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岩井俊二电影的艺术价值

2015-03-19罗国智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井俊二艺术

罗国智

罗国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助教(广东广州51000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电影复苏,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日本新电影运动”,其影响力波及全亚洲乃至世界。岩井俊二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善于从对日本当代青年脆弱而敏感心理的描绘去解读新时代的日本社会脉络。青春是岩井俊二电影的主旋律,他洞察到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匮乏,是日本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失控的原因,进而深入青少年的精神领域。在他的电影里,青春时而若菊花般淡雅,时而若刀刃般锋利,淡雅的是理想,锋利的是现实,当现实进入理想,青春便变得不完美。岩井俊二对青春成长期青涩爱情的刻画,表现出对人文社会的关怀,对新世纪日本的反思。他内敛而含蓄的叙事手段,总能轻易地触动年轻观众的心,得到共鸣。

岩井俊二被称为“映像作家”,娴熟而不经意地展现着其文学功力。他还精通音乐,对文学、音乐和美术的造诣,深深地影响着他的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段。本文将通过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叙事方式、摄影方式、剪辑和电影配乐几个方面,探索其作品的艺术价值。

一、岩井俊二电影的叙事方式

无论中西方,电影都承继着传统戏剧或舞台剧的叙事方式。时序性与文学有莫大的关系,是电影从文学和戏剧中借鉴来的表现方式,它影响到电影的故事结构和叙述方式,如倒叙、插叙、平铺直叙等。不同的时间表达能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观看的切入角度,同时也调动起观众的心理感受。不同的叙述形式就是导演指导观众观看的方式。

岩井俊二正是一个善于用文学的叙事性作为引导的导演。他的电影剧本创作习惯是先把故事改成小说,再把小说改编成剧本。因而,他的电影里有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的小说化特征。其深刻准确在于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因其电影思想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典型;其新鲜细腻在于他对情节发展中情感发展的控制;而独特的叙事方式则是他的电影与众不同的根本。在编剧上,岩井俊二竭力去挖掘捕捉人物的心理状态,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传统的日本式温情和内敛的抒情审美文化。

岩井俊二在编剧时,娴熟地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影像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阐述自己对社会、青春的解读,艺术地反映、表现社会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艺术构思造就了情节,但情节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而发展,拨冗去繁,甚至颠倒或交错。在他的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叙事方式极具个人特色,他善于将文学与电影融会贯通,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这种类似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使他的电影有种像喃喃自语般的神秘与随性,得到了广大青年观众的认同与欣赏。

二、岩井俊二作品中摄影的多种表现方式

研究岩井俊二电影的艺术价值,就不能忽视其中的摄影美学。画面是电影的第一要素,他不仅在构图上追求均衡,在色彩上也力图表现一种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他的电影里,构图和色彩都极具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强调影像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内心感受的能力,不机械地复制世界的影像,着力于追求形式美感,画面随意,力图将真实感和造型性完美结合,画面真实而又不乏精美。

对于环境或者风景的描绘,他并非专为了美,而是为了进一步加重故事的情调。场景是情节的衣装,与故事人物相匹配—使悲欢离合各得其动心之场所。然而,场景在经过镜头进入观众眼中时,便需要摄影师的主观艺术处理。在镜头的运用上,岩井俊二对不稳定的摇晃镜头情有独钟。摇晃镜头给人以纪录片摄影的现场感,晃动的镜头同样也带给人动荡或跳跃的情绪。

岩井俊二通过对光线、颜色、画面构图的处理,赋予了影片画面造型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犹如童话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一样,岩井俊二借助镜头向人们阐述着自己的思想,透过镜头看电影情节的本质,领悟镜头以外生活的真谛。他在电影中加入大量的摇晃镜头以及跟拍镜头,对镜头的理想逻辑以及感性运用把握得精准有度,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想象奇异的镜头运用,不仅是剧情发展的需要,更能激发观众的热情。

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从一开始便是绿色的麦田,摇晃的镜头。人物尚未出现,故事尚未开始,镜头下的麦田已将故事向人们娓娓道来。欺负同龄人、强迫援助交际、杀人犯罪都发生在美丽的绿色麦田里,这是强烈的对比。绿色是象征希望的颜色,但就在这看似充满希望的地方,看似充满希望的少年身上,残酷和冷漠却悄然发生了。影片中,星野修介欺负同学一段,整个色调偏向暗紫色,感觉诡异,却准确地渲染了当时的气氛,星野修介的性情开始变化,画面色彩也随之改变,压抑的暗紫色象征性地将人物性格变化牵引至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而莲见雄一和星野修介随同社团一起去冲绳旅游一段,岩井俊二用小DV拍摄,画面质量很差,然而却是如此让人印象深刻,镜头的运用适得其所,随机应变,根据真实存在灵活地应用镜头,这与岩井俊二机智的艺术构思是分不开的,这是一种作品整体性的构思,包括环境、人物与故事情节的设置都得以相应的协调。

《燕尾蝶》中固力果唱歌一段,也是以摇晃镜头呈现,这是整部电影最为轻松的一段。镜头的摇晃并没有调离观众视线的焦点,反而更加拉近了观众与角色间的距离,摇晃的镜头在此时也更加耐人寻味。镜头应用由导演的艺术构想开始,进而融入故事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关系进展的氛围中,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岩井俊二独特的镜头运用奥妙也正在于他的这种看似不可思议而又出色大胆的想象力和幻想力,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对我们固有思维的束缚。

在岩井俊二的电影中,这些看似无章的摄影表现方式不但没有影响作品的完整性,反而增强了其艺术性。

三、岩井俊二电影的剪辑方式

剪辑是影片的再创作,也是电影最终的叙事方式的重要确定因素之一。岩井俊二在剪辑处理上如同散文一样,不拘一格,许多动态的短镜头被他以快切的手段剪接在一起,以一种流畅的具有节奏的影像呈现出来。其“形散”的剪辑风格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电影整体“神”的把握,犹如散文的立意,他要表达的主题明确而集中,即使影像剪辑再零散,也总能在感性的同时把自己的思路整合清晰,通过多变灵活的手法将主题完整无缺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形”是“神”的外在表现,而“神”才是“形”存在的根本。形散的剪辑风格在岩井俊二的运用下有一种朦胧的艺术美感,衬托着含蓄、清淡、哀伤的东方意境美。

岩井俊二善于抓住影像神韵闪光的瞬间,如同创作散文般付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的美文。散文般的剪辑将神韵散播于映画中的每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让人受到启迪和熏陶,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四、电影配乐在岩井俊二电影中的重要性

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音响不仅仅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银幕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管弦乐器、钢琴、小提琴是他惯用的音乐器材,在电影音乐中,管弦乐曲空旷高亢,钢琴曲和小提琴曲淡雅优美。岩井俊二的电影配乐有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宛如诗歌般突出感情色彩。配乐是作为一种心理对称介入的,目的是给观众提供一种音乐符号,帮助他们理解影片画面所具有的独特含义。

岩井俊二的电影里,音乐不仅能烘托气氛,还能创造气氛。电影配乐在电影中发挥作用,不仅是满足于点缀或扩大视觉效果,更多的不是去解释画面,而是以自己的音调、节奏、曲调去发挥独特的魅力、韵律美。这就像抽象画一样,没有具体的形象,却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被称为“映像作家”的岩井俊二的电影艺术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其风格以及表现手法受益于文学、美术和音乐的素养,传承了日本传统美学理念,以其非凡的锐敏去洞察当代日本的社会脉络。在电影发展的进程中,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一种创新。他的电影中的艺术养分对于日本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

[1]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华文出版社, 2005.

[2]周涌,张希.亚洲电影分析[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泰西埃.日本电影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井俊二艺术
岩井俊二20年后的情书
岩井俊二:青春片导演的“老灵魂”
你好,之华
纸的艺术
岩井俊二首导华语片 《你好,之华》
摇摆不定的青春物语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岩井俊二的电影叙事风格问题思考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