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现实的叩问,直击时代的悲伤——论方方《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2015-03-19唐宇
唐 宇
(济宁学院中文系,山东 曲阜273155)
方方的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感的作品,发表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品中的农家学子涂自强凭借自身的勤奋考入大学,得到有着“学而优则仕”观念的乡邻们的极大认同。他虽一直努力奋斗,但生活始终辛酸艰难,最终因疾病走向死亡。现实的残酷让他产生了“原罪”意识,这“原罪”来源于他无金钱、无关系、无根底、无背景的农家儿子身份。作品透过涂自强的故事,暗含了有关“公平”的社会问题,指出社会如果没有公平,将是时代最大的悲伤。
一、乡邻的认同与现实的残酷
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感、自信心、成就感、满足感基本上都来源于认同。如果没有认同,人的内心就会感觉到与世界、与他人的疏离,自我存在也会逐渐走向毁灭。没有认同感的人是无法生存的,而认同感的满足方式又分为公众认同和自我认同。对于考上大学的农村穷学生涂自强而言,他得到的公众认同在乡村和城市这两个不同的地域是截然相反的。
涂自强的家乡在遥远偏僻的深山之中,那里的人们孤陋寡闻、封闭保守,信奉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当涂自强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他得到了乡邻、亲戚的极大认同。首先是四爹爹,他认为即将去武汉上大学的涂自强就是人才,为在这个村子中人数不占优势的整个涂氏大家族争了光。其次是村长,村长的逻辑是“学好了得去县衙当官!村里只要有一个人当官,吃不到亏。朝内有人,一村人都好过。”如果说四爹爹的认同更多地来自于家族荣誉,那么村长的认同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的“学而优则仕”观念。村长完全从官本位的思想出发,把读书与当官统一起来,一厢情愿地认为上了大学就能当官,当了官就能惠及乡邻。这种认同感扩及全村,因此,所有涂姓人家都给涂自强凑了学费。在他离开家时,全村老少几乎全赶来为他送行,并留下“要当个大官回来”的嘱托。涂自强在步行去武汉的途中在建筑工地打工时,临走之际,耳边也听到“好点学,早点当个大官回来,给咱山里造点福”的喊声。
然而,不管乡邻们的愿望多么天真与美好,涂自强所要面对的依然是残酷的现实。当他来到上大学的城市之后,这种公众认同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涂自强所面临的现实残酷首先体现在报到的那一幕。缴费时,他当着众人的面解下已经肮脏不堪的布腰带,从中抠出里面被汗水湿透的零钱一一数给收费员时,他面临的是惊讶、同情、鄙夷的目光。在这种目光中,他的信心瞬间消失,心里变得茫然而胆怯,不知道怎么迎接大学的新生活。随后,涂自强所面临的现实残酷还体现在他尴尬的爱情上。他和同在厨房帮工的中文系女生的身份地位以及经历非常相似,在相处中萌发了爱情。而当他约女生去看黄鹤楼却舍不得买80元一张的门票时,纯洁的爱情被赤裸的金钱所轻视。之后,两人之间产生了消除不掉的距离感,女生不久被开着银色小车的男子接走,傍上了大款,不再来厨房帮工。
报到的尴尬、爱情的失败还只是现实给涂自强的小小的打击,更加残酷的现实还体现在就业上。一个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出国留学的经济实力、没有名牌大学的头衔、没有高学历的普通本科毕业生,想要留在大城市,他所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父亲的突然亡故让涂自强错过了考研时间,不得已汇入就业的洪流中。找到第一份做电话营销的工作,辛苦半年后,老板却卷款逃跑。后来又陆续做过广告公司策划、保险公司推销、房地产公司文宣、电器商场送货员、空调安装人员,在暖气公司的工作也几次三番因为母亲的原因而受到影响,最终被迫辞职。每一份工作都得在上司面前如履薄冰,都得在顾客面前拼尽全力,但依然薪水低微、朝不保夕。涂自强极度艰难地维持着自己和母亲在大城市里的生活,租最廉价的房子,生活开支俭省到极致,这和乡邻们认为的读了书就可以当大官、过上好生活的愿望实在相差太大。“学而优则仕”对涂自强而言简直是个巨大的讽刺。
现实的残酷还不仅于此。涂自强得知自己已经是肺癌晚期,这无异于命运给了他最沉重也最致命的一击。没有钱,无法住院治疗;没有钱,无法修缮老家的房子安顿母亲;没有钱,无法为母亲以后的生活提供经济来源。金钱再一次嘲讽了像涂自强这样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由此可见,出身于农村的涂自强由于自身经济地位的低下,他所能得到的仅仅是和他经济条件相近的乡邻们的认同。而在城市之中,在处处都需要钱的残酷现实环境里,他得到的只有讽刺与蔑视。虽然我们并不认同“金钱万能”这样的观点,但是,涂自强的经历又的确折射出“没有金钱万万不能”这样的残酷真相。由此,我们应该反思这个社会,到底能够给涂自强这样的人提供一些什么?
二、美好的人际关系——刻意营造的理想化世界
在涂自强的生活历程中,小说刻意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温暖世界。在步行去武汉上大学的途中,他在山上遇到了给他提供饭菜的砍柴大嫂,在镇上得到了李哥及工友们热情的招待,工地上的老板给他最高的工钱,镇中学的老师借给他地图,牛肉店的老板娘介绍他去洗车店打工,雨夜有好心的大爹收留他过夜,让他觉得“这世道上的人十分善良”。到学校后,他遇到了为他在食堂找到工作的“戴眼镜的老师”,食堂的师傅们给他几乎免费的饭菜,宿舍里的同学也把自己的旧电脑、旧手机送给他,专业老师鼓励他考研,让他“真心觉得学校太好了,而同学们也太好了。”可以看到,涂自强的确是遇到了许多给他温暖的人,这些温暖的人情彰显了美好的人性,也营造出了一个理想化的温暖世界,这样的世界能够让涂自强平静而安稳地度过他的大学时光。但是,现实世界会一直这样温暖吗?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在这些施予他温暖的人中,有一部分是与他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陌生人,是同样处在社会底层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发生在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的校园之中,单纯的校园环境给予了他单纯的师生之爱和同学友爱。
这种温暖在涂自强走向复杂的社会之后,很自然地没有得以延续。他在广告公司遇到了卷款逃跑的师兄老板,使得他辛苦工作大半年本该得到的提成加奖金五千多元化为泡影。他在暖气公司工作时,因为中午吃饭时总是买最便宜的盒饭,受到的是同事的讥讽与嘲笑。他喜欢的那个细眉女孩,更是以他无房无车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他。因他母亲在饭店打工与顾客发生冲突和突然走失,他耽误了公司的事情,却得不到同情和理解,冷漠的老板反而强迫他辞职。和他同屋租房的舍友,先是嘲笑他俭朴的个人开支清单,接着以他浑身发出馊臭味要求他必须去澡堂洗澡。大学同学聚会时,他得去李同学住的宾馆免费洗澡,因为不会开淋浴开关调不好水温,不会堵上浴池,他受到以往同学放肆的狂笑。
由此可见,在涂自强的学生时代结束后,他面对的不是温暖的帮助,恰恰相反,他面对更多的是欺骗,是因为贫穷而受到的轻视与嘲笑,他甚至没有得到过同样来自底层的其他人的关心和帮助。那种纯粹而美好的人际关系是作者的一种向往与追求,是她刻意营造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当涂自强走出淳朴闭塞的山乡村落,离开单纯美好的“象牙塔”校园,他所面对的就不再是类似“边城”中的那种自然和谐、美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一无所有的他必然在看重金钱、注重物质追求的现实社会中,在疏离冷漠的人际关系中举步维艰。这样的人文环境也促成了涂自强的悲剧,使他后来在艰辛的打拼中无所慰藉,使他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刻无所依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那种原初的简单淳朴的环境中,这也是在另一个层面表达了涂自强在精神上的一种向往。
三、勤奋自强与“原罪”意识
涂自强学习勤奋刻苦,是全村唯一考上大学的;他工作踏实肯干,无论在哪里打工都能得到认可与好评;他生活节俭朴素,除了吃饱穿暖之外无任何多余开支,甚至对自己异常苛刻;他在大学里认真学习,从不缺课;他孝敬父母,父亲亡故时牺牲考研机会匆忙回家,家中房子垮塌后毅然带着母亲去武汉同住,为了母亲宁愿牺牲工作;他对人、对世界充满感恩,总是觉得别人对他很好,尽可能用自己的劳动去回报他人;他乐观坚强,能客观冷静地看待自己的出身。几乎可以说涂自强是一个没有缺点的青年。但另一方面,又有一种认命般的自我价值定位始终萦绕着他,他的思想里甚至出现了“原罪”意识。
上大学之后,涂自强逐渐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在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在强烈的对照中,他时常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既认命又乐观的思想。父亲亡故之后,涂自强通过考取学位改变命运的人生规划成为泡影,这一次他深刻地觉得“这就是命。我的命!”在老家的房子被大雪压塌、母亲被压伤后,涂自强第一次产生了“原罪”意识。“他很明白,除了这个逃掉的老板,这世界并没有谁亏待于他,这世间的人也并没有谁恶待过他。相反,那些来自无数人们的温暖,就像是许多的手一直在抚摸他。而他享受这种抚摸之后,而对的仍然是阵阵痛感。这世界于自己是哪里不对呢?是哪里扭着了呢?莫不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我有原罪?这本就是我的原始创痛?”他去宜昌工作看山峡大坝时,看到地势决定水的方向,此时再一次想到“原罪”,他想“他的命运同样也是地势所定,这几乎就是他的原罪哩。”
“原罪”一词来自《圣经》。基督教认为原罪指的是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当然,这种罪行不是实指,而是指人性中有犯罪、堕落、作恶的倾向或者源头。原罪说法的重点不是叫人赎罪,而是让人明白自身的不足。对于涂自强而言,他认识到的“原罪”就是地势,就是每个人出生的起点,就是他的家庭背景。
涂自强出生在大山深处的溪南村,从村子里走到镇上要大半天。他的父亲沉默寡言,一辈子在山里打柴刨土豆地,母亲也是个老实的普通妇女。他是家里存活的唯一儿子。他从来不记得自己吃饱过,上学时靠喝凉水撑饱肚子。涂自强的命运似乎是给定的,他的人生就像家乡的那条河,“河并不宽,石头遍布。”小说一开头就已经为他的人生历程定下了一个狭窄坎坷的基调,接着又以他在沙漠中独自艰难爬行的梦境加强了这种意味和象征。涂自强带着他的“原罪”去奋斗,而他的“原罪”,“就只是他来自乡村,是一个无关系无根底无背景的农家儿子”[1]。所以,不管涂自强怎么努力、怎么自强,到最后都只能是徒劳一场。涂自强这个名字,本身就寓示了结局。我们不禁要问,这样无法选择的“原罪”,当真是涂自强们所应该背负的罪责吗?我们的这个时代,为什么出身寒门就是“有罪”呢?像涂自强这样背负“原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救赎?小说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但没有给出答案。
四、去启蒙化与社会公平
涂自强的形象,本来应该是个励志的典型。他一直在努力奋斗,一直在试图跟上城市人的步伐。他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拼了命,但还是无法让自己和母亲过上好一些的生活。他也曾经有过在武汉安家立业的梦想,但都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实的变故击得粉碎。正如小说结尾所言:“他从未松懈,却也从未得到。”作者没有拿涂自强这个形象对当代青年进行一种教育、一种启蒙,因为按照世俗的观点来看,他的人生是失败的。对于这样一个青年,作者只能给他安排一个悲剧的结局,让他得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如果他不得癌症,在这个大城市中,他依然会碰得头破血流,谋生艰难。如果涂自强活着,他的未来会好吗?他的未来怎么样才能好呢?这是作者也给不出答案的问题。
涂自强的故事是沉重的,让人扼腕叹息,让人如芒在背,让我们深深体味到个体生命的微小和悲凉。小说起名为《涂自强的个人悲伤》,表面上把悲伤都赋予了个人,其实是把悲伤指向了整个时代。在创作谈中,作者方方明确地说到:“任何个人的奋斗,都得仰仗一个有可能让你的个人奋斗得以成功的时代。……一个时代,如果不能给如涂自强这样的青年以希望,或者说让他们左突右冲还是找不到生路,那它的前景是令人担忧的。”[1]命运明显对涂自强是不公平的,他自己也说:“我也从没指望这世上有一个公平的社会。”不公平如此显而易见,正是这个社会的悲哀所在。涂自强需要一个可以公平竞争、公平奋斗的时代和社会,“在一个没有公平的社会里,他的悲伤注定不只是个人悲伤。”[1]
我们的这个时代,所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社会的公平。社会公平所指向的是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它体现出来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社会公平包括生存公平、产权公平和发展公平。显而易见,涂自强的生存与发展都存在着一种潜在的不公平。城市与乡村,在小说中似乎被设置为一种二元对立的因素。城市意味着经济发达、商品丰富、城市繁荣,而乡村意味着经济落后。巨大的城乡差别,寓示了贫富悬殊与社会不公的残酷现实。涂自强是一个来自乡村的无关系、无根底、无背景的“三无”人员,他想要在城市中生存下来要付出比一般城市人多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他要再想在城市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可能性更小。所以,生存公平、发展公平,体现在有着城市梦的涂自强身上,正是一种显在的不公平。
涂自强的故事是普通的,他所经历的都是常态之下的事情,但这个普通的故事让人对整个时代产生深深的思考和忧虑,这种常态下的事情必有它不太正常的地方。小说是虚构的,它以这种典型化的方式,透过社会的表象,直击时代的软肋,把“公平”这个问题摆在所有人面前,让所有人意识到社会如果没有公平,将是时代最大的悲伤!而怎样能尽快、尽好地解决这种不公平,是每个人都应该深深思考的。
[1]方方.这当然不只是个人悲伤[J].小说选刊,20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