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连贯型”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综述研究
2015-03-19龚雪梅
张 沙,龚雪梅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载入我们党和国家的光辉史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1]楚雄师范学院作为国家布局在民族地区的一所高等师范大学,理应在教师教育特色凸显,教师教育优势发挥方面敢于创新,勇挑重担,引领和不断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结合高等师范院校以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我们对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发展需求的“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中就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及结构调整的启示、我国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加快人才发展是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都明确的指出了高校的发展要注重学与用的结合,并结合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给予了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质性建议;重庆文理学院孙泽平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育人新路径》及《教师转变思想是应用型本科办学最大的难题》两篇文章提出:“全国3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师范新升本院校占70%,如何从主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转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从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师范院校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学校教育要发展,首先转型的应该是教师思想,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提高教师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师教育中实践教学的考核中度,是促进高校转型的重要方式,也是“整合连贯性”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南京工程学院陈小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则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及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思考三个方向进行阐述,具体列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路径及人才培养方向定位的几种渠道,概括性地说明了高校转型的必要性和“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在未来高校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总的来说,高校转型是我党长期以来结合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转型的重点,但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发现:(1)研究理论相同,方法宏观,并未从具体的学校实践教学出发,细致研究;(2)关于民族地区高校转型发展的研究较少,结合民族地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更少;(3)关于体育教育发展转型的文章较少,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中实践教学现状的少之又少。
二、“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与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结合分析
回顾改革开放,我国学校体育经历了35年的改革沧桑,党和政府曾下达了一系列政令性的方针、政策及相应的对策,但至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仍趋于下降的态势,当然这一不如意的结果是多因素造成的,学校体育不能承担全部责任,但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又不能卸职轻责,应反省我们自身工作上的缺失。地方师范类高校学校体育教学主要为当地中小学培养体育师资队伍,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养目标,即六个水平段的知识储备,将中小学生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连贯性、前承性、递增性、衔接性等方面的特点综合起来,突破以往中小学各阶段课程相对割裂、彼此封闭以及反复交叉的缺陷和不足,为高校体育教学衔接提供一定的基础。体现师范类高校的目标则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师资队伍保障。[2]由此可见,“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的提出不仅是学校体育转型的有效支撑,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
我校罗明东校长提出的: “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指将小学教师、初中教师以及高中教师的培养培训进行整体融合、全面贯通、统一培养,面向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与突出基础教育阶的某一个阶段相结合;在其整个培养模式中,关照基础教育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全程性,同时注重把基础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关注其阶段性,要求师范生在学科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注重对整个基础教育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的认知和把握,旨在培养出既通晓整个基础教育相关学科课程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基础教育整体观和全程观。[3]结合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将“整合连贯型”培养模式与体育教育结合,即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衔接起来,突破传统教学固守的教学理念,创新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连贯性,更是弥补和克服传统师范教育实践中师范生“片面发展”,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三、构建“整合连贯型”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重要性分析
“整合连贯型”教师体育教师实践教学思路是弥补和克服传统师范教育实践中师范生“片面发展”,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构建“整合连贯型”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将“整合连贯型”体育教师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明确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实现,增强教师实践教学的应用性,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结合中小学教师的需求方向进行学习,从基础上提高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整体连贯性,从而改善和提高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实践效果。
但是,因为多数评价体系都是定性的方式较多,人为主观因素占多数,但“整合连贯型”提出的是理论与应用并重,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仅在理论上让学生理解,还要求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创新思维,开阔教学视野。因此,本研究所提出的评价体系结合了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突破性的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科学构建“整合连贯型”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角度重新定义了师范类高校体育教学培养目标。
四、我国体育教师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及展望
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与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相关文章发现,关于研究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文章不多,其中结合体育专业的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文章更少,史晓红的《教师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中提出了“全程实践教学”,即:学校和社会相结合,以达到实践中的实质性实践层面,并且构建了关于实践教学的6个具体评价模块,涉及3个层面 (体验层、实验层、践行层);雷继红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剖析解读,并归纳总结了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5种教学模式特征,提出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学实践的概括化和理性化提升是体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中间枢纽;而邱伯聪的《奏议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一文则是以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背景,结合新课标修订对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进行论述,具体针对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的文章几乎没有;具体到实际中,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指导主要集中在教育实习、相关竞赛组织等一些短期的实践操作方面,但效果如何只是通过从实践单位的反馈信息中进行单方面的评价,并未有高校对体育教师实践教学方面的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更有些高校体育教师的实践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学生必须参加的教育实习而开设了较短时间的临时培训,指导范围不全面,学生到实践单位的具体参与情况较差,更有被实践单位退回的实习学生,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评价教师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更是检验学生是否能够独自参与教育实习的重要方法。
我国体育教学发展模式需要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化,实践教学部分必将成为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整合连贯型”教师教学模式的发展正是符合体育教学实践教学发展的天然屏障,能够促进体育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结合“整合连贯型”概念的内涵和特点,构建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成为了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科学、合理化条件,更是未来体育教师实践教学中的有效检验标尺。
罗明东校长提出的“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指将小学教师、初中教师以及高中教师的培养培训进行整体融合、全面贯通、统一培养,面向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与突出基础教育阶的某一个阶段相结合,完整的将师范类高校教师教育模式的概念进行了诠释。教师教育培养中应注重把基础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关注其阶段性,对整个基础教育相关学科教学的认知和把握进行微观掌控。本研究对构建“整合连贯型”理念下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解读,为培养出既通晓整个基础教育相关学科课程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基础教育整体观和全程观的体育教师提供决策意见和理论参考。
[1]罗明东,何元.“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背景、内涵与展望 [J]教育与职业.2011,(18).
[2]罗明东.在“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发展新阶段 [J].昆明学院学报,2010,(5).
[3]罗明东,何元,解继丽,高桂梅.“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J].昆明学院学报,2012,(5).
[4]赖怡.从“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看《教育学》课程改革 [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8).
[5]罗明东.“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新探索 [J].学术探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