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二级三方”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5-03-19曹林忠张晓刚薛朝晖张欣张晋陇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中医学院甘肃科室

曹林忠,张晓刚,薛朝晖,张欣,张晋陇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构建“二级三方”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曹林忠1,2,张晓刚2,薛朝晖2,张欣2,张晋陇2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

我院在“全面、全程、全员”质量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初步建立和实施“二级三方”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促进临床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二级三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临床实践

在临床教学中,建立高效、可行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切实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我院在“全面、全程、全员”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初步建立和实施了“二级三方”的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构建“二级三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临床教学管理,规范临床教学行为,依据“全面、全程、全员”的原则,构建了“二级三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所谓“二级三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是建立医院、临床科室的二级监控组织和学生、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三方评教制度,从而调控整个临床教学工作,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评估,保证临床教学目标的实现,确保临床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2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运行

2.1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二级监控组织是保障

医院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研究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并就重大教学问题进行督导、评议和决策。教学科研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执行部门,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同时将有关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于全院共性问题,定期向全院通报,并提出整改意见及具体措施,要求各科室认真执行;对于教学中新出现的问题,则由教学督导委员会拿出初步意见并提交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各临床科室是从事教学管理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基层组织,科室主任实施对本科室临床教学工作的质量监控,检查督促临床教学各环节的贯彻与落实,及时掌握教学信息与动态,为医院决策提供参考。

2.2实施以学生、教师和临床教学管理人员三方评教的临床教学评价制度

一是学生评教、评管,为了及时、全面地了解教学运行情况,通过学生评教、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收集学生对临床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对收集与整理的各种信息及时汇总,按照不同情况予以处理,定期向医院汇报,并将处理意见反馈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教师临床教学质量测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填写《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效果5个方面对临床教师进行评价。

二是教师评学、评管,临床教师依据《实习生实习规范》、毕业实习计划及大纲、临床出科考核标准、临床技能综合考核、出科综合鉴定等方面对学生的临床学习质量进行评价。教学科研科通过组织教师座谈会、教学秘书座谈会等形式把临床教师引入教学管理中来,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管理、评价教学管理质量、反馈临床教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教学管理人员评教、评学,发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督导作用。教学管理人员评教主要侧重于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执行与完成情况,尤其是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教学记录等的完成情况。教学科研科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组织专门人员对各阶段临床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平时则在院长行政查房中,随机对各临床科室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督察。院长行政查房制度的实施既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又能及时反馈、督促改进、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了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在学生临床学习结束时,教学管理部门要对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反馈给学院,记入学生档案。

3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效果

“二级三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在全院初步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新模式,教学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化管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健全教学组织机构和完善规章制度是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我院明确院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院长负责教学的全面工作。教学科研科全面负责临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教研室,由科主任牵头,教学秘书具体执行,管理日常临床教学工作,形成较完善的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在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的同时,更重视制度建设,制订出台了如《临床教学规章制度汇编》、《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毕业实习教学规范》、《见习教学制度》、《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查房实施办法》等,还有《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教学收集制度》、《教学工作奖励办法》、《临床实习生带教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教学的实施和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近年来,医院坚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按照医院“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临床科室发展的要求,“引进、培养、稳定、返聘、外聘”五管齐下,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多渠道地扩大专业技术人员规模,从而不断改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使得师资队伍整体结构较合理,发展趋势较好。一是制订规划,在政策上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我院制订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及职工读取硕士、博士研究生暂行办法》等,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奖金分配、科室成本核算等多项政策上保证了师资的培养。医院建立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曙光人才等人才梯队,有意在课题立项、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制订措施,在行动上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我院制订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点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选拔与激励措施》,并按照要求对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的资质进行审核,每年对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的科研、学术、临床等方面进行动态考核,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人员按照文件规定进行奖励。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次培养模式,提高我院学科、专科人才队伍质量,形成合理的人才层次,造就了一批优秀学科人才群体,满足了临床教学师资的需要。为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于临床教学工作中,我院专门出台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秀教师评选办法》,近三年共评选院级优秀带教教师13名、校级优秀教师6名、优秀实习管理工作者3名、校级师德先进个人3名,大大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在培养形式上保证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临床教师的业务能力及教学水平,根据临床教学及科室业务发展的需要,医院努力为广大医务人员创造学术创新、技术提高、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利用“西部之光”、“骨干教师”等平台,选派优秀临床教师赴北京大学、301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进修学习,汲取现代医学知识,学习临床带教方法,更新临床教学理念。四是调整教师结构,在优化结构上保证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逐渐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教师队伍。五是严格临床教师遴选与考核,在师资准入方面保证教师队伍建设。临床教师是学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实施临床教师遴选制度,制订了《临床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把具有教学、科研、医疗等多方面能力,德才兼备、责任心强、热爱教学工作、具备临床教学能力的人员选拔到临床教师队伍中来。加强临床教师考核,每年年末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定,包括自我评价、科室评价,最后由教学科研科给出综合评定,并反馈给科室。六是教学科研并重,在培养科研能力方面保证教师队伍建设。临床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掌握最新知识和技术,提高学术水平,进而提高临床教学水平。为培养临床教师的科研能力,医院鼓励其申报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并对其论文和成果予以奖励。为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医院专门设立科研与技术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近三年,申请专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的数量大幅度提升,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的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教师自身素质与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3.3加强了学生管理

(1)重视岗前教育。无论两段式教学还是集中见习、临床实习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前,教学科研科均组织学生进行岗前教育。教育内容包括临床管理规章制度,医疗安全规范,和谐医护、医患关系以及病历书写规范等,使学生尽快了解医院基本情况,掌握相关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处理好与教师、患者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强调劳动纪律、请假制度、实习生职责等。学生进入科室学习前,科室安排人员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介绍科室情况以及组织纪律、要求等,使医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医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医院临床教学中的核心工作。一是狠抓教学查房,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查房集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于一体,目的是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可以加深医学生对“三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以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制订了《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查房实施办法》,对教学查房情况进行记录总结,组织开展示范教学查房,规范教学查房行为,纠正教学查房过程中存在的教学与医疗查房混淆、缺乏主题随意查房等问题。通过教学查房,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医疗实践中总结摸索疾病规律,培养临床思维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训练学生医疗文书的书写能力。医疗文书是重要的医疗文件和科研资料,书写完整而规范的医疗文书是每位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医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最基本体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它还是一种法律文书。因此,我们强调训练学生医疗文书书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每批学生进入科室学习前,都要对学生电子病历的书写进行专门培训,结合大纲要求规定学生必须书写各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大病历数篇,临床带教教师及时修改指正。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患者对知情权、隐私权的重视,在临床带教中患者往往不愿合作,学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给临床带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临床带教教师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给学生创造基本操作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操作,认真进行指导,把自己的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针对各类、各层次学生不定期安排学术讲座,邀请院内外专家为学生授课,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开阔他们的眼界。要求临床科室开展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临床教师的教学及业务素质等方面的能力,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五是严格学生考核管理,保证学习效果。在学生实践考核中,将考核内容进行细化,在每个科室实习结束后,严格实行出科考核制度,带教教师负责对每位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双重考核,并将成绩记录在案。学生实习结束后,还要对其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为此成立专门考核领导小组,制订考核方案,进行综合鉴定,鉴定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4 鼓励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

通过组织甘肃中医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的申报及院级教改课题的申报与评审工作,推动临床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成果的转化。近三年,我院临床教师申报甘肃中医学院教学改革和研究课题4项、院内教改课题12项,发表教改论文19篇。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二级三方”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革分配制度、完善晋升制度,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努力建成功能齐全、质量一流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要尽快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发挥学生信息员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要强化4种“意识”[1],即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领导的责任意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使管理更加规范,提高临床教学质量[2]。

[1]刘瑞文,李琛.浅议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6):442-446.

[2]黄爱军.中医院校后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5):542-543.

G40-03

A

1671-1246(2015)20-0033-03

甘肃中医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甘中教研-ZBFY27)

猜你喜欢

中医学院甘肃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一名老委员的五年提案和一批中医学院的更名历程——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