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基层民族干部班汉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以自治区11期干部汉语培训班为例
2015-03-19顾英华
顾英华
新疆基层民族干部班汉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以自治区11期干部汉语培训班为例
顾英华
顾英华/新疆大学语言学院副教授(新疆乌鲁木齐8300046)。
为提高新疆维稳基层民族干部的汉语听力水平,此次我们对2014年10月进入新疆大学语言学院的学员进行了汉语听、说、读、写等能力的问卷调查,并针对学员中在听力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培训对策,希望能对提高新疆基层民族干部的汉语听力水平有所借鉴。
维稳;基层;民族干部;听力理解能力;教学策略
听是在人们在口语交往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听”不仅是获取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证使用语言规范和提高语言实际交际能力的必要手段,是提高语言交往能力的关键一环。但是当前新疆基层民族干部汉语听力教学的发展模式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教师还在奉行着一套陈旧的教学模式:“讲单词、放录音、对答案”,而有的教师甚至把听力教学课堂变成了检查干部们背课文的场所,根本就没全身心地投入到听力教学当中,也没精心去研究如何在最短的6个月时间内让干部们学到最多的快速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方法,这样的听力课堂教学方法几乎不可能让学员听力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良好的发挥。这不得不令我们每个教师去深思,基层民族干部短期培训的汉语听力教学的课堂模式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先进的教学设备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如果整天让他们背课文,那还不如让这些干部在家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汉语听力水平呢!何须来大学接受6个月的短期培训呢?因此,我们对学员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基层民族干部的汉语听力存在的问题
(一)对声音信息的接收反应能力较慢
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我对刚入学基层干部进行了MHK听力测试,发现一篇很短的文字,只有3%的生词,他们只能听懂48%,稍微好一点的能听懂55%左右。而其中45%的干部认为播音员说话的语速太快是影响自己听懂的根本原因。
(二)汉语辨调、辨音能力较差
70%的干部不能准确分辨出汉语的四个声调。如:场—长,手心—寿星等词语。80%的干部常把某些字的声韵母听错,如:促销—速效,赚钱—转圈等等。
(三)汉语词汇量偏少
80%的干部虽然在大学都学过汉语,但因为他们毕业后一直在民族聚居区从事基层工作,使用汉语的场合几乎不存在,另外,90%的学员都是理工科毕业的,他们在大学都没对汉语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对许多以前学过的汉语词汇都感到很陌生,严重影响到汉语听力。
(四)汉语理解能力较差
85%的干部认为自己听完一篇较长的短文后,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不是完全没听懂,就是即使听懂了,也只是听懂了一些细枝末节,而文章的重要内容则没记住。
(五)汉语记忆存储能力偏差
90%的干部认为听短文章还可以,但听长篇大论则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经常会出现听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现象,根本无法记住文章的内容。
二、汉语听力教学策略
(一)声调教学策略
民语是拼音字母,而且声调是没有区别的,所以在这些干部学习汉语声调的时候会遇到汉民族难以想象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声调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必要的教学策略来迅速提高这些干部的发音准确度。因为汉语的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果这些干部的汉语声调不标准,就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有时会在工作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1.“五音”图示策略。新疆的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发音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们没有声调,所以对这些干部来说,学习汉语的声调是他们首先遇到的难关。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把汉语的五个调值画在黑板上,让他们首先感受到五个调值的区别之所在的方法。
2.手势跟读策略。让干部们了解了汉语的五个调值的区别后,我们可以采取手势跟读策略,让学员边做手势边跟着读声调,以此强化干部们的声调记忆。
3.头部晃动跟读策略。在跟读声调的过程中,让干部和老师一起通过头部晃动,做出和声调发音一样的动作,由此加深干部们对汉语声调的记忆。
4.重、难点声调反复训练策略。因为新疆民语的发音基本上都是降调,所以四声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而“三声”是曲折调,相对来说比较难,这就是我们声调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我们通过人人过筛子的办法,反复训练这个声调,慢慢让这个声调在干部的脑海中形成长时记忆。
5.声韵母组合声调训练策略。当干部们的声调已经掌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声调和声韵母组合在一起,如:”mā má mǎ mà;lā lá lǎ là;tā tá tǎ tà;dā dá dǎ dà”等等,教干部们进行声调的实践性训练,这才是声调学习的终极目的。
(二)声母教学策略
少数民族语言的声母大多数都和汉语声母的发音相近,因此,我们就主要针对两种语言读音不同的声母进行系统的训练,主要采取了如下策略:
1.母语声母迁移策略。这些声母因为和民语发音一致,所以我们就采用了母语迁移策略。如:b、p、m、n、d、t、n、l、g等。这些声母在教学过程中一带而过就行了,不是教学的重点。
2.汉民语声母发音差异对比策略。汉语和民语声母的发音不尽相同,如:“j、q、x”这三个声母的发音就不一样,在维语中它们读[ʤ]、[ʧ‘]、[∫],而在汉语中则读[tɕ]、[tɕ‘]、[ɕ],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干部们先弄清楚两种语言声母的差异,然后再进行声母发音训练,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母语声母负迁移策略。汉语中有的声母在维语中是没有的,这让干部们学习声调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麻烦,这时候我们就采取了母语声母负迁移的策略。如:维语中没有卷舌音zh、ch、sh,而维语中的颤音”r”发音与汉语的卷舌音近似,我们就让干部们先把舌头放在发母语“r”的位置上,然后舌头不要颤动,再根据汉语声母的发音特点来发这几个音,通过反复跟读训练,干部们终于发出了这些音。
(三)韵母教学策略
在单韵母发音上汉语和维语基本上一致,这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汉语中存在介音现象,这对干部们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们经常在读的过程中就把介音丢掉了,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1.黑板展示策略。我们先把复韵母写到黑板上,让干部们记住它们与但韵母的区别,如:“tiān、tān;tiāo、tāo;biāo、bāo”等等,首先让跟干部们认识到单韵母和复韵母的区别,并牢记于心。
2.韵母、复韵母比较策略。让干部们在学习完单韵母的基础上,自己把单韵母和复韵母写到黑板上,然后讲出他们的区别,是他们对复韵母形成长时记忆。
3.辨音分析能力策略。汉语与民族学生的母语分属于两个语系,因此发音上有很大的区别。民族学生初学汉语时常把一些语音听错,如“砍树”“看书”。所以应让干部们多做听音辨词的练习。
(四)情景会话教学策略
干部们学习语音的终极目的是要能够听懂汉族人的语言,在工作中能够和汉族人进行通畅的文化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情景会话教学中采取一些不同于预科汉语教学的策略了。
1.以听代说策略。干部们刚来到大学进行汉语培训,大家的听力水平都不太高,这时候我们应该采取以听代说的教学策略。即先让干部们掌握听,首先能熟练地听出每句话的意思,在听会的基础上再去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这样反复训练干部们,慢慢就会让干部们张口说话了。
2.以易带难策略。刚开始进行情景会话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干部们听一些简单的汉语短文,当他们全部听懂以后,再在听懂的基础上加长所听的短文,这样就会降低听力的难度,同时也会激发干部们学习汉语听力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以词带句策略。干部们听短文以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下情景会话中的重要词语,增加他们的词汇量,这样会降低他们听懂短文的难度,对提高干部们的听力水平极其见效。
4.以句带篇策略。干部们经过前期的汉语学习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语句型,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基本句型组成一篇篇的小短文,让他们进行听力基础训练,慢慢就会使他们由听懂一句话而过渡到听懂一篇文章了。
5.以理解带速度策略。在汉语听力教学中,理解是第一位的,而听力则是第二位的。如果你不理解这个句子,那就根本谈不上听懂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提高听力的速度。因而,为了让干部们能够理解所要听的内容,首先必须给他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将要听到的内容,这样可以降低听力的难度,也可以促进干部们汉语听力提高的速度。
总之,汉语听力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在教学上有所建树,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并潜心研究教学才行。
通过短短6个月的汉语短期培训,这30名干部基本上掌握了汉语听力,在最后的由自治区组织部进行的考核中顺利过关,100%回到工作岗位上,为新疆的稳定作出着自己的贡献。
[1]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2]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短期外语强化教大学论文选[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郭一鹤
G758
A
1671-6531(2015)17-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