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经验及启示

2015-03-19俞念胜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

汪 枫,俞念胜

(池州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经验及启示

汪枫,俞念胜

(池州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历来在党的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党的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及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陕甘宁边区自建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正确分析抗战形势和任务后,结合中央政策要求,对军队、党内、群众分别开展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借鉴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主要有:适应新需要新要求,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刻维护群众利益,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创新形式与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启示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里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成熟,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转变,为自身发展壮大进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解放奠定了基础。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和指挥抗战的总中心。面临独特的斗争形势,该时期该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政策理论宣传、壮大革命队伍、团结和发动一切力量进行抗战等方面成效卓著、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当时全国各抗日根据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成功典范。当前总结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对当下思想政治工作更好适应教育形势变化、提高教育实效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现实价值。

1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在不同历史条件和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同的任务与使命,它总是为新需要、新要求服务的。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此后,日军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兴起。在国际国内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抗日救国、救亡图存成为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面对民族危机、亡国之险,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救国,并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定提供了政治路线上的支撑和强力保障。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调整了党的路线和方针,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随着党的路线方针的调整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为了团结抗战、促成国共合作,1937年3月,中国共产党将陕甘宁苏区改为陕甘宁特区,列为国民党下辖的省级地区。七七事变后,日军掀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是救亡图存的唯一选择。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国共达成了合作协议,蒋介石承认了陕甘宁特区的合法性。1937 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再次强调:“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抗日战争,精诚团结,共赴国难”[1]。同年9 月6日,中国共产党将苏维埃西北办事处正式更名改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最终成立。

宣传党的新主张、新政策,促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和发动一切力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革命军人和群众积极抗日是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日本侵华,国家面临危亡的形势下,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国共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发挥一切力量进行全民抗战的主张,抗日成了该时期党一切方针政策的主题,党的各项政策都是围绕着该主题展开的。陕甘宁边区党组织围绕着抗战这一主题,切实结合党的新主张、新路线、新政策,通过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军队士气、激发战士战斗力量,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素质和领导工作能力,通过宣传组织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等掀起了抗战的高潮。

2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及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面临严峻的革命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并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团结群众、凝聚军心、强化党员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出台相关文件与政策,针对军队、党员、群众等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团结和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展开抗战、积极开拓抗战斗争新局面的重要法宝。

2.1对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军队是抗战的先锋,是战场上的主力军。如果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够,就容易导致军心涣散、士气低弱,甚至会不战而败。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对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围绕着全面抗战这一主题来展开,以凝聚军心、团结力量、鼓舞斗志、提高士气为重点。

2.1.1做好红军改编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军心为了更好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实现国共联合抗战,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由土地革命时期的敌对状态走向联合抗战,许多红军战士不能接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现实,认为这是在向国民党投降、这会改变军队和革命的性质等等,表现出了种种思想认识问题和抵触心理,直接影响到了战士情绪和军心稳定。

针对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红军各部队向广大指战员和士兵进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同时各级军政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通过讲故事、做宣传、解疑问等方式讲明民族战争和阶级战争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打消战士们的疑虑、稳定军心,1937年,中央组织部颁布了《关于改编后党及政治机关的组织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保证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健全与加强红军中党的组织及其作用”[3]。通过宣传教育,士兵打消了疑虑,稳定了军心,顺利实现了改编。

2.1.2加强抗日战略策略教育,确保军队战斗力洛川会议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提出了“发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张,但当时党内、军队内对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认识不清,不能很好地执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发挥部队作战力量,从1937年8月到1938年初,毛泽东给八路军和北方局负责同志电报多次,一再强调游击战的重要性,并于1938年5月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论述了抗日游击战的必要性。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思想,各军队内部开始通过开办游击训练班、召开干部会议、开展军政教育课等形式开展游击战等作战策略的宣传教育活动,从而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水平。

2.1.3创造民主、平等氛围,增强军队凝聚力、向心力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提到:“改造军队的政治工作,使官兵一致,军民一致”[1]。其目的在于在军队中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减少内耗,使每一军官、士兵,每一民众都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发挥最大的抗战力量。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对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作了新概括,指出了三大原则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官兵一致的原则”“军民一致的原则”的民主原则、平等原则使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与传统军队明显区别开来,使广大官兵和谐相处、紧密团结,增强了士兵对军队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使全军团结一致、协力抗战。

2.1.4加强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创建纯洁军队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党组织对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注重加强党性教育、理论教育,又注重思想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八路军总司令部和野战政治部首先开展了整军运动,并于1938年2月发布了《关于整军的训令》要求军队“讨论一些基本理论政策和党的建设等类问题,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思想斗争中应注意反对存在着的贪污腐化浪漫堕落现象,反对生长着的军阀主义和忽视政治工作与党的领导作用之倾向,必须严格党的纪律”[3]。1939年6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又再次发出训令,对新部队及地方武装进行整理和巩固。纪律教育、思想作风教育保证了军队思想和作风上的纯洁性,为统一军队思想、提高军队整体素质提供了保障。

2.1.5加强军队的政治文化教育,激发部队战斗情绪《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部队的政治文化教育,巩固与提高部队的战斗情绪。”,并要求宣传教育部“专负部队内的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之责”“团设俱乐部”“组织与进行部队的文化娱乐及各种课外的活动”[3]。为了不断增强军队抗日杀敌的信心,提高军队士气和作战情绪,陕甘宁边区各部队采取各种形式的战前动员,并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如“缴枪比赛”“捉俘虏比赛”等杀敌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军队士兵的战斗热情和战胜敌人的信念,对提高军队士气、点燃战斗激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2.2对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

抗战初期,国内形势复杂,抗战任务艰巨,陕甘宁边区党员干部所面临的工作性质也变得复杂起来,对党员干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937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迁至延安,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抗大”从成立之初就注重对学员进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培养。同时期的中央党校于1937年2月迁入延安桥儿沟,重点开设马列主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战争等课程,毛泽东、陈云、刘少奇等主要领导人多次为学员演讲,亲自讲授相关课程。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于1939年3月制定了《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要求延安4000多名在职干部坚持每日两小时学习时间。毛泽东于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就党员干部教育问题再次明确指出“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3]。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学习马列主义的任务,并强调党的干部学习理论更为重要。1939年5月20日,干部教育部在延安召开教育动员大会,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一方面适应了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革命斗争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这也对提高党的领导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促进党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壮大党员干部队伍、夺得抗战胜利提供了保障。

2.3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力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并团结和发动一切抗战力量,尤其重视通过政治宣传和鼓动来发挥群众的力量。

2.3.1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党的各项政策1935年8月1日,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中,党中央就号召全国人民、各族同胞能够尽己之力,共同抗日,引起了根据地群众的关注,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七七事变”后,陕西省委在1937年10月10日致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一封公开信中强调:“开放民众运动,增强抗敌力量”,并指出“陕西民众领略到华北抗战的教训,要一致的怒吼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之下,结合成为千百万民众的民族抗战的军队”[4]!为此,陕甘宁边区党组织依靠各级宣传机构、宣传部门,及时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创办学校、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口号、召开群众大会、上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以及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等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

2.3.2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是党获得群众认可与拥护的关键。在抗战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党依然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强调党员和支部“应注意群众一切实际问题和每一表现的反映(但不是监视)”“更主要是在于政治的解释与实际问题的解决”[5]1937年8月,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大纲领。在抗战中,游击队每到一地,都会对敌伪抢粮、抓丁等行为进行有力打击,用武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正是通过切实行动维护群众利益、与群众建立起真情感,共产党才会被群众所接受、所认可,才能树立了良好形象、获得了民心、拥有了广泛群众基础。

2.3.3组织发展群众运动洛川会议在《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又强调要宣传、组织、武装群众。为落实党中央要求和毛泽东的指示,陕甘宁边区的各地党组织积极组织群众,建立民运工作团、战地服务团等群众组织。同时,还领导组建民兵、自卫军等,并加强民兵、自卫军的思想、政治建设等。这些举措不仅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联系、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领导地位,还切实发挥了群众的抗战力量和作用。

3 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启示

3.1适应新需要新要求,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新形势需要,紧紧围绕抗战这一主题,针对军队、党员干部、群众分别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工作,适应了新形势的要求,坚持了需求性原则、适时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保障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有效性。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社会阶层分化,各种矛盾凸显,党情、国情、民情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中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少数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松散懈怠,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贪污腐化严重;少数人民群众对社会和党员干部存在不满情绪;少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觉悟较低、品德素养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碍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来展开,结合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首先,我们要认清社会发展形势与需要,结合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审时度势,有针对性地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侧重点和内容。其次,分析社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加强社会动员与舆论引导,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稳定保驾护航。第三,紧跟党的政策方针,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考察、作风建设等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使广大党员干部以新思想、新面貌适应新需要。

3.2时刻维护群众利益,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

能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关键在于能否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于能否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一根本要求出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取得巨大成效,其关键就在于肯定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中强调: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重视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做得到位,是否做得够好,就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承认,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否得到了发挥。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党员干部群众意识不强、为人民服务观念淡薄,损害了群众利益,失去了群众的信任与拥护,这是非常可怕的,更是非常危险的。获得信任颇难,失去信任很易。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轻视群众地位、漠视群众作用、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要时刻保持“失道者寡助”的警醒意识和“失民心失拥护”的危机意识,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本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改变高高在上、居高指挥一切的工作方式,经常深入群众、步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困难相结合,把讲道理与办实事相联系,通过办实事讲道理,在办实事的基础上讲道理,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才能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

3.3创新形式与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方法是实现内容的手段,形式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被认可,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易接受,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能否被接受、是否被吸收,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借鉴中央苏区的经验基础上注重结合当地的实际和现实需要,紧紧围绕抗战这个中心任务,充分利用报刊杂志、标语宣传等媒介与途径,注重教育载体和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这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应在内容、形式、方法上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现实境遇,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发展和创新上下功夫,要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方式与途径、手段与策略,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地生根”。

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技术载体的变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并建立适合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网络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途径和渠道。我们还要充分借鉴和利用优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并在结合实际需要和现实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新和融合,形成富有时代特色、适应本国特点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的前提和保障。在机制建设方面,我们应注重建设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网络媒介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监督机制;队伍建设和学科支撑的保障机制;重效果、纠问题、客观而合理的科学评估机制,从而全方位构建各级党政、社会力量、各类学校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

总之,要根据时代发展新特点,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利用一切有利的形式、利用有利形式的一切,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着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余义兵]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Wang Feng,Yu Niansheng
(Chizhou University,Chizhou Anhui 247000)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PC cause,which plays a great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growth and achievement of CPC revolution cause. Sinc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was established,great import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and achieved a lot with launching diffe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army,CPC and the masses after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Anti-Japanese War situation and tasks. At present 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hould use the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and adapt to new requirements and innovate the work forms and achieves new transf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Key Words: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Practical Enlightenment

作者简介:汪枫(1963-),男,安徽怀宁人,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俞念胜(1984-),男,安徽贵池人,池州学院管理与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3SZXM096)。

收稿日期:2015-07-21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5.001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5-0001-05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陕甘宁边区思想政治工作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简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