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说课比赛学习教学理论并提高教学水平
——说课比赛体会
2015-03-19刘红伍
刘红伍
(陇南市卫生学校,甘肃武都746041)
通过说课比赛学习教学理论并提高教学水平
——说课比赛体会
刘红伍
(陇南市卫生学校,甘肃武都746041)
卫生学校教师大多数没有进行过系统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陇南市卫生学校通过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我校两年说课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就说课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课的基本环节等方面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说课比赛;教学理论;教学水平
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我校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说课比赛,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学习,也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学校按要求推荐两名教师参加全市中职学校说课比赛,均获得一等奖;推荐5名教师参加全省信息化教学比赛,也取得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的好成绩,本文就说课比赛谈一点体会。
1 说课要以教学理论为基础
1.1说课的三要素四原则
要明确说课三要素,即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要坚持4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1.2主要的教学理论
(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四阶段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其主要特点是将心理学运用于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中心作用,使课堂规范化,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缺点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法”:疑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探索来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缺点是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知识。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改进杜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发现法”,主张发现知识和传授知识在教师控制下取得恰当平衡,缺点是教学现代化要求高。
(4)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重视智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将教学过程总结为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五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发挥了传统教学的优势,纠正了忽视系统传授知识的偏差,缺点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过程最优化理论”,简单概括就是使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具体化,制订计划时选择最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师和学生一起执行计划、分析结果。
1.3主要的教学评价理论
(1)美国的教育家拉尔夫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教学评价原理和课程编制原理,这两个原理也称为“泰勒模式”。其认为“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行为变化程度的过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在他看来,教育目标是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和依据,是进行课程评价的决定因素。选择目标、表述目标的过程也成了评价的一部分。强调目标在评价中的突出作用是泰勒评价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泰勒在其里程碑式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在规划课程时,首先必须思考如下4个问题:①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②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③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④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2)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继承发展了泰勒的评价理论,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大类,构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依据。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知识、情感、技能3个领域。
2 说课要深入分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2.1教学目的与目标的区别
第一,从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订除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当地教学的实际水平。
第二,从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期望却难以预料和检测。教学目标则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规定,是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它不仅对教师适用,对学生也是必要的、适用的。
第三,从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对教学目标的描述则多采用“说出、写出、归纳”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意思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可通过测试来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第四,从作用的对象看,教学目的只对教师的教有直接指向作用,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从结构层次性看,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序列分明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2教学目标的4个层次和3个维度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4个层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通过课时目标达成单元目标,通过单元目标达成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目标达成专业培养目标。3个维度从课程目标说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时目标说就是知识、技能、情感。课时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
2.3教学目标的描述
教学目标的描述包括4个方面:(1)行为对象;(2)行为动词;(3)行为条件;(4)教学标准。行为动词力求准确、可操作、可检测,如说出、背出、写出、会做、能完成等。
3 说课要明确的基本环节
说课通常为5个环节:说学情(学情分析)、说教材(教材分析)、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学反思。前3个环节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三要素: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方法;后两部分也就是教案的内容。
(1)说学情主要说3个方面: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性格特点,目的是体现两个教学原则:可接受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说教材也要说3个方面:①地位与作用。从教学目标、岗位需求、资格考试、技能比赛及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认识本次课的重要性。②教学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3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③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3)说教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①教法——教师怎样教?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②学法——学生怎样学?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学法指导要能体现学习规律、学习原则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习基础等。
(4)说教学过程设计包括6个方面:①导入新课,如知识导入、感情导入、趣味导入;②讲授新课,包括用什么方法展示目标、达到目标,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和方法;③课堂小结;④评价练习;⑤布置作业;⑥板书设计。
(5)说教学反思一般包括3个部分:①教学评价;②教学反馈;③教学总结。
4 说课要有相应的教案
说课的目的是通过说课提高教学设计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而教学设计就要从教案书写中体现。教案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1)教学目标;(2)重点与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课后反思。
G420
A
1671-1246(2015)20-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