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路径浅探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时代政治

黄 科

黄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硕士(广东广州510405)。

以网络为中心的“全媒体(指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网页等多种媒体手段,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不同的媒介形态,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规模已超过5亿人,其中微博用户3.09亿,手机微博达2.02亿,占微博用户的54%。无疑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使用率会更高。

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与大学生媒介的使用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与交叉性的学科属性正好与现代网络的社会功能多元化趋势相耦合。[1]故此,认识与思考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积极探寻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路径,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显得重要且必要。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福”与“祸”

全媒体时代,网络的广泛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1.网络依托电脑、手机等媒介,拓展了教育的平台与途径,但也对教育队伍的技术能力、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的方式、速度有了飞跃式的改变,如微博、微信、QQ群、论坛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广泛性,也使人与人的交往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新的技术、新的平台、新的媒介与方式,可以并且应该以合适的方式运用到我们的教育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实现教育方式与途径的多样化,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可利用资源与获得进一步发展与变革的机会。但是,这也对教育队伍的技术能力、专业能力、思维方式,特别是对网络信息的关注度与敏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多媒体、网络,大学生无疑是热情度最高的群体之一,他们对网络媒介的使用熟练度,对网络信息的关注度,很多时候甚至要超越教育者本身。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在技术与关注度、敏感度上不断提高,以跟上学生与时代的步伐。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适度的引导。

2.以网络为核心的全媒体平台可为教育者提供丰富多元的信息及生动的教育资源,但也对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媒体的特点决定了这个平台上的信息是海量的。信息的共享和超越时空局限的传播方式,可以为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形式。但是,也正因为多媒体平台这样的特点,存在着许多非法信息,甚至许多“非善意势力”借助网络对大学生进行信息干扰、思想干扰、文化侵蚀。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形成阶段,需要适度的正确引导,所以,比起相对单纯的传统环境,对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密切关注网络,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与思想动向,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度,把握教育的方向,并适时开展相关的教育。

3.全媒体平台深受大学生喜爱,利于其主体性的发挥,但同时对教育的主导性及渗透力提出更高的挑战。多媒体时代,大学生广泛使用手机、电脑这些媒介,频繁地接触网络,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参与度极高,这对他们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也从某种程度上弱化着教师的传统功能及传统教育的主导地位。就像有人描述的那样,“网络正逐渐成为一种公共危机”(为许多不那么理性的行为与言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网络的各种信息淡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影响力,分解着学生的认知时域,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因势利导,保持与巩固教育的主导地位,加强多媒体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渗透力与实效性,成为一个务必思考并致力于寻求解决路径的问题。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路径思考

我们应当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紧抓新时代的新机会,积极探求具有实效性的路径,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形成。

1.加强教师队伍的技术培训,构建懂技术、懂业务的现代专业教师队伍。现有的多媒体平台,可以也应当推动教育的新发展。网络的出现,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条件与机会。但是,要真正把握这个机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一支既懂专业又擅长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专业教师队伍。故此,高校应当开展以此为目标的相关培训,特别是针对大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一步加强运用新技术、新资源能力的培训,则能为更好地把握多媒体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机会提供基础与前提。

2.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主动充分利用好多媒体平台的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的渗透力与“青睐”度。有很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容易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中心,以个人讲授为主。而在多媒体时代,网络上大量形式多样的、丰富生动的资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并广泛使用。其中,不乏可以共享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教育主体所用,且主客体可借此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2])创新提供丰富的选择。作为高校教育者,应当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关注新技术条件下,课堂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关注网络平台上的各种相关资源,有意识地把这些资源与课堂教学联系融合起来,更好地增强课堂的实效性、生动性与丰富度。

3.巧妙抢占网络新阵地,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利用网络的自由度充分推动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把握好多媒体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会,除了要有技术保障,积极关注与使用网络资源之外,我们还应积极主动地用主流教育去占据网络阵地,开展与构建相关的教育网站。注重调查大学生平时喜爱的媒介、网站、网络自组织形式,各自有什么特点,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他们的兴趣倾向及实际情况与实际条件,用主流教育占据网络平台,力争开辟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如师生微博、互动飞信、思政网站、时政论坛、红色QQ群等。

4.加强相应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的价值取向,提升他们自我管理与信息辨别能力。目前网络环境的监管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力度,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假,这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甚至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难以估测的消极影响。同时,大学生频繁地使用网络,可能导致一些自制力相对差的同学过度沉湎于网络,这对个人成长极其不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的“价值观”教育,务必把握住教育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大学生自我意识与自省能力的唤醒,推动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巩固与发展。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他们的网络法制意识、道德意识教育,可采用举办相关主题的专家讲座、师生围绕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探讨学习等方式。

5.构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发展的长效机制。这需要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长效机制的构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建立一个领导小组,构建协调机制。如党委、机关、学院、系部的相关工作成员皆可纳入小组中,由学校领导牵头、规划与审批,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二是 提高技术能力,构建严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规范管理,维护网络环境与网络空间的秩序、稳定度与安全度。如对网络上的大类网站与信息内容实施安全监督与筛选,对学生对网站的参与度进行监督,对相应的能够提供技术支持的各类软件加大引进力度等。三是 明确必要的网络法规,加强相关的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构建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如设置“专项经费”,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加大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宣传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与道德自律自主意识。

[1]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5—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9.

猜你喜欢

多媒体时代政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