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大叙事与身体表达:嘉绒锅庄“博巴森根”艺术内涵阐释

2015-03-19

关键词:嘉绒锅庄右旋

赵 明 汪 代 明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甘堡”(音译词,读作“gāng pū”),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的杂谷脑河畔,这一“坡上的村落”,寨子依山而建,由石头垒出的建筑群古朴、层叠,幽幽地透出一道历史的厚重底蕴。这座誉为嘉绒藏区第一寨的“甘堡藏寨”,至今已有2500余年,因地处藏、羌、汉结合部而沉淀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定居此处的人民既带有农耕者淳朴真诚的本性,又拥有藏民族勇武豪放、内敛坚韧的特点。这种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造就了甘堡藏民在生产方式和娱乐形式上的“团结”和“勇敢”特征。“博巴森根”专属于甘堡屯(今称甘堡乡),“只在每年农历五月小春作物(青稞、小麦)开镰收割前夕跳”[1]794,其内容是表现鸦片战争时期嘉绒屯兵将士艰苦跋涉,前往东南沿海抗击英军的英雄事迹。2007年“博巴森根”成为理县第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文化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博巴森根”述略

藏语中的“博巴”指藏族人,“森根”是狮子,“博巴森根”即雄狮般威猛的藏人。[2]83这种以“狮子般的藏人”命名的锅庄舞蹈,有其丰富的历史内涵。

嘉绒藏族源自唐蕃时期的吐蕃军队,清乾隆时期改土归流,将甘堡地区的土司制改为屯兵制,每户派屯兵一名,有战即兵,无战即农。嘉绒地区的屯兵多次应清廷调遣,离乡征战,曾出师准噶尔、廓尔喀,也曾远赴江浙沿海,甚至跨越海峡,抵达台湾。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抽调嘉绒屯兵将士数千名,历经三个月于1842年2月抵达浙江,投入战斗。最为惨烈、悲壮的战斗,发生在收复被英军占领的定海、镇海、宁波等城的战役中。甘堡屯兵在战场上高呼“不战胜宁战死”,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他们在捍卫国家独立、抵御外敌入侵的战斗中,同仇敌忾、功勋卓著。

历经抗英疆场,生还的甘堡屯兵把为国捐躯战友的发辫、指甲、腰牌、佩戴等带回家乡,交给他们的亲人掩埋,这就是今天的“辫子坟”。为缅怀异乡殉难、为国捐躯的儿子,年迈的父母们在空旷的土地上牵手起舞,以祭骄子;丧夫失父的妻小们也加入到舞蹈的行列。歌舞中,那些飘飞于遥远海江的英灵,寻着清脆的铜铃声,觅着悲伤的挽唁,踏歌而来,回到他们熟悉的故乡和亲人之中。这就是理县甘堡“博巴森根”舞蹈。

二、“博巴森根”的叙事程式

“博巴森根”作为一种叙事性祭祀锅庄舞蹈,不同于其他自娱性锅庄可以随时随地乘兴起舞,它只能在特定的地点、时间,按照特定的表演程式进行。每年农历的端午前后,甘堡乡的嘉绒藏族居民都要举行盛大的“辫子坟”祭奠活动,并表演纪念屯兵的战争之舞——“博巴森根”。清晨,村民先去到寨子后的魂山“辫子坟”前,祭奠祖先的英灵,然后回到“点将台”,在旷阔的院坝牵手起舞,追思殉国的前辈英烈,纪念已故的亲人故友。舞蹈人数少至几十人,多达上百人。

据阿坝州理县甘堡乡甘堡村妇联主任择朗拉姆介绍,“作为祭祀性质的大锅庄,必须有开坛仪式。开始前在场坝中央放置一至两坛咂酒(主办家提供),由村寨里德高望重的长者诵经、祈祷,并向神龛敬香(在屋内),众老者依次走向场坝的酒坛,并用竹杆插吸咂酒,随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领大家跳“博巴森根”锅庄。[3]“博巴森根”表演时,男领舞者手持红黄飘带串铃,其余男舞者身穿青布长衫、白色长裤,腰间系红色麻绸腰带并身后打结,挂白色烟荷包,腰间佩戴藏刀,头包青布帕,小腿缠黑色绑腿,脚穿黑色麻织草鞋;女舞者身穿高贵华丽、带有满族宫廷服饰特色的嘉绒女装,系花腰带,头戴绣花帕,脚穿绣花鞋。[4]85舞蹈队形多样有序,无伴奏音乐曲调简洁明了,整个叙事表演历时约2个小时,通过四个部分呈现。

第一部分有四个段落。第一段为引子,男舞者站在下场口靠后处上宾位置,而女舞者站在上场口靠前处,面对面排成一字队型,牵手走向场坝中央,边唱边形成双弧线队形。

第二段男领舞者右手持串铃上下抖动,左手牵领众舞者边跳边唱沿广场呈弧形“右旋”行进,女舞者牵手跟随男舞者前行。男舞者高声领唱,女舞者跟唱。歌词大意为:“五屯四土的藏族小伙儿、姑娘一起,跳起锅庄来纪念我们逝去英勇的勇士们。”众舞者脚下步伐由单一的慢步逐渐变化至复杂的交替跺步,右脚由外向内画圆蹭跳,前点跺步、后蹲踏步为主;身体随步伐含胸前倾,曲小臂前后摆动,循环反复,表现嘉绒勇士开赴江浙抗英前线。

第三段,队末两位女舞者左、右手相连高抬手臂形成“洞口”,男领舞者带领众舞者前后摆动双手,跺步行进,依次从“洞口”钻过。模拟“洞口”的两位舞者原地跺步,待舞者“钻洞”之后,左手从舞者头顶绕过,搭靠在自己的右肩上,并握住后舞者的右手,形成“纽扣”。舞者边唱边钻洞,以此类推,每位舞者都要钻洞,最后形成连环状“纽扣”队形,突出前线嘉绒将士的众志成城。

第四段,舞者上身前倾,双脚二位交替跺步前行,胯部随步伐左右摆动。舞队搭肩弧形“右旋”行走,形成“狮子拐”队形,以此寓意出征途中遭遇的艰难险阻。同时吟唱:“蹬烂了九十九双草鞋,涉过了九十九条河流,走过了九十九座桥啊,雨天行军,露宿荒野,饥寒交迫,日夜兼程,长途奔袭夺城池,金戈铁马扫沙场。”

第二部分,由男领舞者领头边唱边舞,“用我们的土酒杯敬给远方的客人,举起斟满的酒杯让我们尽情的跳起快乐的锅庄。”众舞者左手臂依次从头顶向后绕开“解扣”,双臂从“纽扣”恢复至牵手状前后摆动,缓慢跺步。唱腔节奏突变、明快有力,歌词大意:“跳吧、跳吧,雄狮般勇猛的藏人们……”舞队“右旋”呈蜗圈状跑跳步行进,男内女外,直到将领舞者围在圈中央,众舞者停止舞动,半蹲面对圈内。

第三部分,舞圈中央的男领舞者接受两位男女舞者敬献哈达,吟唱“博巴森根”的故事:“出征的屯兵,一路平安!兄弟之间,大家要团结和睦。我们兄弟之间,分别时总是难舍难分。就像树上的鸟儿一样,大家一起飞翔,永不分开。”舞者原地蹲坐倾听,齐声附和。

第四部分,吟唱完毕,众舞者齐声欢呼,并向天空抛撒“龙达”(汉族俗称“经幡”),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祝愿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回家团圆。最后男领舞者带领舞队在高亢的唱腔中反蜗圈解开队形,舞者摆动双手,“右旋”跑跳步由上场口退场,舞蹈结束。

“博巴森根”通过叙事程序来表现战场经过,以吟唱来叙述历史故事。对甘堡嘉绒藏族而言,关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寓于“博巴森根”这一文化形式之中,其间的宏大叙事以身体为核心加以展开,传递和延续着他们过去的回忆。

三、“博巴森根”的身体表达

“博巴森根”既沿袭了嘉绒藏族传统锅庄摆、含、曲、颤、顺、开、右旋[5]35-36的风格特点,也创造了独特的“钻洞”“纽扣”“解扣”等身体动律,同时舞蹈队形也更加丰富,在“右旋”弧形状基础上,由连臂穿花组成连环圈状、蜗圈状、反蜗圈状队形,偶尔变换成“狮子拐”队形,极具地方特色,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

“摆”:手臂前后摆动。“博巴森根”从始至终都牵手连臂踏歌起舞,以表现出屯兵将士团结协作,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因此手臂受到局限而动作比较单一,以上、下抖动串铃、前后摆动双臂、单臂绕头、曲小臂前后摆动为主。

“含”:含胸、梗头。这源于嘉绒藏族多年来以服饰的沉重、对宗教的虔诚和礼仪的重视,而形成这种前倾的特殊体态。“含”准确地传达出对屯兵的崇拜、敬仰之情。

“曲、颤”:腿部弯曲、膝部连绵不断地颤动,身体重心下沉。嘉绒藏族人民生存在高山峡谷中,常年行走于崎岖山间、田间小道,生活所需主要依赖于人力背运,因此膝部关节松弛、灵巧。嘉绒舞蹈动作幅度不大,但基本步伐较为丰富。步伐主要以右脚由外向内画圆蹭跳、前点跺步、后蹲踏步、跑跳步为主,呈现出嘉绒藏族舞蹈灵活多变的步伐特点。“博巴森根”用“曲、颤”来呈现屯兵将士抗战路途的艰难困苦和一往无前的英勇精神。

“顺”:手脚同边,上身动作顺从下身动作。崇山峻岭的居住环境使嘉绒民众在行走时总是把身体的重心移动至一侧,迈着沉重艰难的步伐前行,从而形成了“顺”的特色。嘉绒锅庄中有大量身体前倾、双脚交替跺步行进、双腿二位屈膝、左右顺边摆胯的舞蹈动作。“顺”在这里充分准确地表现出屯兵将士行军途中步履艰难、同心协力、团结一致的协同精神。

“开”:双腿向两侧二位打开。嘉绒藏族人在生活习俗中喜欢盘腿而坐,舞蹈中不管是二位屈膝摆胯,还是右脚由外向内画圆蹭跳,都不难发现“开”的元素。在“博巴森根”中,“开”主要表达的是屯兵将士奋不顾身、前仆后继抗击英军的爱国精神。

“右旋”:逆时针弧形旋转。“右旋”被认为与原始自然崇拜、藏族苯教信仰、民俗观念相关。[6]91“博巴森根”队形多以弧形右旋绕圈为主,其舞蹈语汇有着非常深厚的寓意。“博巴森根”以右旋队形坚定地守望着民族的根和魂,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家园,是屯兵将士抵御外敌的力量源泉。

“钻洞”:在右旋的基础上,以连臂穿花的方式巧妙设置“钻洞”动作,配合逐渐加快的唱腔节奏,整齐划一的舞步和前后摆动的手臂动作,形象地表现出屯兵在战壕中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之意。从中透露出自我鼓舞的气势,激励着屯兵将士们不怕艰险,英勇作战。

“纽扣”:每位舞者左手搭靠在自己的右肩上并握住后舞者的右手,形成“纽扣”,摆胯式的“搭肩行走”,组合成绳索状队形,动作沉稳缓慢。呈现屯兵们将士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斗志。

“解扣”:舞者左手依次绕头“解扣”,双臂由“纽扣”状恢复至牵手状。“纽扣”与“解扣”形成强烈对比,由慢至快,由繁至简。配合蜗圈状、反蜗圈状队形变化,将屯兵将士在战场上左奔右突、来回冲杀、不畏牺牲的英勇斗志和爱国精神推向高潮。

“狮子拐”:连续的“S形”舞蹈队形。这种繁杂的舞台线条,表现屯兵将士翻山越岭,遭遇各种艰难险阻,最后九死一生的艰苦卓绝。

“博巴森根”通过“钻洞——纽扣——解扣”身体动律,辅之以连环状、蜗圈状、反蜗圈状、狮子拐等队形的反复变化,加之音乐节奏的烘托,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将屯兵将士英勇战斗的激烈场景、前仆后继的无畏精神、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大义凛然的不屈斗志、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极大地拓展了嘉绒锅庄的表现空间,赋予锅庄舞蹈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精神。[7]

四、“博巴森根”音乐曲调的情感分析

与叙事程式和舞蹈动律相对应,“博巴森根”的音乐曲式共分为四部分,主要按ABCB结构,为宏大叙事和身体表达烘托气氛、推动情节、渲染情感。

第一部分:第一段为引子,是民族调式中的“商”调式,唱腔旋律深沉,节奏缓慢,曲调中饱含悲壮和追忆的情感。吟唱的旋律节奏随舞蹈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段从民族调式中的“商”调式发展到“羽”调式,音乐节奏较缓慢,唱腔曲调低沉婉转;第三段唱腔曲调虽与第一段相同,但节奏明显加快,表现热情奔放的情绪;“钻洞”时,民族调式已从“宫”调式转变到“徵”调式,唱词中透露出自我鼓舞的气势,激励着屯兵将士们,不怕艰险,英勇作战;而第四段唱腔、节奏和第三段无异,明朗轻快。随后当众舞者搭肩摆胯行进时,民族调式从“商”又发展至“羽”调式,表现出征路途中行进困难,历经艰苦、艰难险阻。

第二部分:民族调式中的“宫”调式,叙事性强烈,曲调震撼人心,旋律明快而有力。当舞蹈队形围成“蜗圈状”时,节奏铿锵有力,充满了刚毅、自信,与第一部分形成强烈对比,曲调震撼人心,让人感受到屯兵们的勇敢与团结,对这场战役的信心增强百倍,增强气势。

第三部分:当男领舞者吟唱时,音乐采用音阶下行时小二度变化半音♭7♭3,曲调婉转悠长。该曲调为嘉绒藏族音乐特有的降半音调式,音程表现出悲伤、悲哀、忧愁,表达出家乡父老缅怀战场上的屯兵,并为他们感到骄傲的情怀。

第四部分:曲调迅速转回民族调式中的“宫”调式,表达家乡父老对屯兵们战胜侵略者、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心。

结 语

背靠远山,跳起“博巴森根”,是甘堡藏寨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往事已成为历史,战争的硝烟已散尽,但“博巴森根”以舞蹈记述抗英功绩、祭拜屯兵、祈望和平的不屈精神却得以传承,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流淌在民族的记忆和血脉之中,永远激昂、永远鲜活。

“博巴森根”历经一百多年,仍在现实生活中熠熠发光。“5.12”灾后重建,甘堡藏寨建立了“博巴森根”传习所,这一锅庄舞蹈现已成为阿坝州理县甘堡小学的教育课程之一。这种喜闻乐见的锅庄舞蹈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必将在这些屯兵的后代中传承,“博巴森根”精神也必将世代延续。

[1]王文泽.扎西朗嘉绒藏族史料[G]//嘉绒藏族研究资料丛编.四川:四川藏学研究所(内部资料),1995.

[2]马成富.动人心魄的国家级非遗名录“博巴森根”舞探秘[J].西藏艺术研究,2011,(2).

[3]阿坝州理县甘堡乡甘堡村妇联主任择朗拉姆采访录音.采访时间:2014年3月14日.

[4]马成富.动人心魄的国家级非遗名录“博巴森根”舞探秘[J].西藏艺术研究,2011,(2).

[5]格西门措,斯达斯佳.嘉绒“锅庄”浅谈[J].西藏艺术研究,1988,(3).

[6]李菲.文化记忆与身体表述——嘉绒跳锅庄“右旋”模式的人类学阐释.民族艺术,2011,(1).

[7]姚春林.藏族牧区小城镇的语言文化生活[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4,(1).

猜你喜欢

嘉绒锅庄右旋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论藏族嘉绒锅庄“达尔嘎”的传播历史——以四土地区为例
2种分析测定右旋苯醚菊酯原药中右旋体含量的方法比对研究
嘉绒藏戏传承发展刍议
藏族锅庄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浅谈自然界的左右旋现象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锅庄舞与学校体育文化融合研究
毗卢遮那大师流放嘉绒之原因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