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5-03-19陈永金
陈永金
小学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陈永金
陈永金/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福建龙岩364200)。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逐步意识到了写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在常态课、公开课,抑或比赛、观摩课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授课教师有意无意地渗透着写字教学的内容,给学生以一定的指导。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写字教学中仍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勇于面对,积极改进。
一、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学段不分
现行的语文教材,对写字教学的层次性仅仅体现于低段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中高段学生脱离了田字格,导致教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写字指导目标不明,学段不分。
一名教师在教学《口耳目》中“耳”字的书写时,反复强调了“耳”中四条“横”要体现出长短、参差之美,多数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还是达不到这个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字积极性与自信心。
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腊”字时,强调左右结构的字要坚持“左窄右宽”的原则。试想,小学生一般都视教师的话为金玉良言,这名教师随意的一句话,以偏概全,无形中会误导孩子们今后的写字练习。
仔细分析以上两个案例,第一名教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要求过高,没能切实尊重低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名教师指导随意,没有顾及“左宽右窄”“左右一般”的左右结构汉字书写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指导写字的效果。
(二)面面俱到,高耗低效
以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为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株”等8个生字,会写“休”等10个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老师的感情。
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字时一个一个地从田字格占位、间架结构、笔画变化各方面均匀用力,面面俱到却收效甚微,还影响了整篇课文的教学进度与效果,高耗低效现象显露无遗。
(三)单调乏味,泛泛而谈
一名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率”字时这样说道:“雯雯啊,你看这个字里面有很多‘点’,是吧?我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这些‘点’之间的变化情况,不能千篇一律啊!”
乍一听,教师的指导并没有问题,这个“率”字的确“点”不少。但细细思忖,对于小学生来讲,怎样注意这些“点”的变化呢?是不是该说清楚其中的笔画有几笔是“撇折”,有几笔是“提”“撇”;即使都是“点”,第二个“点”与最后一个“点”的长度、力度、角度也都有所不同,这名教师的指导明显地缺乏针对性,泛泛而谈、效果不佳。
另外,小学生生性好动,厌恶单一、死板、沉闷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指导写字时,雷打不动地依循观察、示范、书空、临写、评价的流程,单一呆板,长期下去会销蚀孩子们写字的兴趣,影响写字指导的效率与效果。
(四)评价不全,主体单一
在应试制度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把写字的立足点、出发点定位在提升试卷书写效果、分数这个维度,过于注重字的美观、正确,而无视小学生在写字姿势、笔顺、态度、情感诸方面的表现。这种本末倒置的思想不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无益,对提升试卷书写效果、考试成绩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此外,对于写字评价,很多教师仍以一己之见为主,不能有效地融入生生互评、家长评价、学生自评等多元化评价因素,同样也无益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写字兴趣,桎梏了学生多元化写字风格的发展。
二、解决写字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策略
(一)明确目标,注意衔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对写字教学的层次性做出了明确的表述:低学段学生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中学段学生要能够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高学段学生书写楷书时要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保证一定的速度。
根据课程标准,我们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凸显不同学段课堂目标的层次性,明确不同阶段写字教学的目标,并注意各阶段间的有效衔接。以前文提到的“耳”字写字指导为例,低段学生如果可以把笔画、笔顺写对,间架结构把握准确,教师便可以给他们以充分的肯定与赞赏;到了中段,学生如果离开了田字格,仍然能做到横平竖直,也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至于四条横之间的长短呼应、参差错落,笔锋、笔势,高年级再做出具体的要求就好。
小学六年里,多数学生都会遇到教师调整的问题,这时不仅教师要随时调整学生的写字目标,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之前的写字水平,以有针对性地指导、评价,以写字教学带动小学生语文技能、学习习惯、情感态度多元发展。
(二)一课一得,举一反三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陶行知先生“一课一得”教育理念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肯定与赞赏。所谓“一课一得”,即在一堂课上只要能解决一个问题、理解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便足矣,拒绝贪多求全。反映在写字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挑选有代表性的字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最大的书》写字教学为例,笔者重点指导了“岩”“册”“厚”三个生字指导学生书写,并提出了下面两个问题:观察这三个字中的“横”画有什么共同点;比较这三个字中的“撇”画有哪些区别。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讨论,学生们基本上达成了以下两点共识:这三个字中的“横”画(“厚”字是“横撇”)都处于田字格的中线,有稳定重心的作用;“岩”字的“撇”画最斜,“册”字的“撇”画最直,“厚”字的“撇”画居于两者之间。
这节课中的写字指导只涉及了“横”“撇”两个笔画,但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写字过程中注意以关键笔稳定重心,并区分比较斜撇、竖撇等笔画间的细微差别,获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相比于前文提到的那位教师,这种做法看似一课只有一得,但它带给学生写字的影响要远远超过那种面面俱到的指导。
(三)对症下药,运用字理
洋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课堂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写字教学中,教师单一、反复地指导,学生容易麻木、反感,我们可以尝试“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然后再根据学生学情对症下药,运用字理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提升写字教学的质量。
记得在指导学生写这个“兜”字时,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效果都不甚理想,主要问题表现为“白”字的第一笔“撇”画或者过直,或者干脆缩在里面,写得极不规范,影响了整个汉字的美感。
为此,我专门上网查询了相关资料,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篆体字“兜”,结合几张形象的图片,给孩子们介绍了“兜”字的演变历史。“兜”的原意是头盔,它“撇、竖提”“横折、横”两部分特别像头盔两边凸出来的东西,那么“白”字头的一“撇”自然就是头盔上头的“冲天辫”了,它太直是肯定直不起来的,如若缩在里面又不够精神,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撇”画倾斜的角度,表现出戴着头盔,在疆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士的英姿。经过再次示范、练习,学生们写这个字有了很大的进步。非但如此,从这节课开始,学生们对于汉字的演变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主动多渠道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这无论是对于写字教学,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全面评价,多元互动
“噢,大家好,帅帅写字的姿势多标准啊!我们大家来评选一下,看看班里哪些同学的写字姿势是标准的……”这段课堂评价将学生的视角从写字的优劣延伸到了写字姿势是否标准,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我把班里写字姿势标准的学生照片上传到了网上,学生、家长可以点赞、评论,在多元互动中点燃了班里写字的热潮,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从根本上解决了写字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总之,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克服写字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扎扎实实地搞好写字教学,提升写字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世纪建设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1]张小飞.写字教学的几点心得[J].新课程,2013(3).
[2]苏朝刚.当前小学生写字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2014(11).
[3]王睿.农村学校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8).
[4]吴剑峰.小学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小学时代,2010(12).
责任编辑:贺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