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五项工程”为个案研究
2015-03-19李宝连
李宝连
李宝连/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辽宁沈阳11012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职院校的弱势群体,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但这些学生通常有学习困难、心理障碍、人际交往困难、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对他们的资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辅导、精神鼓励、能力锻炼、素质提升等。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资助工作中开展“五项工程”,积极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援助工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困难”,学校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援助。
(一)心理辅导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心理健康辅导三级工作网络。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系心理健康工作站适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辅导,利用心理测试与咨询等技术,鼓励和引导他们发挥长处,合理竞争,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各班设立心理委员,充分调动乐观、勤奋、阳光、有爱心、有能力的学生成立“阳光心理社团”,班级心理委员和“阳光心理社团”成员主动接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朋辈互助。开展辅导员谈心谈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对子活动,通过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对面地交谈,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更加自信地去创造人生,改变命运。
(二)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新路径。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团队拓展训练体系,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训练。完成垂直极限攀岩、翻越毕业墙、高空抓杠等一项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都应沉着、冷静、自信、乐观,积极认清奋斗目标,理性寻求解决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拓展训练帮助他们克服了恐惧心理,加强了团队的信任和团结,实现了自我挑战和突破。
二、学业救助工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心理等方面的负担,有的会同时是学困生。因此,学校要实时掌握他们的学业情况,建立援助机制。
(一)发挥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协同、互动作用
学校中学生工作系统和教学工作系统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最为密切,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关系也最为直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两个系统之间积极互动的协同关系,以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落实辅导员深入课堂和联系任课教师制度,互相通报、沟通他们的有关情况,任课教师在组织整体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学习,辅导员对其学业进行动态跟踪帮教和救助;落实辅导员联系家长制度,与家长保持沟通,以形成教育合力,对其学业进行督导。
(二)大力表彰励志成才学子,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激励是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救助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对国家(政府)奖助学金获得者、辽宁省励志成才大学生等进行大力表彰,广泛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在学生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建设。同时将优秀学子、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融入入学教育中,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些优秀学子的事迹更容易打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而激励他们克服经济上的困难,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改变命运。
三、能力扶助工程
唤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的信心,使其积极锻炼并提高自身能力,这对他们今后适应社会,走向成功有直接影响。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搭建平台提高能力
学校应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平台,提高其社会竞争力。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受助”到“助人”,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开展 “跟着郭明义学雷锋”、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享受他人“爱心”的同时,培育并充满对他人的“感恩心”。另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其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锻炼建设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勤工助学也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能力的一个平台。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服务型、管理型两类勤工助学岗位。服务型勤工助学岗位以服务广大学生为工作内容,着重锻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管理型勤工助学岗位以事务管理为工作内容,着重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同时,以招聘会的形式开展勤工助学岗位双选活动,锻炼学生推销自我、展示自我的能力。
(二)组建互助组织
学校应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互助组织,增强其沟通和组织能力。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加入社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他们的组织、协作、管理能力,有效推进其全面发展。
四、就业帮助工程
就业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解决的最实际的问题,学校应该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专题来研究,切实把资助工作落实到位。
(一)开展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学校应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培养他们的职业规划能力。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办简历制作大赛、模拟招聘会、职业规划培训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政策、送指导、送岗位。各系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对其职业规划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或困难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发挥领导、专家、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根据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真正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解决实际困难。
(二)优先推荐顶岗实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吃苦耐劳,更能适合一些艰苦的工作。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行业特点,优先推荐他们顶岗实习,在解决其经济压力的同时,使他们提前了解行业,增加就业的砝码,甚至提前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早日为社会贡献力量。
五、跟踪回馈工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离校步入社会后,学校要与他们保持沟通,跟踪其成长。可通过与毕业生单位校企合作、邀请毕业生回母校宣讲、引导毕业学生捐资助学等方式,建立回馈机制,让已经成为社会力量的他们,以实际行动感恩,更好帮扶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学院的发展服务。
新形势下的资助工作,要求高职院校从以往单纯性的经济资助,逐步转向资助与育人相融合、经济资助与能力提高相结合、心理辅导与学业救助和职业引导相结合的形式,构建资助全过程育人体系,提升资助工作内涵,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夏阳,赖志华,张玉霞.多维度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探析—以苏州科技学院“三心工程”为个案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2]赵春梅.加强贫困生的精神引导,实现资助全过程育人目标[J].高教高职研究,2012(41).
[3]周建华.以拓展培训为路径,提升“双困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
[4]罗进德.高校学生社团对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5]曹威麟,杨光旭,夏红卫.“学困生”学业预警爱心援助工作机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