面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场地支持。通过财政拨款,支持创业孵化机构建设、培养创业教育师资,提供创业贷款和资金奖励;投入场地,如科技园、孵化器等,使大学生可以享受更多资源,在创业场地上得以保证。通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以及熟悉创业政策的政府工作人员,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指导意见。

2.筹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有不同形式的基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高涨,成效明显。国内应创造条件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打通各方渠道筹集基金,来源可包括政府、社会、企业、高校校友资源等。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培训教师以及创业学生。建议采用市场机制,例如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的管理模式,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各区域要建立和健全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搭建融资平台,为创业大学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服务。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规模,鼓励各地区增加投入。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创业场地、创业设施等硬件建设,制定大学生创业园区房租补贴、经营场地补贴政策。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市场等资源,建设完善创业实习基地以及孵化基地。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多方资源,发挥小企业创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现有园区和孵化基地的优势,建立一批大学生创业园,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

3.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建立由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实训基地,选定适合的地点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履行教育平台、实践平台、孵化平台等功能。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高校毕业生完善创业知识结构的实践场所,完成社会经验积累的最佳途径。通过创业见习基地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环境与硬件保障、创业培训与辅导。应引导集聚社会资源,积极发挥创业实训基地作用,增加高校毕业生创业见习基地数量,培育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见习基地的实训,可帮助高校毕业生整理创业思路、评估创业项目、筹集创业资金、规划企业运行。同时,扩大认定一批科技型企业作为创业见习基地。科技型企业岗位成员具有高学历、高素质、低年龄的特点,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科技型企业创业见习,是直接创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高端模式,通过创业见习实现高校毕业生创业积累。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大学校园创业实践、实训的多种机会。

【责任编辑:于尚艳】

2015-09-10

G647.38

A

1000-5455(2015)06-0140-05

王庚,广东湛江人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