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政府如何转变职能适应中国新常态的战略思考

2015-03-19赵茄慧高彩云

关键词:政府职能职能常态

赵茄慧,高彩云,王 进

(1.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延安716000;2.榆林市榆阳区治沙试验站,榆林719200)

关于政府如何转变职能适应中国新常态的战略思考

赵茄慧1,高彩云2,王 进1

(1.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延安716000;2.榆林市榆阳区治沙试验站,榆林719200)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职能虽经历过几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与转变,但是政府职能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目前面对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关于政府如何适应中国新常态以及如何在新常态下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这些问题与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实现职能转变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主要从中国新常态的背景入手,对中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出描述,进而对新常态下政府如何实现有效的职能转变给出一些建议。

新常态;政府职能;机遇

一、新常态的涵义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使用“新常态”一词后,国内学者对该词给出了不同的诠释,但对于“新常态”这一词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是很重要的,它会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新常态”一词,笔者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跟过去的常态相比较而言,是旧的常态走向新常态,从而告别过去以往的经济奇迹;第二,是中国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鼓励大家要坚定信念,并不说中国进入了“理想状态”;第三,是要求我们以新思维和新视角,根据各方面的需要来看待中国现状,并解决现状问题。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适应新常态”。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低增长,高失业率,高债务新常态的特征,我国新常态的特征更具有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经济呈现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注创新,多挑战”。面临复杂国际与国内环境的新形势,中国经济实现了7.4%的增长,虽然增长速度放慢,但是比五年前增长的10%相对应的量要大,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并强调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尤其要促进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面对一些不确定风险,新常态应面对新挑战,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从而适应新常态。第二,中国社会建设呈现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更加强调社会治理和全面进步,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综合施策,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这些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第三,中国生态建设呈现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更加注重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能力。中国进入新常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需要的,解决损害人民群众的环境问题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四,新常态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新局面,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此促进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这一特征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核心特征。通过全面改革,正确认识新常态,并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来应对改革中的各种风险,以此推动中国的全面发展。第五,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成为新常态。当前,国际经济处于新旧秩序转换期,国际格局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严峻的斗争

形势趋向于复杂化。中国处于“三期叠加”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突出,对于打造实现经济的优化升级,全面建成小康,以及实现中国梦是中国既紧迫又艰巨的任务[2]。

二、转变政府职能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然而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地区收入差距过大。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引领新常态不仅促使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并使经济体制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以此平衡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矛盾问题,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适应新常态下转变政府职能所带来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政府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法治体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常态下,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供给人民群众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着重转变最基本的服务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本着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此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与进步。

(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进入新常态的重点是解决目前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政府利用职能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它是保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法宝,要想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并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解决环境和发展的问题,平衡与协调二者的矛盾问题,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要内容。

(三)有利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快速推进,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

一年多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激发了全民创业的激情[3]。政府应制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激励人民群众通过自己创业来解决自身的就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放宽宏观调控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的活力进一步显现出来,这不仅保证了居民的就业稳定,又增进了人民的福祉,最终快速推进我国的全面改革。

三、新常态下政府面临的问题

新常态下,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带来了我国经济近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而且也带来了不少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政府自身而言,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强化导致政府其他职能弱化

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并不是替代市场来发挥它的经济职能作用。新常态下政府不仅仅要履行经济职能,也要履行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职能。政府职能中最关键的是监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由于政府监督不力,导致环境、食品和安全等问题频繁出现,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但政府依然重视追求GDP的增长且过度干预经济,使得有些产品供不应求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政府职能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

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没有尽职尽责并为对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使得本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公共事业等服务未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表现在政府所行使的权限超出了自己应有的权限,凡事都进行行政干预。政府职能的错位表现在政府内部发生职责混乱的现象。目前,政府在新常态下依然存在着“缺位”“越位”“错位”的不良现象。

(三)政府权力的滥用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政府权力运行的不透明及对权力制约的缺失使得官商勾结,官场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有些政府官员以权谋私,不顾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安危,并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使得新常态下政府的职责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政府公信力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管理问题和政策问题,但最基础和核心的问题是政治方面。政府的公信力问题在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是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四)政府职能转变缺乏系统的理论认知以及法制不健全

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滞后影响着政府转变的实践,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影响着创造公平竞争和运转有序的社会大环境。关于新常态下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哪些职能应该重视哪些应该弱化,哪些职能应该保留哪些应该转移的此类做法,政府对这些内容都缺乏系统的认知。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目标和价值观取向、内容及条件、途径和方式等都缺乏法律健全认知,使得这些制约着政府职能的改革战略和政策的选择[4]。

(五)政府面临改革滞后及诸多国际挑战

新常态下改革的严重滞后,致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根据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我国在2014年全球10大风险中关于改革的不确定性被排为第三名。目前,我国的产能严重过剩现象,已危及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甚

至影响到了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可见我国的改革比较落后,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政府在效率和公平之间选择了效率。最初我国把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及提高生产力作为政府首要任务,却忽视了政府要分配和提供社会保障。如果新常态是要告别过去的高速度的经济增长,那么从政府自身角色来讲是要告别以往的市场经济主角。首先,政府应主动适应新常态,政府的职能转变要由注重经济转向重视社会保障,从而可以面对不确定性风险、社会风险以及经济风险来解决民生问题,进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减少社会风险的目的。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弥补缺位”、“退出越位”、“纠正错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新常态下社会各方面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但转变政府的职能是适应新常态的根本性前提,因此政府要着重于三个着力点,一是政府缺位的地方要弥补。政府要提高我国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并解决好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住房问题。二是政府越位的地方要退出。政府在加强监督管理大力扶持各种中介组织成长的同时,也应学会放权。三是政府错位的地方要纠正。三农的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政府往往使用价格管制调控农业价格但往往错位,因此政府要科学推进城镇化,保护农民的土地问题。再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一种执政能力和执政资源,要适应新常态就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特别是政府要树立好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和地位。提高政府公信力要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在政府层面要重点克服“单边主义”耐心细致地为人民做好服务工作,使它成为服务型的政府。然后,以法制思维把握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知识的内容。政府职能缺乏系统的理论认知,表现在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职能的结构性调整、管理方式的改变和机构性改革等内容[5]。为适应新常态要健全各种法制观念,用法治思维与方式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新常态下系统理论认知的观念进行规划和设计改革的内容。最后,积极构筑我国在新全球化中的战略布局。当前,全球时代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势依然没有改变。新常态是一个开放的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的一个体系。我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顺应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努力推进双向投资并建立以调整产业结构化升级为重点的全球价值链,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从而提高我国在全球中的竞争力,使我国朝着更加兼容、更加智能、更加便利的方向发展。

众所周知,政府职能的转变决定、制约、影响着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的发展,适应新常态需要政府形成一个合力的系统。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有直接的关系,政府职能在适应新常态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应立足国情,采取改革与发展的措施来解决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从而赢得我国在国际与国内发展的主动权。

[1] 习近平在亚太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OL].[2015 -03-18].http://news.sina.com.cn/c/2014-11-09/102431117499.shtm l.

[2] 曾纪发.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战略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59):8-12.

[3] 陈雨露.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七大机遇[N].光明日报,2015-03-19(6).

[4] 陈学慧.新常态下更重质量和效益[N].经济日报,2015-03-23(3).

[5] 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9.

Strategic thinking on how the government can change its function to adapt to China's new normal

ZHAO Ru-hui,et al.
(Yan'an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an 716000,China)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although government functions of our country experience several large-scale adjustments and change.However there' s no substantive change.Currently facing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new situation,how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f China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cope in the new normal,and these issueswith the government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functions of transition are closely related.This article gives some advice from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new normal starts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China,and then about government func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 to achieve effective change.

the new normal;government functions;opportunities

D630

A

1009-8976(2015)03-0020-03

10.3969/j.issn.1009-8976.2015.03.006

2015-06-28

陕西省社科规划办社科基金项目《粮食价格波动与陕西农民增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3D294)延安市科技局项目《延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KS04)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3BJJ17)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SXTS07)

赵茹慧(1990—),女(汉),河南许昌,硕士主要研究行政战略决策与管理。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职能常态
职能与功能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探析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