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民主是方法”思想的价值底蕴

2015-03-19杨泽章杨相琴

关键词:民主群众政治

杨泽章 杨相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04)

毛泽东“民主是方法”思想的价值底蕴

杨泽章 杨相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04)

毛泽东“民主是方法”思想是手段与目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有着非常丰富的价值内涵。毛泽东强调民主是方法,目的在于通过民众广泛地参予政治生活不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思想不仅对于培养广大民众的政治能力和公共精神以不断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素养,而且对于凝聚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民主;民主方法论;价值底蕴

对于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研究,学界关注最多的是“民主手段论”或“民主方法论”,认为毛泽东注重民主的手段性和工具性,而忽视了民主的目的性和价值性,以至在新中国相当长一段时期使我国的民主探索道路出现了一些偏差。毛泽东一生追求民主,致力于人民民主事业,其“民主是方法”思想有着非常丰富的价值内涵,是手段与目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本文试图在现代转型视阈下探讨毛泽东“民主是方法”思想的价值底蕴,以及对当前我国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一、民主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方法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民主”一词是由希腊语的demos(人民)和kratia(统治或权威)派生出来的,意为“由人民进行统治或人民的统治”。1925年末毛泽东在为《政治周报》撰写的发刊词中写道,革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1]。如果把民主理解为“人民的统治”,那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民主就是革命所要争取的目标。只不过,古希腊的民主制是区别于君主制和贵族制而言的政治统治形式,其民主制的“人民”是特指古希腊城邦中极少数具有参与政治生活资格的男性公民。而毛泽东所认为的民主是消灭了“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以后”[2]9的最广大人民的统治,其“人民”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等被压迫和被剥削阶级在内的广大民众的联合。因此,从革命的任务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来说,民主是目的。对此,毛泽东指出,“历史给予我们的革命任务,中心的本质的东西是争取民主”[2]27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一方面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也向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争取民主权利,并揭露其官僚资本主义背景下政治统治的不民主。毛泽东在仔细分析了近现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由于多了这两件东西,所以中国就变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在我们全国人民所要的东西,主要的是独立和民主。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3]731在此,毛泽东不仅强调了民主是革命斗争的奋斗目标,而且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之奋斗的民主是“人民民主”[3]563,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必须要打倒真正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在强调民主是目的的同时,毛泽东更强调民主是方法。1937年,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对于抗日任务,民主也是新阶段中最本质的东西,为民主即是为抗日。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同抗日与和平、民主与和平互为条件一样。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的条件。”[2]2741939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中特别指出要“把独立和民主合起来,就是民主的抗日,或叫抗日的民主。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败的。没有民主,抗日就抗不下去。有了民主,则抗他十年八年,我们也一定会胜利”[3]732。在这里,毛泽东强调了要通过民主的方法广泛发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胜利。

1945年7月,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4]“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成为了民主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这既是毛泽东对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也是他对新政权建设的规划和设想,在此,毛泽东把民主看作是摆脱人亡政息、治乱兴衰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5]1480毛泽东站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高度把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看作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方法。

总体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方法,而且从根本上说,民主是一种方法,是为人民争取解放、独立和自由而服务的,这是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也表明,民主有目的和方法的两面,它们既是民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更是民主的辩证法,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了解民主的本质。

二、民主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根本方法

中国共产党用民主的方法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用民主的方法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各社会阶层的力量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共和国,那么,民主作为一种方法的历史使命是否完成?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认为民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法。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历来就主张,在人民民主专政下面,解决敌我之间的和人民内部的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专政和民主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6]371毛泽东认为,民主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民主协商、民主讨论;二是要在人民内部把民主与法制、民主与纪律、民主与集中统一起来,实行民主集中制;三是党和政府必须走群众路线。总体来说,民主方法的公式就是“团结-批评-团结”。 在仔细分析西方民主制度、结合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状况以及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指出“民主是一种手段”,确立了民主是方法的本质特性:“实际上,世界上只有具体的自由,具体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要求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的人们认为民主是目的,而不承认民主是手段。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这个范畴。这就是说,归根结蒂,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6]382

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强调民主作为一种方法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价值指向的是对人民的教育,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改造人民,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毛泽东指出:“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5]1476

毛泽东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即使是面对原子弹等核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威胁,毛泽东始终强调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人,人是第一位的,武器是第二位的,要敢于用人民战争战胜强大的敌人。因此,在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过程中,毛泽东着力于对人的教育和改造;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阶段,毛泽东更是强调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全面的社会主义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能力和素质。对此,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5]1438,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够更好地掌握国家政权,真正实现当家作主,需要对他们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教育。

毛泽东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人都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6]382,而对于出身在社会底层、占中国人口90%以上、在旧社会没有获得任何平等权利饱受压迫和剥削的平民阶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毛泽东对平民阶层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工农群众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7]。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民主思想的核心就是要让人民当家作主,特别是让广大工农群众翻身得解放。

工人阶级由于同社会化生产紧密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要在阶级斗争中和向自然界的斗争中改造整个社会,同时也就改造自己。工人阶级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逐步克服自己的缺点,永远也不能停止”[6]367-368。在社会主义社会,工农联盟是最基本的联盟,农民阶级占中国人口的绝对多数,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力量,而且长期处于分散状态,因此,“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5]1477。

三、政治生活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途径

毛泽东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上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有两个方法。对敌人说来是用专政的方法,就是说在必要的时期内,不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强迫他们服从人民政府的法律,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改造他们成为新人。对人民说来则与此相反,不是用强迫的方法,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就是说必须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不是强迫他们做这样做那样,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向他们进行教育和说服的工作。”[6]283通过参加政治活动,使广大工农群众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自觉地以社会主义社会主人翁姿态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毛泽东坚决反对那种认为政治是少数精英分子政治的观点:“还是认政治是一个特殊阶级的事,还是认政治是脑子头装了政治学法律学身上穿了长褂子一类人的专门职业,这大错而特错了…‥以后的政治法律,不装在穿长衣的先生们的脑子里,而装在工人们农民们的脑子里。”[8]在毛泽东眼里,人民群众以平等身份和高昂热情参与政治生活所造成的自由而欢腾的气氛就是民主,民主是一种“群众的政治”[9]866,呈现的是“千千万万的群众政治家”热烈参与政治生活的景象,只有这样才是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教育就是采用民主的方法,让广大民众尤其是出身于平民阶层的广大工农群众参予政治生活,因为“只有经过政治,阶级和群众的需要才能集中地表现出来”[9]866。我们认为,毛泽东把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结合起来,其依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的观点是政治活动或政治生活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的哲学依据。毛泽东始终强调实践是知识的根本来源,他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2]282在毛泽东看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2]284,实践是认识产生、发展的源泉,人所获得的各方面认识离开实践是不能得到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2]287。同时,实践的发展必然会推进人的认识不断深化,所以,人的认识不能从本本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只能从实践出发。把实践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这既是哲学思想,又是工作方法,更是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因此,实践的观点是政治活动或政治生活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的哲学依据。

其次,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革命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教育活动。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毛泽东强调的实践首先是指阶级斗争的革命实践。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除了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3]604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反动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基础。毛泽东指出,人在革命实践中既能改变环境,同时也教育和改变了自己,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人民群众无论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是在能力、体魄方面都能得到锻炼,“革命战争是一种抗毒素,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3]457。毛泽东强调要在革命斗争的风雨中不断教育自己、改造群众,“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2]296。从大革命的血泪教训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镇压反革命运动到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得到教育并逐渐走向成熟。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3]479,因此,中国革命的伟大政治实践活动为通过政治生活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提供了历史依据。

再次,从现实角度来看,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政治权利、广泛参与政治生活既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现实表现,更是反对官僚主义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现实依据。为了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革命成果,需要依靠人民群众。要“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就需要不断让他们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来,而不是把他们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与此同时,针对建国以后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各种腐败和官僚主义现象,毛泽东甚至提出要用无产阶级领导的大民主[6]24——群众政治运动来实现整风,对此, 毛泽东强调:“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该革掉。”[6]326在毛泽东看来,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政治生活,既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现实表现,又是抵制官僚主义以确保人民民主专政的现实依据,其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6]456-457。不过,由于当时缺少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约束机制,致使这种“大民主”运动后来逐步演变为过激的阶级斗争,既偏离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价值目标,也使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在一段时期内偏离了正常轨道,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四、毛泽东“民主是方法”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毛泽东看来,传统社会(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进行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不平等、不自由、不公正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推翻了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这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社会主义的到来标志着特权阶层的逐渐消失和平民阶层的真正兴起,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权制度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原本只供少数人享有的、作为特权的、封闭的政治生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的需要。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生活是普遍需要和应满足的生活,特别是推翻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的专政制度之后逐步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生活更要把那些没有经过政治生活锻炼的普通民众纳入其中,使他们从分散的、单一的、落后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培养他们有组织的、集体的、团结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政治能力和公共精神,不断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素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真正实现,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要把广大劳动群众组织在一个团结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使他们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不但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劳动成果的拥有者。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实现这个梦需要依靠全体中国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广大民众尤其是没有经过政治生活锻炼的平民阶层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力量,对于凝聚中国力量、铸造中国精神,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房宁.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5.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于俊道,李捷.毛泽东交往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 郭金荣.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41-51.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519.

[9]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彭国庆]

2014-08-26

2013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3YBA36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105︱0057).

杨泽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政治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A841

A

1009-3699(2015)03-0263-04

猜你喜欢

民主群众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多让群众咧嘴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