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2015-03-19□张兴张炜
□ 张 兴 张 炜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以方法而非问题导向,缺乏科学性与创新性。选题的原则普遍不是以问题导向的,而是以方法或数据为导向,结果导致用方法和数据去套选题,导致所选研究命题缺乏科学性与创新性,一方面与所学专业几乎不相关,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缺乏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内容与视角千篇一律,不够新颖;缺少思想性和内涵性。此外,本科生对毕业论文选题尺度的把握尚存在较大难度,或是选题过大难以驾驭,或是太小,研究内容过于简单,达不到毕业论文所要求的水平。
(二)缺乏写作技巧,写作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论文的逻辑性与理论性欠缺。一是对毕业论文总体框架的设计与安排上,章节之间缺乏内在逻辑关系;二是问题分析能力表现较弱,不能自圆其说,存在诸多漏洞,相互关系阐述不清,逻辑混乱。另一方面,语言能力不过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语句不够通顺,思路不清晰,词汇比较贫乏。总体来看,论文写作水平不高。
(三)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不够端正,纯粹为了应付毕业。当前,大部分本科生对待论文与科研的态度非常不认真,大多为了应付毕业,甚至包括部分准备读研究生的学生,尽管毕业求职等事情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心情和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和精力,但这并不应该成为毕业论文做不好的理由,事实上是目前学生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或是认为毕业论文做好做坏一个样,或是认为科研是读研以后的任务。
二、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当前,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主要与如下几个因素相关。
(一)求职压力。对于相当一部分准备就业的学生而言,求职的确耗时耗力,分散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尽管该因素不是毕业论文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但也绝不容忽视和小觑,同时,对于异质性的学生个体,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指导教师责任缺失。在不考虑学生个人态度和努力程度情况下,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对论文质量高低具有关键性作用。对于本科生而言,从选题、构思到方法选取和规范写作,实际上都需要教师给予细致和全面的指导,因为毕竟于本科生而言,毕业论文写作是他们对科研实践的一次初步尝试,科研能力和经验都十分缺乏。然而,遗憾的是,目前高校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极其不重视;也没有让本科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在选题方面主要靠学生自由随意选择;而且对论文的修改指导也主要进行宏观框架和结构的调整。诚然,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并非单纯的教师自身问题,而是多方面的,譬如高校教师的工作重心都在科研方面,而指导学生论文和教学等工作并没有额外的奖励,缺乏激励机制。这实际上又与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考评机制密切相关。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体制弊病。从根本上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滑坡是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体制的缺陷和弊病所致。学校对待本科毕业论文的规定并不严格,相对较为宽容,重点关注毕业论文格式是否规范等问题,因此是形式导向,而非质量导向。格式规范固然很重要,但这只是高质量论文的最起码要求,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审查阶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质量完成较差的毕业论文也没有明确的惩罚机制,比如毕业论文非零淘汰率,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毕业生都很清楚,无论毕业论文质量高低,最终都能全部通过,所谓的论文答辩也不过是形式罢了。这种默认的全通过共识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所以,导致从教师到学生都不重视毕业论文质量的结果。
三、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要切实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应重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并激发和鼓励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应让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活动中来,得到较好的科研训练。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与毕业论文相关的惩罚机制,比如甩掉长期以来的零淘汰率制度,从而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二是给予教学方面更多奖励,激励教师教学及论文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1]李立新,田广增.开放式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 ~55
[2]傅金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9,2:113 ~115
[3]李艳.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8:153~155
[4]周群一,林焕祥.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