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2015-03-19王荟
王荟
(闽江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108)
现代汉语中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顺应性研究
王荟
(闽江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108)
拒绝是人际交往中的常见现象,但并非所有的拒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拒绝。虚假拒绝广泛地存在于中国文化中,可以说是拒绝言语行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人们理解和诠释当代语用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对汉文化中特有的虚假拒绝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虚假拒绝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正是与语言使用者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虚假拒绝;语用策略;顺应论;交际语境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现象。所谓“拒绝”,就是“对请求、邀请、给予和建议做出否定反应的行为”[1]。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拒绝言语行为展开了深入调查和研究。然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拒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拒绝。拒绝有真假之分,有时表面上做出拒绝,却和内心的真实想法背道而驰,这就是“虚假拒绝”。虚假拒绝在汉文化中十分典型,可它却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其研究成果可谓凤毛麟角。本文拟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框架内,探讨虚假拒绝作为一种语用策略的应用规律。
二、研究现状综述
作为一种极其常见的言语行为,拒绝言语行为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可谓硕果累累。其中,国外较典型的研究有Takahashi和Beebe[2],Beebe[3],Liao和Bresnahan[4]。Takahashi和Beebe从语用策略的角度对美国和日本的拒绝语进行了调查;Beebe等人认为拒绝是通过一套数量有限的语义公式来完成的;Liao和Bresnahan对美国和中国的拒绝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也纷纷对拒绝言语行为进行研究,主要从跨文化和拒绝策略两个角度进行论证。例如,姚俊[5]在Liao&Bresnahan的研究基础上,对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拒绝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廖素清[6]讨论了英汉拒绝言语策略的共性和差异。还有一些学者也从类似的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马月兰[7];李琼[8];谷慧娟[9];黄东梅[10],等等)。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二语习得、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拒绝语进行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与整理,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真诚拒绝”。然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拒绝都是发自内心的,其对立面“虚假拒绝”也是广泛存在着的,即人们表面上做出拒绝,却和内心的真实想法背道而驰。言语行为有真假之分,“真诚类”言语行为备受学术界青睐,而“非真诚类”言语行为却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虚假拒绝作为虚假言语行为的一种,在汉语文化背景中极其普遍,可目前对于其研究仍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三、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顺应性
顺应论是著名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创立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在他看来,语用使用的过程就是由于语言内部或外部的原因,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语言的过程[11]55-56。人们之所以能够对语言做出不断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大特点。其中,顺应性是最主要的特征。以此为基点,要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对象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四个维度去阐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简单地说,语言使用(选择)过程就是对语言结构以及语境之间动态顺应的过程。
顺应论的提出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个崭新而又全面的研究视角,它把语言和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虚假拒绝作为语用策略是在社会交往中实施的。在多种多样的策略面前,人们选择虚假拒绝这一策略,不仅受语言环境的约束,还受非语言环境(如文化等)的影响,涉及人们的认知过程。因此,我们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从交际语境顺应的视角,即从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顺应性来探讨虚假拒绝作为语用策略的应用规律。本文中出现的例子均来自于日常生活。
(一)对物理世界的顺应
言语交际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交际者处于时间和空间交织的、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中。根据Verschueren的观点,物理世界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指示关系,还包括交际者的外表、手势、身体姿势、生理特征等非语言因素[11]95-102。这些因素都会对交际者话语的选择、产出和理解,以及交际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例1甲:我开车送你们回酒店吧。
乙:不用麻烦了,不顺路呀!我们自己打的就好了。
甲:现在是下班高峰期,不太容易打到车的。
乙:高峰期路上堵,你开车不太方便。没关系,我们在这儿等一等的士,不要紧的。
甲:你就别客气了!带着孩子不方便,这会儿还有雨呢!走吧!(边说边往停车场方向走去)
乙:那好吧。
以上是发生在笔者和堂哥之间的一段对话。笔者一家到南京旅游,受到了堂哥的热情款待。某日傍晚,堂哥主动提出送笔者回住所。然而,考虑到酒店和堂哥家并不是同一方向,且下雨天堵车的情况下开车有诸多不便,笔者不确定堂哥是真心不怕麻烦地愿意送笔者一家,还是只是出于礼貌和客套才提出建议,于是两次“拒绝”了堂哥的好意。直到对方坚持往停车场方向走去,笔者才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对于语言选择和意义有很重要的作用。物理世界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交际双方的心理,进而影响到语言、交际策略以及交际方式的选择。在一些语境中,交际者之所以会选择虚假拒绝这一策略,正是顾及到交际场合,考虑到交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因素的结果。
(二)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言语交际既是语言上的互动,也是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它是以交际双方的心理为依托的,正所谓“心相照,言相通”。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双方的个性、情感、信念、愿望、动机、意图等因素”[11]87。这些心理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时刻影响、制约着交际者的语言选择。换句话说,交际者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对方心理世界的动态的过程。
例2甲:带孩子去我家玩儿吧。
乙:不了,这个点估计你们家宝贝还在睡吧。
甲:没有,已经醒了。
乙:你爸妈不休息吗?我们晚一点再去吧。
甲:没关系,他们中午都不休息的。
乙:那行,走吧!
甲主动邀请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乙带上孩子去自己家里玩。面对邀请,乙不敢贸然接受,而是先后以怕打扰小孩、老人休息为由,两次运用虚假拒绝,策略性地试探甲方邀请的真诚与否。直到确定后,乙才欣然接受了邀请。
这样的例子在汉文化中比比皆是。虚假邀请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缩短与会话者之间的距离,为了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常常会发出非真诚的邀请。非真诚邀请使用之频繁导致其往往被人们视为客套话,甚至只是见面或告别时的寒暄语。当我们无法分辨邀请的真诚与否,无法确定对方真实的愿望、意图和动机时,便可以将虚假拒绝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来使用。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策略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对方利益为出发点而做出的选择,既维护了对方的情感,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保全了自己的面子,从而为双方的交际空间留下了一定的缓冲地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或麻烦。
(三)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Verschueren认为,社交世界是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双方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11]91。在人际交往中,影响交际者对于语言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一定的社交场合、社会环境、社会关系、语言社团的交际规范等等。
1.顺应社会权势和社会距离
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社会地位决定着人和人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于话语表达方式和语用策略的选择。
例3甲:这条围巾送给你。
乙:好好的怎么送我东西啊?这个我不能收。
甲:那天逛街时看到的,觉得花色很漂亮很适合你,就买了,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乙:是挺好看的,你戴也好看啊!我看还是你自己留着吧!
甲:你就别客气了!我也不是特意去买的,就是刚好碰到了,你戴肯定好看!快收着吧!(将围巾塞进乙的手里)
乙:这样啊……那真是太谢谢啦!
该例中的甲和乙是私交甚好的上下级关系。甲因为受到乙的帮忙而买了一条围巾送给乙作为感谢。对于甲送围巾的缘由,乙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但是鉴于对方是自己的领导,不好把话挑明,更不能直接接受这份礼物,便以“无功不受禄”为由拒绝了对方的心意。直到对方再三劝说,并把礼物硬塞给乙时,乙才欣然接受。
由此可见,在社交世界中,交际者不会总是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意图,很多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交环境、自身的身份地位以及相对的权势关系等来选择恰当的说话方式和语用策略,顺应社交环境的需求,从而达到有效的交际。
2.顺应社会规约
人是生活在具体社会文化中的人,其言语和行为总是受到特定的社会规范、风俗习惯、价值观、共同信念等的制约。因此,交际者无论在什么样的交际场合,必须对他所在社会的规约给予足够的重视,动态地顺应或遵守这些社会规约。
例4甲:晚上就在我家吃饭吧。
乙:不用,不用,太麻烦你了!
甲:不会,我都准备好了,只是一顿便饭,别客气。
乙:那怎么好意思,我还是回去吃好了。
甲: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啊,你回家也得煮,多麻烦啊!就在这儿吃吧!
乙: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类似于上例的现象在汉语文化背景下屡见不鲜。通常情况下,当别人主动提供帮忙、赠予礼物或者发出邀请的时候,即便心里很想接受,人们也总是在拒绝一次甚至数次后才接受,因为根据礼节习惯,立刻接受是不太礼貌的行为。这种对社会、文化规范的顺应已经根深蒂固,可以说是一种“惯性”或者“条件反射”。因为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尽量做到“中”“和”,庄重、谨慎,克制自己的情绪、欲望以图实现社会平衡[12]。
四、结语
拒绝是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和手段,我们常在生活中对他人说“不”,但拒绝却又不是单纯地说“不”那么简单。作为言语行为的一种,拒绝和其他言语行为一样带有深深的社会和文化烙印。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境顺应的视角,即从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顺应性探讨了虚假拒绝作为语用策略的应用规律。需要指出的是,上文中的归类举例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并不表明虚假拒绝策略的选择仅受某个单一因素的制约,相反,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不仅是对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补充,更丰富和完善了传统的言语行为理论,而且为今后其他虚假言语行为的研究抛砖引玉。同时,它加深了人们对拒绝语及汉文化的理解,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得体地拒绝他人以保障顺利、和谐的人际交往。
[1]刘伟萍.礼貌拒绝策略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
[2]Takahashi,Tomoko,Leslie M.Beebe.Transfer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TESOL convention Anaheim,California,March 6,1986.
[3]Beebe L M,Takahashi T,U liss-W eltz R.Pragmatic transfer in ESL refusals[M].In R.C.1990.
[4]Liao Chao-chih,BresnahanM IA.Contrastive Pragmatic Study on American English and Mandarin RefusalStrategies[J].Language Science,1996(18):703-727.
[5]姚俊.从英汉拒绝策略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J].山东外语教学,2003(1):12-17.
[6]廖素清.“拒绝”言语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2007(4):24-26.
[7]马月兰.中美拒绝策略共性比较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46-49.
[8]李琼.中美英语拒绝语策略手段对比调查[J].外语教育,2004(1):44-52.
[9]谷慧娟.汉英拒绝策略的文化映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3):110-114.
[10]黄东梅.汉英礼貌拒绝差异及成因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5):121-125.
[11]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黄贤忠
Study on the Adaptation of Ostensible Refusals in Chinese
WANG Hui
(Departmentof Foreign Languages,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108,China)
Refusal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human communication.However,not all the refusals are sincere.Ostensible refusal,which is a special form of refusal,frequently appears in the Chinese culture.Verschueren’s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provides people with a brand-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modern pragmatics.It can also be used to explain the distinctive phenomenon of ostensible refusals in Chinese culture.As a pragmatic strategy,ostensible refusal is the outcome of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psychological and socialworlds of the language users.
ostensible refusals;pragmatic strategy;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communicative contexts
H109.4
:A
:1673-8004(2015)06-0063-04
2015-03-10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B类项目“汉语虚假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项目号:JB13202S)的研究成果。
王荟(1983—),女,山西吕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用学、语言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