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性作文评改的几点尝试

2015-03-19谢小惠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评语自主性习作

谢小惠

谢小惠/宁德市民族中学一级教师(福建福安355000)。

一、传统作文评改的困惑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特别是作文的评改。许多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学生习作的评改,结果发现给大多数学生的评语千篇一律,而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收获甚微。有时他们面对老师的评语不知如何下笔修改,久而久之,对老师的评语就比较“冷漠”,甚至“无动于衷”。因而我们的许多老师在以往的评改工作中存在高付出、低效率的弊病。

叶老曾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地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生受用的。”[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2]因此,我就想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方法。

二、自主性作文评改的尝试

1.发挥学生主动性,初审习作。每次课堂写作文我都要求学生在40分钟完成一篇习作,剩下5分钟先由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互相传看别人作文,然后在大组中交流,最后每一大组选取四篇好文章或存在明显不足的文章,让学生对其他人的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老师范改,确定范文,传授学生基本评改作文的方法。教师通阅作文,特别是学生挑选出的作文,其他习作略看。教师掌握学生此次作文的闪光点和存在不足,从中挑选几篇有典型代表性的作文(一般是学生习作中比较优秀的、存在较大问题的或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将作文打印分发给学生,然后在教师启发下师生共同批改。在批改过程中,教师结合例文以“点”代“面”,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3.确立评改作文小组,让学生明确作文评改的具体要求。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认识水平、感悟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作文评改实施时,可按作文水平与能力差异,将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组学生的评改活动。还要注意分层成员不能是固定不变的,应是动态组合。

4.教师出示评改作文的具体要求:(1)修改文章:修改错别字,修改运用不准确的词语,修改病句;(2)做批注: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美词佳句;并在习作空白处批出作文的精妙处或不足处;(3)写评语:谈自己阅读此文后的感受,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思想内容:文章写作主旨是否明确、是否有较高可读性、立意是否深刻。如所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想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等;语言:如遣词造句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等;文章结构:条理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文章衔接是否流畅等。

5.学生评改、交流、推荐习作。学生评改作文,并互相传看交流评改情况。对别人的评改情况进行讨论,发表看法。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终评,写出评语和分数(以百分制打分),并签上评改人的姓名。推荐本小组佳作和病文各一篇,上交老师。

6.教师全面评价,学生二度作文。教师根据学生评改,给学生做一次全面性评价,对具有普遍性或特突出的问题进行讲评。让学生结合批语,把握本次作文的要领后反思自己的作文,认识本次习作的得与失。让学生进行修改,使每一篇作文都能有所感悟、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修改后的习作可以再一次在组内传看,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组内得到成员的肯定、受到老师的表扬,感受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三、自主性作文评改的收获

1.学生在作文互评活动中表现出较浓厚兴趣,参与积极性较高。评文、改文的热情都极高,评改别人的作文也比较认真、仔细。大部分学生基本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评改,有些学生的点评比老师还要仔细。

2.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阅读更多同龄人的习作,不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也起到了互相借鉴、启发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3.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指导写作。

四、自主性作文评改的意义

教会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叶老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3]所以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这已是共识。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减轻教师负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途径。

1.自主性作文评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学习方式中老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不愿意放手,因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高,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减弱。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这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4]它是在教师指导前提下的学生自我评价,融教师示范评改、小组评改、同学相互评改、师批生改为一体。学生通过“习作→评价→修改→再评价→再修改……”的多次反复训练,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知道了自己学习的结果,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这样的评改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教给了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时,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评改中;让学生在评改过程中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2.自主性作文评改,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即教师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促进者;是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激发者。在整个自主性作文评改活动中,教师只在教室巡回,凡是学生能通过讨论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讨论也不能解决的,再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退出评改的主体地位,只是集体评改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建议者,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1][3]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6):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4](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评语自主性习作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习作展示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