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与培养模式探索

2015-03-19魏巍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4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人才

□冯 雷 魏巍巍

随着我国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速,人才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带动了我国就业市场的发展。而对于各高职院校而言,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同时也是立校根本。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就业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对于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就业市场中,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各类学校,为提高学生就业不断进行摸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生教学设计和培养模式,出台新的课程体系,以此希望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

一、调查数据分析

人才市场调研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就业需求的动向,能够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计算机人才而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高职院校更加需要借助人才市场调研,为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此帮助学校提高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此,本文对计算机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城市进行调研,涉及调研单位和企业包括软件开发公司、传统制造业企业、服务类企业等,以此,提高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分析。通过对调查企业管理人员反馈意见的整理,计算机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认为市场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计算机人才市场对于人才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层次结构、就业意向、综合能力和素养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在就业市场需求大、人才素质要求高与各类计算机人才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换言之,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是由于就业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与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缺陷造成的,导致人才市场的供需结构不合理。通过对计算机人才市场的调研,我们发现,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技术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等。在就业市场的客观要求下,突出呈现出部分大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扎实,忽视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技术技能同工作实际需求相脱节,部分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与技术基础知识的忽视,造成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能力不足,不能迅速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基本能够满足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网络、编程以及多媒体等方面的技能表现出应有的能力,能够满足公司对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但对于公司而言,公司仍然需要对刚刚步入工作的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强化培养,绝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工作过程中,都是担任基本的公司任务,无法独立参与或者承担一个具体项目,日常工作中从事重复性简单工作,导致企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创新能力的短缺。并且,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相对匮乏。软件编程、网页制作、网络维护、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岗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从事的工作,但在同客户和上下级沟通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匮乏,这些能力给职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是毕业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努力克服的缺点。

(二)学生课程体系。本次计算机人才市场调研的主要领域和企业集中在软件公司、网络公司、网络安装与维护公司、物联网公司。而这些公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公司。对于软件公司而言,现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开设的C、C + +、JAVA、SQL SERVER、JSP 等专业课程对于实际工作而言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软件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但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导致理论脱离实践,需要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业进行实习,以此帮助其在步入工作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此,高校在开设编程方法、编程理念等专业课程和授课过程中,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网络公司。通过网络公司的反映,我们发现网络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网络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公司变革加剧。然而,学校在授课过程中,教程改革和授课创新速度滞后,致使学生在步入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应对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为此,为适应网络公司的发展,高校在授课过程中,应结合市场和社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于新技术的接触和了解,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3.网络安装与物联网公司。目前,高校针对网络安装公司和物联网公司开设的课程大多数是应用型的,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等等。这些课程原理性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欠缺动手能力。同时企业需要兼具计算机编程、网络软件设计与阅读等能力,换言之,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二、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为应对我国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来袭,同时提高我国信息化技术的综合竞争力,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市场需求和认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此,本文结合市场调研发现的问题和就业现状,对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设心理分析课。心理分析课程的开设帮助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历、知识与兴趣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未来个人择业和成才的影响。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学历再高,若无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也只是空中楼阁。一方面心理分析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分析、自主阅读、个性养成、艺术素养的培养等,提高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思考人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创新计算机专业课程。以市场为导向,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和信息化技术变革,在学校开设有针对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除必需的软件、网络课程以外,还需要在不同计算机方向进行交叉学习,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邀请企业、产业等领军人物到高校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对工作的认识。同时积极开设部分管理课程,为未来学生独立负责项目提前做好管理知识的储备。

(三)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技文档、演讲文稿的编写,在写作课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写作能力、修辞技巧、专业术语等的使用和表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公众演讲活动中,构建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编程、网络管理等小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写作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专业学生为提高就业竞争力,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为适应职场竞争,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1]毛可洪.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跳槽”现象的调研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8

[2]李晓明,陈平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8:11~18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人才
人才云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