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传播技术带来新的传播方式——以微信为例

2015-03-19陈小庆

传播与版权 2015年6期
关键词:微信

陈小庆

新传播技术带来新的传播方式
——以微信为例

陈小庆

[摘 要]传播技术的发展,是促使人类传播活动取得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以传播技术为先导的每一种新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会带来传播革命。对于如今火爆的微信,《纽约时报》曾撰文指出,微信的用户增长速度超过了Facebook和Twitter,而截至2013年1月,其注册用户量更是突破3亿。这让人惊叹的增长速度,使得不论是大众用户还是开发者都一致认为微信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即时通讯工具和平台。因此,笔者认为,微信也正在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对微信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微信;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技术

[作 者]陈小庆,安徽大学。

一、微信的产生与发展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了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既我们今天最熟悉的微信。微信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可以使用“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和“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同时,微信还为我们提供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还可以将阅读的内容轻松分享给好友或发到微信朋友圈。

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而与此同时,微信在新闻传播方面更是表现出了其突出优势。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新媒体项目悄然上线,15年的第一场悲剧——上海跨年夜踩踏事件最早就是在微信上陆续发布的,而柴静的《穹顶之下》在朋友圈也狠狠地刷了一次屏。

仔细回顾微信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微信用户早期的目的只是作为交流通讯工具和发布信息,且发布的信息比较私密和零散,较难形成大范围的关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信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公众事件与微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由于微信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使得它成为目前为止最为合理的信息交流工具,而成为新闻的新温床和传播新闻的新渠道的潜力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在“两会”前夕,柴静的《穹顶之下》在微信平台掀起的舆论风潮,使人们对雾霾这个已经习以为常的环境问题重新燃起了关注。试想,如果在传统媒体平台,这种题材发布应该是很困难的,即使发布出来,那种不接地气高高在上的传播方式也不会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

二、微信的传播方式及其特性

可以说,微信现在已经有取代微博而成为新一代通讯工具和新闻发布平台的趋势。正如德勒兹在《福柯》中所言:“人的力量已经与信息技术的力量以及它们的第三代机器相互联系,共同创造出某种并不是人,而是人机难分的系统。”微信在功能开发上就充分迎合了公众的接收传播信息的习惯。

(一)语音功能

我们知道,人类最开始的人际传播是通过口语交流进行的,微信就抓住这一点开发了“语音”这一功能。尽管语音元素进入媒介已经并不新鲜,电话、手机等早已将语音功能运用的出神入化,但微信对发出的语音可以进行保存,方便用户随时回听。同时,在按住语音键时,如果用户对自己所说的话不满意时,只要手指轻轻上划就可以轻易取消内容重新发送,这种新鲜的使用体验牢牢抓住了使用者的心。语音功能还能将语音转化为文字,这种集视听于一体的功能,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

(二)朋友圈

社区是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的概念,是公众主要的生活场所之一,也是公众与外界建立联系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单元。现如今,社区这一概念延伸到网上就形成网上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网上社区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和人群,拥有相应的组织和社区成员参与,具有一些相同的兴趣、文化等特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与现实社区一样,网上社区也为我们提供各种交流信息的手段,例如讨论、通信与聊天等,从而使得社区居民得以互动。在微信中,朋友圈就是一个个小的社区,在这个

社区里,如果你为别人点赞或评论别人发布的信息,就只有发布者和评论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共同好友才可以看得见,这些设置不仅使得虚拟空间的真实性得以增强,同时也能保护用户的私密性,这样一来,很容易就能的到用户的亲耐。

(三)公共平台

公众账号是微信一个独具特色的功能,对微信的成功可谓功不可没。微信公众平台,无疑让我们对微信后续产生更大的期望。和新浪微博早期从明星战略着手不同,微信此时已经有了亿级的用户,挖掘自己用户的价值,为这个新的平台增加更优质的内容,创造更好的黏性,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是平台发展初期更重要的方向。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经形成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微信用户只要关注某个公共账号就可以接收该账号推送的内容,这种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方式给予了用户极大的选择权,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想要关注的内容,“私人订制”自己的信息。

三、微信的优缺点

用哲学的思想来考量,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微信当然也不例外,其有优点也有缺点。

首先,微信的优点主要有三个:第一,信息发布便捷。只要下载微信终端到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信息,快捷而方便。第二,病毒式的传播,影响面广。朋友圈几乎都是熟人,所以发布的信息相对而言可信度较高,转发分享的频率也较高,加上朋友圈的交叉性,使信息形成病毒式的传播,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互动性强,能进行及时沟通。由于手机的随身随时随地性,使得及时沟通、及时互动成为可能。

由于微信和QQ在优点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笔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下面笔者将对微信的缺点进行两个方面的详细分析。

首先,监管缺失导致谣言四起。经常玩微信的人会发现,朋友圈中除了是代购信息外,最多的就是一些假消息了,并且这些假消息被很多人转发。为什么朋友圈里面会有这么多的谣言呢?

朋友圈中的谣言传播范围广,而且还深得人心,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多次揭穿朋友圈中传播的谣言,如“西瓜打针”“电表作假”“微波炉致癌”等。公安部门等认证微博账号也同样会对微信圈中的谣言进行辟谣。这都说明这些谣言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人们的生活了。

为什么大家都相信这些谣言呢。首先,微信圈由于是一个个独立的社区平台,把关人在这里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导致虚假消息泛滥。其二,朋友圈中谣言的特点主要具有权威性、颠覆性的特点。一方面,它们除了有具体的时间、地名、人名外,还会引用专家的文献等来给传播者带来权威性的错;另一方面,由于朋友圈里面都是熟人,所以受众在评论转发的时候,潜意识里会觉得熟人之间可信度较高,更有安全感。而颠覆性的信息往往给受众带来新奇刺激的感觉,随手转发分享在微信上既简单又显示了自己的与时俱进,何乐而不为呢?当然,除了谣言看似真实、科学外,还因为用户本身科学知识欠缺,对地方政府部门的信任下降等,而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也加助了谣言的传播。

其次,私人订制带来的隐患。微信用户通过关注不同的公众账号,实现自己信息的私人订制,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此项功能所带来的弊端。首先,私人订制带来信息的泛滥。信息订制在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垃圾信息泛滥的问题。微信中的信息每秒都在更新,一方面,用户关注的公众账号会定时发布消息,他不会管用户会不会每天都会查看他发布的消息,用户常常积压大量消息没有点击。另一方面,如果用户选择关注30个人,这些人更新的所用信息就会根据时间顺序全部显示在该用户的页面上,这些文本大多是关于生活的闲言闲语,话题五花八门,缺乏系统性和价值,用户在读取这些信息时常常占用大量的时间,最终却得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如今我们置身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条小小的信息,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它所带来的烦恼。

四、结语

有一种经典悖论:技术的产生,既产生了文明,也摧毁了文明;既促成了一个时代,同时也会毁了一个时代。同样,微信的产生是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技术总是不停地更新换代。有一天,微信也会面临被新的即时通讯工具所替代,从而结束微信时代,而怎样延迟这一天的到来,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就能笑傲江湖。

【参考文献】

[1]华亮.微博客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J].新闻记者,2012(11).

[2]靖鸣,周燕,马丹晨.微信传播方特征及其反思[J].新闻与写作,2014(7).

[3]韦路,鲍立泉,吴廷俊.媒介技术演化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

猜你喜欢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