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腔医学岗位工作场景的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研究
2015-03-19黎祺梁玮朱亚利张少姬
黎祺,梁玮,朱亚利,张少姬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20)
基于口腔医学岗位工作场景的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研究
黎祺,梁玮,朱亚利,张少姬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20)
为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对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基于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场景进行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设计,并采取课堂模拟情景教学和课外微课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辅以注重激励和引导的形成性考核,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腔临床英语会话能力,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口腔临床英语;模拟情景;微课
我国高职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基层医疗岗位培养医药实用型技能人才,很多高职院校认为专业英语课程只能在本科院校开设,忽视了高职学生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交领域的不断拓展,来华居住、工作和旅游的外籍人士日渐增多。广东珠三角地区侨乡较多,且邻近港澳,基层医疗单位接触外籍人士的机会很多,特别是基层口腔医疗单位,口腔医生经常需要用英语与外籍患者就整个接待、口腔常见疾病的诊治过程和预防保健等进行沟通与交流,这要求口腔医生不但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基本的专业英语会话能力[1]。
另外,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因此,高职医学院校不但要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等的培养,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创造性的市场经济时代。
为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对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基于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的工作场景进行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设计,并采取课堂模拟情景教学和课外微课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现就口腔临床英语的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口腔临床英语课程的设计
1.1教学内容的设计
课题组在充分调研、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基于口腔医学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语言知识与技能的需求[2],将口腔临床英语的教学内容设计为预约挂号、接待候诊、症状问诊、基本检查、龋病治疗、牙髓治疗、牙周治疗、局部麻醉、拔牙、义齿设计、治疗后注意事项、药物使用、疾病预防保健等24个常规工作情景,以此为单元,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词汇和常用对话句型,把学生口腔临床英语的听说技能训练放在首位,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将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型融入特定的临床情景进行讲授,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能使学生快速掌握口腔临床英语基本词汇及表达方式、具备从事该行业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
课题组组织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市口腔医学会的专家召开研讨会,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技能考核等教学环节提供专业意见和宝贵经验。在课程教学期间共召开了4次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加强师生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互动,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改进。
1.2授课安排和对象
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安排在第四学期后10周开设,共54学时,为专业必修课程和考试课程,采用师生英语对话方式考核。授课对象为我校2011级口腔医学专业106名学生,男女比例为5∶4。
1.3教材和教学资源
课程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模式,不设专门的教材,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真听课。除教材外,教学组提供完善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参考书、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
2 口腔临床英语课程的教师队伍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是由英语教师承担的,英语教师具有较正规的发音和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但不懂口腔医学知识,没有临床实践经验,不能结合临床实际,显然是不适合专业英语教学的[3]。
课题组挑选的4位专业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师,常年从事医教结合的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较高的临床诊疗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课题组对教师进行了教学方法培训和指导,让教师重点学习如何在模拟情景下使学生融入医患角色、如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及时研究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价,保证教学顺利开展。
3 口腔临床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单词、语法、翻译文章,学生做笔记、做习题、复习考试,这种简单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课题组采用课堂模拟情景教学和课外微课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并将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增强教学效果。
3.1课堂模拟情景教学
教学场地为学校口腔医学实训基地,是广东省高职教育口腔医学重点实训基地,建有口腔模拟诊室、口腔多媒体示教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其中口腔模拟诊室配置18张临床牙椅。课堂上采用模拟情景教学[5],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课件,用中文讲述一个临床医患情景,引出基本英语词汇和常用句型,并结合临床进行讲解;接着由两位教师进行演示,分别扮演患者和医生,用英语进行情景对话示教;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扮演医生和患者,反复进行英语对话训练;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布置下一次课的内容。通过这种模拟情景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效掌握口腔医学英语词汇和常用句型,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
3.2课外微课网络教学
微课是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6]。授课教师将每个口腔临床情景的经典英语对话制作成微课视频并亲身参与视频演出,将微课视频放在学校微课平台网站,供学生下载、学习。虽然每个微课视频时间一般只有5分钟左右,但都是浓缩的精华内容,学生可充分利用课外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微课视频可重复观看、随时暂停,是一种不受数量、时间和地点等条件限制的方便高效的教学资源,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3.3师生英语对话考核
课程考核采用师生英语对话的方式,教师扮演外籍患者,学生扮演医生,在口腔模拟诊室的牙椅上进行一个或多个情景的英语对话。教师通过对话可充分了解学生使用口腔临床英语词汇和语句的熟练程度,并按评分标准给出考核成绩。
我们将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分3~4个单元进行考核。形成性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成绩本身,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激励,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渴望评价和积极参与评价[7],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4 课程教学成效
学生口腔临床英语课程考试成绩优良率(80分以上)达88.75%,同学期的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等专业课考核成绩也较往届有所提高。课题组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7.1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口腔临床英语课程,89.6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开设没有增加学习负担,91.51%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难度不大、词汇易掌握。由于目前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微课视频,通过学校教育信息中心数据反馈,在课程开设的10周时间里,每个微课视频下载次数最小为127人次,最大为454人次。
课题组在学生毕业实习开始6个月后,到我校22家“二甲”以上实习教学医院,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口腔医学实习生口腔临床英语会话能力的跟踪调研,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81.82%的实习带教教师认为该届学生能熟练地用英语与外籍患者进行沟通,且用中文进行医患沟通的能力也较好,总体素质较高。另有3家实习单位的实习生尚未接触外籍患者。
5 结语
口腔临床英语课程是为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对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贴合临床实际,实用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模拟情景教学能让学生针对性地进行临床场景对话训练;形成性考核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及时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微课视频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方面效果显著,多管齐下,培养了学生的口腔临床英语会话和沟通能力。另外,口腔临床英语课程的开设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8]。
[1]张丽仙,彭迎春,柳玉晓.浅析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与临床的现状[J].卫生软科学,2008,2(1):50-51.
[2]林桂敏.高职EOP模式下的口腔英语课程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27-128.
[3]靳趁心,张玉玮,高睿.口腔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3(1):152-154.
[4]李雅冬,杨凯.口腔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28-129.
[5]孙健,徐维宁,郑家伟,等.提升口腔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3,21(3):158-159.
[6]蒲文静,蔺多鑫.高职高专口腔组织病理学微课教学应用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3):299-301.
[7]Zaffir H,Nissim S.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Using an Innovative Model for Clinical Teachers[J].J Nuts Educ,2010(30):1-5.
[8]刘洋,刘宏伟,华红,等.口腔黏膜病学PBL教学中专业英语教学的推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03-104.
G420
A
1671-1246(2015)20-0048-02
肇庆医专2014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项目“基于基层卫生服务岗位需求的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