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以湘西地区民间美术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为例

2015-03-19明跃玲彭继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7期
关键词:吉首湘西蒲公英

明跃玲,彭继媛,徐 媛

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以湘西地区民间美术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为例

明跃玲,彭继媛,徐媛

明跃玲/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湖南吉首416000);彭继媛/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吉首416000);徐媛媛/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中英文学校(广东深圳518106)。

当前一地些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只注重地域性、乡土性、民间性、传统性,强调文化传承,忽视了现代社会文化间的交融与互动,特别是忽视了课程主体即学生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校本课程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平台,应从人性需求出发,重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多元发展所需要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以体现回归人性的教育理念。

民族地区;校本课程;湘西地区;“蒲公英行动”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其目的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校本课程开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菲吕马克和麦克莱伦于在爱尔兰斯特大学的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是一项由学校教育人员负责学生学习方案、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活动”[1],是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之外,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体现学校课程建设自主性和课程决策民主化的课程,体现对单一国家课程的反思。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正式从西方传入我国,近年伴随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我国掀起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研究者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有诸多不同的理解,其共同之处都强调了以学校为中心,由教职员组织,以满足学生发展为目的。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更是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校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在多年的研究与实施中,一些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只注重地域性、乡土性、民间性、传统性,强调文化传承,忽视了现代社会文化间的交融与互动,特别是忽视了课程主体即学生的发展。诚然这种完全基于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增进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感情,长此以往则可能引起课程开发走向“本民族(族群)中心主义”的极端。本文以湘西地区民间美术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为例,通过他们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平台,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所作出的一些尝试,阐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终身发展的关系。

一、湘西地区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一)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简介

“蒲公英行动”是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袂主办的“成就未来”工程之一,由众多校内外儿童美术教师、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官员和学校领导参与的大型科研活动和教育行动,在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于2003年7月正式启动。“蒲公英行动”的主要宗旨是:开发地域性文化和自然资源,探索出在农村和民族地区实施和推广的美术教育的有效模式,为当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教学能力的骨干美术教师队伍;通过对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美术课程的学习,使当地儿童逐渐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以及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认知与感悟能力,并以此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总课题以湖南湘西为试点,子课题辐射云南、贵州、内蒙古、江西、江苏、陕西、吉林、广东和西藏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民族地区的76所学校和单位,湖南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是该课题研究与推广的中心。

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偏僻农村的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美术潜能,这种潜能如果在生长早期得不到及时开发,或许会永远沉睡或自生自灭。湘西地区的少儿美术工作者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早在1998年初就开始将湘西山区满山遍野的泥、石、木、竹、芭茅等材料作为学具和资源引进美术课堂,以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空间。孩子们用泥巴捏泥人、在瓦片上画画、用芭茅杆、树皮制作土家吊脚楼,用山竹编织生活用具,用树叶、树枝拼贴风景画,用藤草编成螳螂、蟋蟀等各种昆虫。2003年“蒲公英行动”落户湘西以后,一些学校就开始将湘西民间美术引进课堂,进行了美术校本课程“儿童与民间美术”的开发与研究,开辟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民间美术教学模式。

(二)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开发的成果

“教育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湘西地区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儿童与民间美术”开发实施十年来,从尊重儿童的情感体验出发,充分发挥他们的心智、想象力和象征思维,还给了孩子们一个率真、淳朴的童年。同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放飞心灵,成就未来”,使儿童的梦想在美术的蓝天中自由飞翔。2004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湖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办“蒲公英行动:儿童与民间美术”实验学校作品与成果展在吉首大学展出后,获得美术界、教育界专家的好评,由此子课题延伸至西藏、江西九江、陕西安康、浙江无锡等地。十年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儿童与民间美术”取得丰硕成果,出版了《儿童手工实验课程》等校本教材,研究成果入编20多本美术教育专著,《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报道了学校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学经验在全国推广。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定为部重点课题研究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定为“2+1”艺术教育实验校,“蒲公英行动:儿童与民间美术”教学模式在《人民画报》(英文版)、《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刊登。2011年6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中央电视台解读该法在校园的传承就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的美术教学为例。学生的作品先后在中华世纪坛、广东美术馆等地做专题展出。

二、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

学校课程的实质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现代学校中“国家意识”日益凸显,国家课程具有了“标准”“划一”的“普适性”意义。而现代学校的基本取向是个性化教育,富有个性化的课程成了必备因素。与校外专家教授所编的国家课程不同,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能较好地贴近学生现实,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需要,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搭建平台。

(一)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变量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人们认知的规律是由远及近,由自身再到跨文化的认知。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认同会形成情感上的归属感,有利于个体情感的健康发展。“儿童由远及近、由普适文化到跨文化的适应能力是现代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2]校本课程是学生立足生存条件、面向未来的文化土壤,应强调尊重学生的自身经验、学习方式及所属文化与民族,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自己所属的文化,然后从不同的文化视野认知外来文化。在应试教育弊端日益凸显的今天,积极开发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已经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湘西地区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民族风情浓郁,苗族、土家族的服饰、银饰、刺绣、蜡染、剪纸以及织锦,纸扎、编织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派美术教师深入乡村对民间美术进行搜集和挖掘,并根据学校特点,把适合教学的内容作为校本教材引进课堂教学,开辟了锉花、草纸撕画、木头画、瓦片画、民间陶艺等校本课程,还把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活动引入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扎狮做龙,组织玩狮舞龙活动;绘制各种面具,戴着面具玩游戏;设计民族服装,自己做模特儿展演服装秀;在学校广场开展绘画接力赛,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装扮美丽的校园。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来自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又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创新能力的开始,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发明。美术活动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在让孩子学画的时候,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追求“像”的效果,使绘画失去了童趣与想象力。培养儿童丰富的、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是儿童美术活动的主要目标。

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面向大自然,注重本土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活动中萌发想象、在大自然中启迪想象。想象力源于儿童的具体感知,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把头脑的想象具体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的美术教师刘克江在小学四年级上的校本课程陶艺制作课《脸谱——我的同学》就是启迪学生想象源泉的示范课。课程开始是启发兴趣,对于每天一起学习的同学,学生们当然熟悉,然而他们并没有仔细观察过每个同学五官的特征,教师让学生相互观察各自的表情,然后把事先拍好的全班同学的表情照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观看同时教师讲解人的每一种感官都会有不同的表情及形状,每一个人的都不相同,五官的差异体现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学生看完幻灯开始自由讨论所看到的同学五官的不同表情,再观赏陶艺制作技法的视频,包括陶板和泥条的制作、泥浆的使用。学生有了创作兴趣又掌握了制作技法后,开始进入陶艺室制作。在思绪飞扬、欢声笑语中,一个个充满生气、富有个性的陶艺作品制作出来了。课程的拓展是学生相互欣赏制作的作品。儿童的陶艺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值得相互学习观摩,学生相互欣赏各自的作品可以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潜能。这堂校本课程学生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捏拿等创造性思维与活动,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民族富强发达的根本。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挖掘民族文化中具有创新的成分,通过对人们生活的已有创新传统的挖掘,激励和激发民族地区的下一代形成创新的开拓意识。

湘西地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创建了民间美术校本课程教学基地——梦园。梦园建于2012年,外部是一座造型独特的艺术之门,穿过颇有情调的园林景观,两边是色彩缤纷的梦想墙,包括陶艺坊、集艺堂、百艺坊等艺术创作空间。陶艺坊是学生进行民间陶艺活动的专业教室,拥有全国一流的陶艺教学设备;集艺堂是学校的民间美术展厅,这里星光灿烂,创意无限,巧妙地把儿童喜爱的星空、大树和湘西民族元素进行组合设计,是同学们的艺术天堂;百艺坊是学生进行书画以及手工制作的创意空间,室内设计独特,几千个梦想碟和独特的梦想灯都是由同学们自己绘制而成,这里将点燃学生的创作灵感,是学生艺术人生的开始,让学生在这里放飞梦想,成就未来。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发展,应该以怎样的课程观指导开发与实施一直是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湘西地区民间美术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儿童与民间美术”从人性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多元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校本课程回归人性的教育理念。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庄孔韶教授所说,校本课程的乡土教材开发应重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我们不应该再像过去的100年那样,总是因许多不同的外在动因才思考乡土教育和教材的重要性,而理应从教育的学理出发,坚持乡土教育持久的‘人的转变’设计,推动人的禀赋之健康成长。”[3]使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在承担起传承乡土知识作用的同时,不仅使中国各民族文化的“血脉再相连”来“留住我们的根”,还能使中国经验具有世界普世意义。人们终身都在追求发展。教育就是要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校本课程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平台,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的一辈子而非一阵子”[4]。

[1]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2]万明钢.论台湾的乡土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2001(6).

[3]刘卓雯、张天军.重视乡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10(1).

[4]李铁峰.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J].兵团工运,2012(3).

责任编辑:贺春健

G42

A

1671-6531(2015)17-0063-03

湖南省教育科学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基地项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大湘西地区为例”(HNJSJYJD1405)研究成果;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武陵山片区校本课程开发与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4YBX033)”研究成果;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西地区乡土教材开发与利用研究”(2013JSUJGB4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吉首湘西蒲公英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蒲公英
蒲公英
湘粤专家学者相聚吉首研讨声乐套曲《四季如歌》
吉首美术馆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最亲的月亮
可以吃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