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交能力的研究综述
2015-03-19陆学勤
陆学勤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401331)
0 引 言
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才能通过社会交往满足自身的社交需求,实现社交的目的。不少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社交状况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的途径与策略。在信息化时代,社交能力学者对大学生社交能力的研究与时俱进。
1 社交能力概念界定
1.1 社交能力的内涵
学术界对社交及其相近概念已有不少论述。雷池编著《社交的艺术》一书中谈到:“社交即社会交往,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1]徐文郁认为,“社交即社会交往,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满足其物质与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彼此沟通的活动。”[2]段润芳、郭巍伟、梁执群认为,“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联系。”[3]
不同学说理论对社交能力存在不同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交往理论,认为交往分为物质生产交往和社会关系生产交往。前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表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4]人的能力的形成、发展和表现都离不开社会关系。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交往能力是由处理社会信息功能的不同单元构成的整体。它是敏感地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线索来推断理解他人,社会情境,人与人的关系的能力。它反映了个人感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感情,并使之向有利于社会交往方向发展的能力。
“行为学认为社会交往能力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是一个人在具体社会情境中用积极适当的方法去实现某个与己有关的社会目标的能力。”[5]管理学认为“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6]心理学认为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社交能力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行为)上的自我管理”[7],“它是对个体表现于社会活动过程中并影响其社交实际效果的各种有关能力的总称。”[8]
以上是学者从不同学科的研究角度对“社交能力”内涵的表述。目前,学术界对社交能力尚无公认的定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交往”指互相往来,“交际”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交际”均来自于拉丁语的communis,意思是“通常的”、“共同的”或“使共同”。“交际”和“交往”在英文中的对译词均是communication,而communication 一词又被译为“传播”、“交流”、“联络”、“通讯”、“交换” 等不同概念。这虽然是语言丰富的表现,但也容易让人产生歧义,使概念辨析与界定相对困难。
综合各种关于社交能力内涵的解释,笔者认为社交能力即交际能力,指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通过运用符号与手段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时所应具备的个人特质和实际技能。
1.2 社交能力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特性的所有对象。从以往的文献中发现,明确指出对社交能力外延的研究并不多见。不少学者运用社交能力或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对社交能力进行评估。桑伟林,段润芳等人[9]在研究中均采用了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该问卷包括40 个题目,分为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达、冲突管理、情感支持五个维度。实际上是将社交能力集合体分解为五个方面进行测量。桑伟林以此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交能力的总体状况,段润芳等人以此研究高职生社交能力、气质类型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张环指出“深入考察社交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将人际影响能力分为人际沟通能力、人际管理能力和解决社交问题的能力等,社交能力具有社交自我监控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人际管理能力、解决社交问题能力五大基本维度。”[10]基于五大维度对社交能力评定问卷的编制方法进行研究。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社交能力与情商关系密切,有学者指出社交能力是一种情绪智力,是情商的组成部分[10]。陈永昌在情商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将公关社交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作为一级指标,并将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作为公关社交能力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11]。
近年来对社交能力外延的直接研究不多,笔者认为这不仅与语言表达逻辑不够严谨有关,而且根本的原因是对社交能力的公认的定义,外延比较模糊,应该把与社交能力相近、相关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使社交能力的外延清晰、明确。
2 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的研究现状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对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的研究内容包括人际交往现状调查、社交的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分析、大学生社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路径、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策略等。
笔者通过查阅了有关大学生社交现状调查的文献,发现调查结果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社交状况很不理想,大学生迫切希望改变自己当前的社交关系 (冯宗霞2004,张学亮2010);另一种观点与之相反,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测量表诊断表明,大部分学生得分较高,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良好,社交能力较强。有些学者指出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交障碍(付梅2005,桑伟林2010)。
在有关大学生社交特点的研究中指出,大学生正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心理上逐渐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关键期;大学生与高中生或工作者相比生活环境更加自由、轻松,兴趣广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但社会经历简单,注重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社交平等;他们交往愿望强烈,需求迫切,对社交的认识还不成熟,交往层次较浅;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既具有理想性又具有功利实惠性,过渡到理想性尚存,功利实惠性上升;大学生普遍重视同辈交往而忽视与家长、老师等长辈交流。学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上爬的理想性、迫切性、功利性、自主性、平等性、片面广泛性等社交特点上进行研究,发表各自的见解(黄希庭,郑涌[12],吴远[13],吴磊[14],侯燕伶,马东,马丽娜[15])。
已有的研究中主要通过寻找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从而提出构建大学生社交能力培养的路径和策略。不少学者认为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付梅认为虚拟的网络交往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导致学生心理闭塞;桑伟林认为大学生在互联网中发泄不良情绪,寻找精神寄托,导致社交能力下降;冯新平认为网络是双刃剑,上网成瘾的学生会产生现实社交障碍,弱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语言表达和是非判断能力弱化,处事态度消极[16]。但并非所有学者都认为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交行为和能力都产生副作用,Mckenna 首先怀疑网络交往是否对现存社会关系具有损害作用,并指出网络交往对不同个体的效应不一样[17]。但在互联网中习得的社会技能是否能顺利地迁移到现实人际交往中,虚拟空间中形成的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否减弱现实社交焦虑感,在网络社交中提高的自我效能感是否让人在现实社交中更加自信? 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2.2 已有研究的不足
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交能力的研究中,文献法是采用最多的方法。虽然学者对国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归纳,系统地组织论证、分析,但往往局限于国内文献,对国外有关社交能力的研究动态关注不够,收集、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比较少。
虽然很多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分析法对大学生社交能力进行评估,但与国外调查研究中使用的社交能力测量表相比较,测量工具还是较少。虽然也有部分学者自编量表测量被试者的社交能力,由于量表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就量表的信度、效度,还有待检验。一些关于大学生社交能力的研究实质是进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研究。由于在评估大学生社交能力中缺少专门的测量工具,普遍使用郑日昌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 测量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研究方法单一,视角较窄,研究尝试不够,缺乏准确性和系统性。
另外,对大学生社交能力结构的研究非常少。因此,应加强关于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基础研究,才能进一步探讨社交能力的培养模型问题。
3 大学生网络社交研究的主要内容
进入21 世纪,人们通过使用互联网开展各类社会交往,推动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的青年人,是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活动的积极分子。目前关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的视角,对社交的行为模式、社交媒介及社交情景进行讨论。
3.1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社交行为模式的影响
社交行为模式是从人类千差万别的社交表现形式中归纳出社交行为的本质和规律性,即是对社交内在机制的探索。人通过外在刺激产生社交需求,然后转化为社交动机,再由动机驱使出现社交行为,以此指向社交目的。学者认为:人的需求带有社会发展烙印的,社交行为模式变化印证了信息社会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满足社会互动与逃避、信息获取与输出、人际交往和娱乐等多元化社交需求,大学生社交不再局限于网络聊天、BBS 等网络社交形式,微博、微信等APP 成为学生网络社交新宠。学者基于传播学视角,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科技接受模型为研究框架,对大学生网络社交进行研究。
互联网的固有性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相契合,使网络社交这种方式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可。也有学者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角度认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易于对互联网形成依赖[18]。互联网成瘾的大学生往往在现实社会存在中社交障碍。
3.2 社交媒介研究的单一与复杂
社交媒介是人进行社交活动的载体,进行表达的符号。从媒介的角度研究“网络社交”,它对应西方学者研究中的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或者internet communication[19-20]的概念。网络社交就是借助计算机硬件和社交软件,遵循特定的交互协议与规则完成信息传递。面对人类纷繁的社交活动,互联网不过是为完成这些活动的一种新媒介。关于社交媒介性质的研究显得十分单一。
互联网作为社交媒介与其他媒介相比,因其技术优势,使社交散发出自由、开放、创意无限的香气。从风靡全球的facebook[21],到产自本土的腾讯QQ[22]、微博[23]、微信[24],都成为国内学者社交媒体研究的对象。另外,网络社交语言作为一个开放且动态变化的系统也是社交媒体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传输的内容早已不是文本文字,还包括图形图像、语音视频,而这些元素映射到大学生的思维中再投射于互联网媒介,并循环往复发生化学反应。关于社交媒体研究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3.3 从独立虚拟时空向虚实一体化过渡的网络社交情景研究
隐藏在网络社交情景研究背后的是学者们对网络社交与现实交往关系的探讨。在20 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文化毫无痕迹地植入了互联网世界。而现实社会中却因为布满了诸多的“不平等”使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截然不同。学者们普遍认为互联网不存在中心和权威,网络的第一特点就是权利分散[25],处于网络中的人和事不依赖任何中心点而彼此连接。互联网虚拟特性被论述得最多,也是与真实的人类社会直接对比得出的毋庸置疑的观点。社交主体网络匿名交往与现实交往之间的具体差异引起学者们关于“去个性化”、“去抑制”现象的激烈探讨。
互联网构建出脱离现实的时空世界,但加入其中的个体或者组织又都客观存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存在许多问题,研究者并不是从互联网本身去研究分析这些问题,而是透过虚拟的互联网去分析现实存在的问题。正如学者提出:第一代互联网是与现实世界分离的,第二代互联网是与现实融合的,即将到来的第三代互联网一定是与现实融为一体的。关于网络社交的情境性的探索从独立虚拟世界的定义已经向线上、线下融合进行转移。
[1] 雷池.社交的艺术[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4:282.
[2] 许文郁.培养社交能力 提高高职学生情商[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1):63-67.
[3] 段润芳,郭巍伟,梁执群.高职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交能力的关系[J].2011,19(5):591-59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4、330.
[5] 许慧.公民社会交往能力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93.
[6] 何亮.高校学生干部社交能力培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5):148.
[7] STERNBERG R J.人类智力:模式的启示[J].魏彬,译.心理学动态,1987(2):18.
[8] 张环.青年学生社交能力评定问卷的编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社版),2006(3):362-365.
[9] 桑伟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大学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0.
[10] Rogerse.R,Atheoryoftherapy,personality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asdevezopedin the e1ient 一eenteredframework,Koeh,Psyehology,Astudyofseisenee,NewYork,MeGraw 一Hill,1959,(3).
[11] 陈永昌. 高职学生情商指标体系及培养途径研究[J].北方经贸,2007(10)1-4.
[12] 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3] 吴远.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开封: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14] 吴磊,刘建荣.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5).
[15] 候雁伶,马冬,马丽娜.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新视野一以布劳的社会结构理论为切入点[J].消费导刊,2008(3).
[16] 冯新平.9 0后高职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5-16.
[17] McKenna,K.Y.A. &Bargh,J.A.Can you see the real me 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internet.1999,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18] Kandell,J.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Cyberpsychology&Behavior,1998,1(2):395-401.
[19] December,J.Units of analysis for internet communication.2003,http:\units of analysis forinternet communication December.htm.
[20] Riva,G.The socio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technology -basedinteractions.Cyberpsychology &Behavior,2002,5(6):581-598.
[21] 郝若琦.美国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动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22] 姚锦云.大学生QQ 人际传播研究[D].杭州:折江大学,2010.
[23] 刘振声. 社交媒体依赖与媒介需求研究——以大学生微博依赖为例[J].新闻大学,2013(1):119-129.
[24] 王潇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兰州:兰州大学,2013.
[25]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