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自身阻力及对策探索
2015-03-19翟琪麟樊春俊
□翟琪麟 樊春俊
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 号)每五年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最后一年,如何达到本科院校教学、办学的合格标准是各新建本科院校迫在眉睫之事。为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新的评估体系中,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从学校整体氛围和制度建设上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得力助手和参谋,是新建本科院校抓好学风、校风建设的领头羊和标尺杆,是新时代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关键。然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深受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办学理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工作有效开展,正确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自身阻力与原因,并探寻有效的解决对策至关重要。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困境的自身阻力分析
全面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困境的自身阻力,不仅使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困境整改工作有了理论知识的保障,更使其有了方法论的支撑。具体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开展学生干部自身阻力分析。
(一)知:动机不纯、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奉献精神。思想活跃,锐意进取是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导向。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骨干力量,应以服务为宗旨,以锻炼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新建本科院校由于管理体制的历史遗留导致部分学生干部违背初衷,将学生干部身份作为捞取荣誉和个人利益的手段,缺乏奉献精神,过于重视既得利益而忽略长远发展,如:综合考评加分、奖助学金评比、党员发展、就业推荐等。
(二)情:积极性差、主动意识不足,缺乏创新观念。为了实现专科向本科的过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端正学风校风,新建本科院校大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部分学生干部面对相同或类似的工作,多依据以前办活动的经验,照抄照搬,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工作缺乏新意,难以起到锻炼和提升自我的目的,同时难以引起广大同学的兴趣,导致举办活动目的的丢失。
(三)意:热情不够、持续性差,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基本上集中在大一和大二期间。由于“三观”教育的不完整,导致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不愿全身心投入到集体活动,只讲三分钟热爱。加上办学条件的局限性导致多数学生干部工作时喜欢提条件,创造能力不够,喊累叫苦,逐渐丧失积极性,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此外,部分学生干部竞选不到自己理想的职位,就消极怠工,敷衍了事;还有部分学生干部感觉无法谋取实际利益后,积极态度持续性较差。
(四)行: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处理不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当前高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 后”,生长条件优越,且独生子女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受家庭教育方式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他们个性鲜明,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换位思考和处理问题意识。在工作中,部分学生干部过于注重个人能力和个性的彰显,讨论问题时盲目坚持己见,不能换位思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甚至有一些学生干部拉帮结派,导致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基本的沟通,严重阻碍了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保持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干部的纯洁性。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强调“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和个人专断、追求奢华等不正之风[1]”,明确要求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保证党的纯洁性工作,长期扎实有序地开展与推进。对于高校学生干部而言,更加应该保持纯洁的思想品质,杜绝上述不正之风,并时刻与之作斗争。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选择正确行为的思想基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本途径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高校学生干部要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的自觉性和迫切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树立、端正“三观”体系,以同时提升政治思想觉悟和实践工作素质为基本要求,才能确保广大学生干部的纯洁性,才能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的道路上不偏离航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全面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思考。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特色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是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加强与提升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主导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的根本[2]。因此,高校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和有效手段,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践行队正是高校学生干部队伍。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拓思维与创新发展局面。
1.加强学习与领悟,借助创新方式来提高学生干部对核心体系的认知度。新建本科院校应通过加强学生干部对核心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的学习,提高认知水平,让其明白倡导的原因和践行的办法,从而增强宣传和践行的主动性,会对周边同学形成“同挤示范”效应,这就是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在实际教育与学习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运用典型热点话题和舆论话题开展讨论性教育,增强感染力;在加大教育力度的同时,要创新方法、改革途径,用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度,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会和亲身领悟,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引导和调控,增强说服力。
2.完善机制与办法,运用核心体系来指导学生干部队伍的科学化建设。
(1)改进学生干部录用和培训机制。
①严格选拔。学生干部的选拔是搞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决条件和组织保证,坚持以“民主测评、公平竞争、择优录用”为选拔理念,坚持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选拔标准[3]。同时,在学生干部队伍的人员配置上需要秉承合理和科学性,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②重视培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要克服对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方式,从思想上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一是定期开展学生干部培训,对政治理论知识、岗位职责、公文写作、工作方法、日常礼仪等方面进行讲解和指导,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二是以学校团校和党校培训为基础,积极落实党政廉风建设,提高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开展干部交流讨论会,在讨论中发现与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交流和总结经验,在讨论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合作意识[4]。
(2)加强学生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学生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人人平等”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明确职责,明细工作内容,做到“有任务时有人负责,出问题时有人承担”,团结互帮过程中不干涉他人办事方式与思路,使工作氛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5]。健全学生干部的监督机制,需要坚持“座谈、汇报、评议结合”的原则。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定期召开主题座谈会,就不同主题加以讨论,在讨论中互换经验与意见,在互换过程中加以纠正和指导;二是定期汇报工作状况,依据实际工作情况,阶段性地召开学生干部工作状况汇报会,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定期召开学生干部民主评议会和不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除隔阂,增进团结。
(3)完善学生干部考核和激励机制。考核评价体系是管理的重要环节,新建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建立科学的考核和奖惩制度,才能促进学生干部的积极主动性。一是要明确责任、完善考核制度。将日常考核和学期考核相结合,引入师生评价环节,加强对学生干部工作表现情况的多方位了解,做到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二是要惩罚分明、实行奖惩制度。将优秀学生干部的先进事迹树立为典范,加强榜样宣传,在综合测评中加德育分,在推荐入党和就业方面加大推荐力度,并在大型晚会上颁发奖杯,让学生在精神上充分获得肯定;为促进学生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将专业学习成绩纳入到考核的体系中,对专业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干部执行淘汰制。
3.促进管理队伍发展,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6]。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另一项重大工程,对切实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开展这项建设工程中,应该针对辅导员专业的不对口性加强辅导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教育,提升职业能力和人格魅力,不断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加强新进辅导员的培训,定期开展资深辅导员经验交流座谈会,形成老、中、青和合理梯队。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保持与学生干部的亲密联系,加强沟通与交流,融入学生集体,构建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互动平台。
三、结语
总之,高校学生干部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基本保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摆脱专科时期办学模式的影响,充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运用,才能拓宽思维、创新方法,才能有效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力军作用,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
[1]张月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对保持高校学生干部纯洁性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8):148~149
[2]黄芳,陈鑫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电子世界,2012,8:161~163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0
[4]冯欢.加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策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4,30:120
[5]沈宝云,刘慧.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358~35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