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转型期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2015-03-19解梁秋

关键词:应用型学科

解梁秋

(长春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长春130012)

地方高校转型期学科建设问题研究

解梁秋

(长春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长春130012)

论述我国的高等教育将逐步探索技术型和学术型两类人才的不同培养模式,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学科发展定位对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指出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应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人才培养的定位,重视项目研究内容与地方、行业经济建设需要的紧密结合,实践交叉学科的发展战略。

应用型本科;学科内涵;学科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讲话中提到“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切实做好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认清自己,做好定位成为首要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定位

目前有关高等教育的界定,国内对潘懋元先生的定义引用比较普遍,即“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

按照联合国《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和潘懋元先生的三分法理论,应用型本科教育属于5A2,即侧重于应用本科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这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突出强调专门性、实践性和行业性,与侧重学术教育的大学同型异质,它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

我校的发展定位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即: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标志,对理论的掌握强调“坚实”,对专业实践能力的掌握要求达到前沿熟悉,通用熟练。随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资格的取得,学校已完成首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也总结了一定的经验,这为形成更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财富,这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基于此,我校应继续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二、学校学科建设情况

(一)学科发展概况

以我校为例:在组建成为本科院校后1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自由生长到积极主动建设,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做强工科为龙头,正努力实现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学科布局,学科特色正在形成中。学校现有的53个专业分属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5个学科门类,26个一级学科,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架构。

从学科布局上看,学校的学科结构具有较强的行业特色,与国家加速工业化进程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需求相符合。学校也形成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体现出较强的行业针对性,这也符合“高教强省”战略中所提出的“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围绕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特殊行业实际需求”和“进一步发挥具有行业特色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等指导思想要求。学校现有学科结构中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市政工程、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和管理科学

与工程等学科与之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基本具备了为吉林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学科基础与学科实力。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和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以项目为纽带进行的广泛合作正向纵深方向发展。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以电力工业综合自动化为目标,在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领域攻克难关,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环境科学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建筑节能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汽车集成制造技术和零部件制造在线检测技术,房地产经济的适度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行业的影响力及对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升,这些学科都形成了我校的研究特色并在省内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所组建不久的本科学校,与历史较为悠久的兄弟本科院校相比,在学科建设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

1.学科优势和特色不够突出

学科架构尚不完善,在重点学科的布局上有待进一步调整,以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目前,部分重点学科的建设状况处于低层次水平,而且很不平衡,重点学科间差距较为明显。绝大多数学科尚未形成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尚弱。在省内外有所影响、并能在全国同学科的竞争中占优势的学科也极少。

2.学科团队的有效建设不足

学科中不同研究方向的成员间,相关性、相融度较差,以致成果分散,为凝聚团队和凝练强项带来困难。因在队伍建设上既缺乏长期规划,部分学科又在组合学科队伍时随意性较大,以致不能形成稳定的学科队伍。

3.科学研究有显示度成果较少

缺少标志性科研成果,高层次论著或效益显著的应用型成果不多,而且尚未形成特色强项。

因成果方向分散,内容较杂,欠缺集约型、系列化的成果及特色产品和强项,未能引起国内同行的强烈关注。

4.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脱节

因职称评聘和考核的导向作用,目前多数学科均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教改项目和教学获奖空白较多。同时,教科研所涉及的内容及特色还不能对本科及研究生培养形成有效支撑。

5.学科带头人的凝聚力及学术引领能力需提升

部分学科的带头人虽然自身科研状态较好,但缺乏对整个学科发展战略的思考和科学部署,以致学科建设进展迟缓。

6.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因自主创新成果少,与产业对接能力弱,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的成果极少。

三、学科未来发展

应用型本科的学科建设应以满足行业需求和岗位职业技能需要为基础。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应用型教育团队,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深刻理解学科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科水平,培养优势学科。学科建设的功能发挥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研究,不断进行知识创造

应用型知识的创造,不同于基础理论研究,更多的体现为应用性和开发性的研究。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创造程度,是衡量学科水平的高低的重要标志。

2.加强知识的转化与应用

知识的创造不是研究的终结,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同时,知识创造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知识和动力源泉。教师通过知识创造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课堂讲授,把成果转化为教育的优质资源,为培养人才服务。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具有真正的应用性,既掌握前沿的知识成果,又培养了学习和研究能力,未来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科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培养,这个“人”既包括教育者也包括教育对象。各校学科之间存在差距,主因是师资队伍水平存在差距,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以及学术团队的培养与形成。只有学科团队成员具备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才能真正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这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功能。

4.为专业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科建设,促进学术成果融入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确立学科建设原则

根据应用型本科行业背景突出,定位主要服务于地方的特点,在学科建设中应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地方及行业”的学科建设原则。即学科建设一是要坚持

“以人为本”原则,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做好对“人”的培养及提升工作,是学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二是要立足于服务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原则,要重视紧密结合地方与行业经济建设需要,加强学科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使学科建设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力和持久的发展活力。

(三)做好学科结构布局及学科方向建设

根据上述的学科建设原则,为在学科结构布局上要凸显自己的学科特色,就必须考虑到应用型本科的自身现状,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建设。综合考虑学校历史背景和当前我省的实际需求,在学科结构布局上,将坚持“做强工科,发展管理,培育理科,扶持文科”的发展定位,发挥学校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和土木建筑等方面的学科专业优势,优先突出发展“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学科,加大经费投入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使上述学科在省内形成特色和优势,并通过各学科的辐射和带动,促进交叉学科的建设,与我省支柱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

(四)实施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通过近年各学科的合作实践,构建多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的学科体系,有利于合作攻坚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应用型本科的科学研究更强调“应用”,即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知识运用。而实际问题是复杂的,其本身是不会有学科界限的,所以,侧重于应用的科研工作往往更需要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来完成。这样,有利于学校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并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五)合理定员,建设一支优秀的学术队伍

所谓定员,主要指遴选和确定学科人员,形成有效的学科团队。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学科领军教授,使其在指导学科建设工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可柔性引进“长江学者”3—4人;实施学科领军后备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培养“长白山学者”2—3人,创建名师队伍,形成名人效应。结合科技奖励与学科建设职责考核等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以培育为根本,促进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成长,逐步造就一支以中青年教授为主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学科发展梯队。

(六)创新培养模式,做好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吸纳优秀学生加入导师的科研团队,提升学科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升办学效益和效果。

落实实践教学,做好产学合作。据介绍,欧洲的应用技术类大学与实践的结合极为紧密,其教学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必须有实习学期,通过企业实践,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并总结自身知识技能的不足,有的放矢,加强学习,解决理论和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支持导师及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和竞赛,并对高水平论文和发明专利等给予奖励;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进行创新工作支持。

(七)借鉴AHELO的理念,做好人才培养的评价工作

AHELO(The 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估)是OECD提出的评价高等教育学习成果的一项评价活动。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根本的评价应是了解学生在其接受高等教育结束之际,是否具备了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相应技能。该项评估将重点放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两方面,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强调学习过程又强调学习结果。通过评价学生的通用技能和学科专业技能,对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综合评价,这种评价对做好高等教育的过程培养具有指向标的作用。

(八)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办法

强化目标管理,继续坚持学科滚动建设制度。通过年度检查和中期考核,对建设成效突出的重点学科应给予奖励和表彰,对考核不合格的重点学科应给予警告、限期整改直至取消重点学科待遇。

每年定期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举办学科建设成果展,进行成果宣传和展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营造创新、创造的积极学术氛围。

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学科建设水平的过程评价机制,实行经费资助与学科建设成效紧密挂钩,全面提升学科发展层次和水平,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整体跨越。

综上,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如何,关键在于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学科建设是学校提升内涵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1] 赵文清.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录[J].高等教育管理,2014(1):6-9.

[2] 杜卫,陈恒.学科交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27-131.

[3] 黄惠,洪志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H学校为个案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3):104-105.

[4] 刘欣.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建构的基本理论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10(4):8-14.

Research on the discip line construction of app 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transformation period

XIE Liang-qiu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1,China)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will gradually explore the two different training modes of technical talents and academic talents,and lead a group of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nsform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ubject developmentorientation is formulated by univers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becoming very important.As an undergraduate college aim to bring up high quality professional applied talents,we should be clear about the connotation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ositioning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value project research contentwhich should closely combine local and industry economic construction needs,practic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ross disciplin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discipline connotation;discipline construction

G640

A

1009-8976(2015)03-0056-04

10.3969/j.issn.1009-8976.2015.03.015

2015-05-29

解梁秋(1969—),女(汉),吉林长春,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管理及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

猜你喜欢

应用型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