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关联·顺应模式下汉语反问句的理解

2015-03-19李小科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7期
关键词:结论关联日记

李小科

合作·关联·顺应模式下汉语反问句的理解

李小科

李小科/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河南开封475001)。

反问句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相关研究成果累累,但研究大都着眼于反问句的句法特征、语义和语用分析,对于这种特殊的“无疑而问”句式的理解过程,很少有学者涉及。本文结合合作·关联·顺应模式(C-R-A模式)的初级模式,发现反问句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一级推导总是反问句表达命题的语义否定,这就是其“无疑而问”的根源,并进一步解释了反问句的会话含义和特殊语用价值的产生。

反问句;C-R-A模式;会话含义;语用价值

一、反问句

汉语疑问句分为“有疑而问”的询问句和“无疑而问”的反问句两大类。形式上为疑问句但却被视为非疑问句的就是反问句(冉永平、方晓国,2008)。传统的语法书认为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在句法结构形式上同一般疑问句没什么区别,但其表达功能上却不同。反问句是采用问句形式却寓答于问、无需作答的一种特殊句式,它通常具有形义相反的属性,即肯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意思(“这里一年哪有几天好天气?”——这里的天气通常不好),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天气预报不是说今天是晴天吗?”——希望今天是晴天)(刘娅琼、陶红印,2011)。

反问句是汉语日常生活中极其常用的句式。学者们也发表了很多相关的论文,从而加深了对反问句的认识。然而,这些研究大都从反问句的句法结构、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这三个层面进行。对于反问句这一特殊的句型为什么会“无疑而问”,反问句是如何产生,是如何理解的疑问却很少有著作涉及。本文试从合作·关联·顺应模式初级模式角度出发,分析反问句的理解机制,并进一步说明在理解反问句过程中会话含义和语用价值的产生。

二、合作·关联·顺应模式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以及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Grice认为人们的交际过程既是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的过程,遵守或违反都能产生一定的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过程是说话人的明示和听话人的推理结合的过程。顺应论强调交际过程是交际双方在语言各个层面进行恰当选择的过程。三大理论虽然都对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做出了有效的解释,但三者的研究对象、理论出发点、解释力均不同(廖巧云,2005),这就为三大理论合一奠定了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现象,结合合作、关联和顺应三大语用学理论,取长补短,廖巧云提出了合作·关联·顺应模式(C-R-A Model)(廖巧云,2005),该模式分为初级模式(廖巧云,2006)和扩展模式(廖巧云,2005)。本文讨论初级模式,即解释单个话语的生成与理解的模式,对反问句的理解作用。

C-R-A模式的初级模式:在理性言语交际过程中,参与者的交际行为应该是关联的,双方需要根据特定语境作出顺应(廖巧云,2006)。C-R-A模式:言语交际是交际者在其经验框架内做出顺应的言语-认知过程,可以描述为:

(a)S(讲话人)说p(话语)

S保证他是合作的,而且通过顺应使自己所讲话语关联,同自己的经验框架一致。

(b)交际者假设p总是与C(语境)相关

(c)只有q(讲话人最可能的含义)是关联的

(d)将p投射到经验框架上

(e)通过顺应(添加、补足和阐发)使p接近q

(f)通过q来理解p

质准则、量准则和方式准则是C-R-A模式的基础。当话语遵守这三条准则时,话语理解只须简单的一级推导;当话语违反其中一条以上准则时,我们便进入二级推导,即寻求关联;这两步主要取决于听话人的经验框架。假如两步后仍然是或然不定的,那么我们的理解就需要寻求顺应。例如:

(某日,A问B)

A:我们去看电影吧?

B:我还没有写完作业呢。(p)

含义:我不能跟你一起看电影。(q)

推理过程为两级推导:

一级推导:

出发点(明说前提)我还没有写完作业呢。(=p)

第1步(隐含前提):完成作业对“我”来说很重要。(随具体语境而定)

第2步(隐含结论):我要完成作业。(≈q)

二级推导:

出发点(明说前提):我要完成作业。(同一级推导的隐含结论)

第1步(隐含前提):看电影需要几个小时,做作业也需要几个小时。(随具体语境而定)

第2步(隐含结论):我不能跟你一起看电影。(=q)

三、合作·关联·顺应模式对反问句的理解

(一)合作·关联·顺应模式下反问句的理解推导

结合合作·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推导层级,在此给出反问句的理解过程。当反问句讲话人说出p?(p表示反问句表达的命题,p?在此表示反问句,?p表示反问句表达命题的否定),听话人进行推导,

一级推导:(一级推导得出语义)

出发点(明说前提):=p?

第1步(隐含前提):(随具体语境而定)

第2步(隐含结论):≈q(=?p)

二级推导:(二级推导得出会话含义)

出发点(明说前提):?p(同一级推导的隐含结论)

第1步(隐含前提):(随具体语境而定)

第2步(隐含结论):=q

文章开头即指出反问句是“无疑而问”,一级推导即对此作出解释。从一级推导可以看出,相对于其他随语境变化而变化的隐含结论,反问句的一级推导隐含结论是不变的(其他句子一级隐含推论是不定的),始终是反问句命题的否定意义,这就是反问句的不同之处。即讲话人虽采用问句的形式,但其真正之意不在于回答,其本意是对问句命题进行否定。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反话实际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话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话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实际上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一级推导的隐含结论不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只是对问句命题的否定而已,这就是反问句的特殊之处,也就解释了反问句的“无疑而问”。

一级推导的隐含结论还停留在反问句的语义层面上,实际上反问句所传达的意思远在其简单的语义表达之上。接下来通过二级推导分析反问句所实际传达的语用意义,即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的。二级推导的隐含结论受语境这一因素的影响,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实际上也就是听话人结合语境和一级推导的隐含结论推导出反问句的会话含义,也就是反问句发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在二级推导中,?p与隐含前提结合产生会话含义,表达了讲话人的真正意图。那么说话人为什么不直接表达?p,却多出一个p?,从而多出一步推导呢?根据关联理论,所说话的语境效果强或对信息推导所做的努力小都会增加话语的相关程度,因此如果增加信息推导所付出的努力,就必须增加话语的语境效果。我们可以看出反问句同与它对应的直陈式(反问句语义的否定)相比,增加了一步推导过程。同相应的直陈句相比,反问句增加了信息推导所付出的努力,因此反问句必然具有比直陈式更强的语境效果,即反问句具有直陈式所没有的语用价值。也正是这些语用价值促动了人们舍简就繁地使用反问句(殷树林,2006)。殷树林(2005)认为反问句的语用价值为诱导、提醒和礼貌。

(二)实例分析

(小明看见妈妈又在翻他的日记本)

小明:你怎么又偷看别人的日记?(p?)

含义:你这种做法引起我的不满,你应当改正。(q)

在听到小明这句反问句之后,小明妈妈是如何明白他的意思?前面已经从抽象的理论上分析了反问句的理解,接下来结合这一例子从合作·关联·顺应模式分析小明妈妈对该反问句的解读过程。

一级推导:

明说前提:你怎么又偷看别人的日记?(=p?)

第1步(隐含前提):通常人们不能偷看他人日记;

第2步(隐含结论):不要偷看别人的日记。(=?p,≈q)

二级推导:

出发点(明说前提):不要偷看别人的日记。(同一级推导的隐含结论)

第1步(隐含前提):你偷看了“我”的日记,且没有正当理由

第2步(隐含结论):你这种做法引起我的不满和反感,你应当改正。(=q)

当听到该反问句时,小明妈妈将小明的话语投射到自己的经验架上,听话人将说话人的反问句同自己所处的语境联系起来(她看了不是自己写的日记),根据双方共有的知识和常识(人们不被允许看别人的日记,日记是个人隐私),小明妈妈首先可以推导出该反问句的语义:不要偷看别人的日记,也就是反问句语义上的否定意义。当发现还有没有内化的语境成分(她偷的日记不是其他人的,而是反问句发话人小明的)时,她通过顺应(添加、补足和阐发)来获取之,即通过第二级推导,依靠顺应,听话人试图将?p投射到经验框架上,而且使之接近q。最后听话人通过q来理解?p,得出会话含义(你这种偷看“我”日记的做法引起我的不满,你应当改正)。理解反问句比理解同语义的直陈句所多出的努力是该话语产生语用价值的原因。因而在本例中小明用的反问句,不仅传达出要妈妈以后不要看他的日记,说话人还提醒(反问句语用价值的一种)妈妈的行为“偷看别人日记”,这个提醒实际上就产生了告诫她以后不要偷看“我”日记的作用。

反问句是汉语表达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句式,语言学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了成果丰硕的研究,但反问句的理解机制却很少涉及。本文试从合作·关联·顺应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该问题,并对对反问句理解得出系统解释:一级推导的隐含结论(其语义),不随语境变化而变化,都是反问句命题的否定,这就解释了反问句的“无疑而问”。在二级推导中,命题否定意义结合特定的语境得出真正的会话含义。理解反问句比理解同语义的直陈句多付出了努力,反问句因而又产生了额外的语用价值。

[1]Sperber,D.&W 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Levinson,S.C.A review of Relevance[J].UCL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1989(7).

[3]廖巧云,侯国金.多级—二步明示推理及其范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

[4]廖巧云.合作·关联·顺应模式与交际成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5]廖巧云.合作·关联·顺应模式再探[J].外语教学,2006(3).

[6]刘娅琼,陶红印.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J].中国语文,2011(2).

[7]李周.反问句的三个平面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8]冉永平.关联理论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语用照应与关联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9]冉永平.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J].外语学刊,2004.

[10]冉永平,方晓国.语言顺应论视角下反问句的人际语用功能研究[J].现代外语,2008(4).

[11]许超.从合作—关联—顺应模式看语用否定及其语用效果[J].工会论坛,2012(3).

[12]殷树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13]朱姝.反问句的句法结构及语义、语用分析[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4.

[14]张艳君.顺应论中的合作原则[J].外语学刊,2009(5).

责任编辑:郭一鹤

H109

A

1671-6531(2015)17-0037-02

猜你喜欢

结论关联日记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奇趣搭配
智趣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