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图书编辑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2015-03-19陈小彦

传播与版权 2015年6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图书

陈小彦

20世纪末至今,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图书出版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数率先上市的出版单位引领着出版行业身份这一转变趋势。但是新时期出版行业的发展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畅,主要由于出版行业在工作观念与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大,从业人员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切入到新的工作模式中。另外,自我国加入WTO之后版权贸易不断加速,图书零售业也逐渐开放,在国内外双重竞争压力下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图书编辑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来适应新形势下出版业的发展要求,以整体的队伍形象应对新时期的市场竞争,从而畅游于宽松的自市场空间中。

一、专业知识与文化修养

首先,专业修养是图书编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图书编辑是有一定分工的,其分工的依据并不单一,有的以专业领域为划分,比如文学、经济、政治、音乐、美术、科技、教育、农业、工业等;有的是以文章体裁类型划分,比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常见的图书刊物以综合类居多,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的特点,交叉、跨界的内容使得图书编辑需要熟悉和了解图书所刊载的知识与信息,因而高素质、高修养的编辑更加符合出版行业的需求。比如,科技类编辑应该主动了解科技的发展现状以及受众需求,保持每期图书出版的选题和稿件具有先进性,从而保证图书的品位与市场价值。

其次,文化修养是做好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图书编辑的文化修养并不是指编辑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章,重点在于所读书的价值以及是否书本中汲取的营养,并将其融于自己的生活中,在一言一行中自然流露,因此文化修养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图书刊物的稿件有大多来自作者投稿,编辑负责筛选、整理、排版稿件等工作,但是不论作者是专家学者、高官名流,还是农民、工人,都应该以文章为中心,同等对待,在不让对方和自己感到精神压力的基础上,找到共同语言的切入点,并运用自然得体的表达来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和谐的气氛下,编辑的文化修养也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良好的政治素质

在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背景下,出版行业不是独立的存在,它属于国家宣传工作的一部分,不仅要遵循自己的办刊原则,还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兼顾社会的发展节奏和国家民族的利益,同时也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因而,图书出版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是我国必须重视的文化行业之一。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也有所上升,人们从物质追求转向了精神追求,因而更加强调文化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日渐成熟的数字技术促使新兴电子媒体的兴起与发展,这种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体给人们搭建起更自由、更广阔的话语平台。因此,编辑身上的责任更加繁重,他们要在铺天盖地的言论席卷中摸清正确的言论方向,把握好刊物的宗旨,指引文化方向,实现舆论导向的功能。

编辑加强政治学习是提高政治素养的途径。编辑唯有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在编辑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年轻编辑尤其不能忽视这一问题。由于大多数年轻编辑缺乏政治敏感性,无法辨别出言论中相对隐蔽的政治问题,因此对年轻编辑的培训异常重要。编辑们只有拥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做好稿件的政治把关,帮助图书刊物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阵地。教辅书籍是教学教育过程使用的书籍,通常细分到每一个科目,而对于书籍中出现的科学性问题和知识性问题,人们常常会对概念和答案加以判断,从而忽视其中的政治性问题。比如在某一教辅书籍中出现了一道历史题,是询问最早与中国通商的国家,而四项答案中有两项却是“台湾”和“澳门”,也许出题者是想用这两项来做干扰项,因为“台湾”和“澳门”并不是国家,而是中国的行政区域,但这种答案的设置却将政治性问题引入其中,是不是认为“台湾”和“澳门”独立成国家?是不是独立分子?这种隐藏的政治问题应该受到编辑们关注的对象,主动将其更换成更恰当的选项。可见,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促使出版行业过于重视图书的经济效益,然而对于销量的追求会使得社会效益被排挤,严重的可能还会将政治性倾向丢弃,做出与国家出版方针不符的出版物。这类图书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必将被阻断,因为一旦将政治性倾向丢掉,就等于结束了图书出版的生命。

三、选题策划组稿能力

选题策划作为一种编辑生产力,是文化设计、文化引导和文化创造的过程。编辑人员在兼顾方针与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设计选题、落实选题及行销方案等步骤,使出版资源不断开发,不仅凸显编辑方针,同时也迎合了市场需求和受众需要。超强的选题策划前瞻能力不仅是图书编辑们的事业追求,也是其在编辑工作中如鱼得水的基本素质,因此编辑的工作重心就是做好选题策划。具体将从以下两方面谈谈选题策划的前瞻能力:

首先,有效地完成科学分析与独立思考。科学分析与独立思考是选题策划应坚持的原则与态度。综观当今的图书出版业,大量跟风、炒作的现象在市场上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大多数编辑在科学分析与独立思考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他们不重视分析市场,不主动挖掘读者的内心需求,使得选题策划盲目跟随当红的主题,什么题材紧俏就做什么题材,做不出新意,埋没在市场的浪潮之中。这样的选题策划使得大量雷同的内容出现在市场中,偏离了图书自身的主题方向,也无益于图书自身的发展。比如言情小说中“分手”“虐心”等内容因复杂的感情纠葛扣人心弦,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因而这类小说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比如“分手系列”,《天亮后便分手》这本小说的销量火爆,其他出版商也想借着《天亮后便分手》的影响力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因而与之“雷同”的《天亮前就分手》《天亮后不分手》陆续推出。但是市场有限的需求使得后续推出的书籍效益达不到预期,读者对于相似书籍的选择也有着自己的判断力,使得《天亮前就分手》《天亮后不分手》的销量远不如《天亮后便分手》那么好,这种选题的策划明显缺乏科学的分析,只是盲目跟风,害人害己。

其次,重视创新的实践。这里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编辑作为出版工作中的创新主体,应将贯彻于选题策划活动始终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创新,最终达到完美统一。从内容创新的角度来看,除了对学术性与原创性加以强调以外,还应该以编辑为主导,加强规划和组织选题的前瞻性,使选题成为思想、文化、科技的纽带与桥梁。形式创新,通俗地说就是封面设计、排版样式以及文本内容表现形式的创新。要想做到形式创新,就必须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制做出读者接受并喜爱的优质图书产品。目前市场上热销的《十万个为什么》,因其包含着国内外的历史、文化、科学等内容而成为一本成长必备的教育工具书籍,其中少儿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要想受到小读者的青睐,就应该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实现创新。

四、广泛的社交能力

很早就有人提出“编辑要成为社会活动家”这一观点,直到近几年这一观点才得到图书编辑行业的重视。社会活动是基于人与人的交流活力,要想做一名出色的“活动家”,就应该切实做好“外交”工作,通关与其他各部门的沟通对话,掌控“编辑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环节,策划出最佳的文化产品。比如,编辑是沟通作者、出版社与读者的桥梁,在出版这个系统中,编辑首先要积极与作者沟通,保证在主题策划下选出良好的作品;其次要做好与出版社的沟通,协调刊物的出版质量与进度、薪酬等关系;最后,还要多渠道展开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接受读者的意见反馈,把握读者需求,挖掘潜在的市场。因此,编辑肩负多种角色与任务,只有通过有效沟通,才能让各环节人员充分了解“编辑产品”的特点,最快速地完成图书编辑整理,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21世纪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市场化的发展环境下,图书出版业失去了原有的体制庇护,承受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急需更多高素质编辑人才的加入。可见,高素质的编辑才是新时代的选择,图书编辑应该从专业、文化、政治、社交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做新时代合格的图书编辑。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图书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图书推荐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