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裸考”现象

2015-03-19汪俊武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考试职业大学生

汪俊武

(安徽师范大学人事处,安徽 芜湖 241003)

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裸考”现象

汪俊武

(安徽师范大学人事处,安徽 芜湖 241003)

在高校,“裸考”是指没有经过任何准备或很少准备就去参加考试,其代表群体为在校大学生。“裸考”是一种畸形的考试现象,该现象的盛行具有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多重原因。重视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功能、拓宽就业渠道以及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完善考试制度、加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是当前引导大学生理性应考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裸考;建议

“裸考”作为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诸如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考试、GRE考试,甚至专业性较强的证券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中,都有较为普遍的存在。“裸考”考生虽然报名参考,却不买复习资料、不看书、不参加考前培训,也就是说不做任何准备就去参加考试。从效果来看,不排除有少量“幸运儿”能够通过,但更多的则是落败的结局。正因为如此,“裸考”一词几乎成了“撞大运”的代名词,而“裸考”者的侥幸心态及成功渴望也促使他们更多的去关注那些“非法”的途径,从而给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负面效应。

1 “裸考”:一种畸形的考试现象

1.1 “裸考”名词的出现及其词义的演变

作为一个名词,“裸考”最早见于2006年6 月2日《中国青年报》刊载的一篇题为《裸考:今年高考新增名词》的报道。从报道来看,“裸考”属于2006年的一个高考新名词,专指那些不能享受高考加分政策,仅凭考试成绩参与高考竞争的考生。自此之后,“裸考”作为一个被赋予特殊含义的新名词开始流行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当时的情境来看,众多媒体以“裸考”为关键词对高考加分政策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对不合理的高考加分制度表达了质疑,对利用这一制度进行造假的现象进行了抨击。广泛的关注反映的是全社会对教育公平、考试公平的强烈呼吁。

随着人们的广泛关注,“裸考”的词义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并在大学校园日益流行。2009年12 月16日《长江日报》刊载了一则题为《临考仓促上阵:一些大学生时兴“裸考”“比基尼考”》的报道:“当前‘裸考’、‘比基尼考’的奇异叫法在大学校园十分流行,这是指一些考生不做任何复习准备或很少做准备就参加考试。本周末将进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昨日,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接受随机采访的18名学生称,大多数同学都为找工作忙碌,‘裸考’、‘比基尼考’考生占一半。”可见,“裸考”逐渐衍生出了另一层含义:即没有经过任何准备或很少准备就参加考试,其对象主要演变为大学生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考试,“背心考”、“比基尼考”等网络新名词与“裸考”一道也日益在考生中流传,成为考生们谈论的时髦词汇。其实,“背心考”、“比基尼考”与“裸考”的词义及所指现象基本相同,而“裸考”则更具有代表性。

1.2 “裸考”在大学校园中的盛行

当前,“裸考”在高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 “裸考”一词的代表群体无疑是那些在校大学生。如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有记者对某大学随机采访了十多位大学生,发现准备“裸考”或“背心考”的考生竟有八成。有的说是去感受一下气氛,有的则认为平时都在学英语,再怎么复习也就是这个水平了,所以复习了也没用。[1]“多裸考,没坏处,”已然成为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

“裸考”现象广泛存在于大学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毕业生求职等各类招聘考试中。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有九成左右的在校大学生有过“裸考”的经历,他们通常在不买资料、不复习的情况下就匆忙参加各种考试,比例之大令人吃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大学生中,“裸考”一族还在逐年壮大。“裸考”逐渐成为高校校园中的一种“时尚”,“裸考”成功更被视为是一种“荣耀”。

其实,“裸考”是一种畸形的考试现象。“裸考”现象的盛行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在多重压力的情况下,普遍存有侥幸、懒惰及投机取巧的心理,多处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到处撒网”的“跟风”状态中。若任由“裸考”风气蔓延,其结果将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裸考”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

2 “裸考”现象盛行的原因剖析

2.1 社会层面的原因

2.1.1 社会流动机制尚不合理。

所谓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地位上的转移。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财富、权力、声望、社会资本、教育等,其中受教育程度被看作是一个比较恒定地对人们社会地位获得起干预作用的变量,特别影响到职业地位的获得。在当代中国,社会地位通常被具体化为职业地位、教育地位、经济地位、权力地位等。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通过教育获得初次就业的职业地位,显然是他们最主要的选择。然而在当前的中国高校,教育效果的评价仍以考试为主要方式,无论是各门课程、各种奖项评比、考级考证,还是就业、考公务员等,无不以书面考试为主。亦即在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大学生获得职业地位的渠道只有考试,久而久之便催生了如同“撞大运”式的“裸考”现象。显然,这种现象的产生和盛行与当前的社会流动机制不尽合理有很大关系,更是受到了以考试为标准的教育评价体制的重要影响。

2.1.2 文化资本的功利主义诉求

文化资本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理论,是指借助于教育行动所传递的文化物品,内容涉及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文化资本可以制度化为资格证书、教育文凭等形式。在决定人的社会地位方面,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同样重要,如学历、资格证书、生活方式、品味等,可以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地位。

文化资本的制度化存在形态表现为体制的、制度的安排,比如对于教育资格、证书的一套规定和认定程序等。学校教育就是文化资本制度化形态的载体。各种文凭、证书、资格认证,就是最重要的体制化的文化资本,拥有这些证书的人,也就拥有了资本的价值。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场域中,考试、考证具有积累文化资本、提升社会地位的重要作用。由此,大学教育构成了一个博弈的场域,无论是学校评优评先,还是就业择业,对学习成绩、资格证书等倚重较大,所以各种各样的考试成为必然选择,甚至是惟一选择。而这恰恰对“裸考”现象的盛行起到了非常严重的催化助燃的作用。

2.1.3 高等教育逐渐由知识到标签的异化

科学知识是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创新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追求学历、文凭的心态和倾向,即“学历社会”、“学历主义”。学历社会“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它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用标准化、客观化的手段选拔人才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置疑。但学历社会也带来了应试教育、功利教育、高学历消费等诸多弊端”[2]。学历主义的影响下,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级证书被异化为科学知识的标签或者象征物,考试成为获得这些象征物的惟一途径,考试的功能发生了畸变。故而,各种“裸考”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又是考试功能异化的必然结果。

2.2 学校层面的原因

2.2.1 考试制度性缺陷

首先,考试公平性不足。当前许多考试尤其是招考、招聘很大程度上是不公开的,容易导致考生产生“暗箱操作”的误解,因而对学生的考试心理产生误导。另外有一些考试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或是变数太大,学生无法对这些“偶发”的考试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因而只有以“裸考”应对。还有一些考试如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内容十分宽泛,很多考生觉得即使复习了也考不到,干脆“裸考”碰运气。

其次,考试过多,疲于应付。当前高校,除了必须的课程考试外,还有数不清的各类证书考试、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学历学位考试、招聘考试等等。从小到大,大学生经历了无数场考试,对于考试多少显得有些疲沓、疲于应付,于是每次考试都会有不复习就参考的学生。对于涉及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些考试往往也不十分重视,有的甚至还拿“裸考”来作为炫耀。当然,也不乏因“裸考”而通过英语四六级、公务员等考试的个例,但这些个例极易助长学生的侥幸心理。

2.2.2 大学生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就业岗位的供应不足,“逢进必考”等招聘政策,使得大学生在择业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包括竞争压力、心理压力、经济压力等,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许多大学生不得不在英语、电脑、驾照等方面煞费苦心,用意是通过证书来彰显自己的能力,为参加面试与就职争取更大的机会。

另外,归因于高校的就业率导向机制。当下,高校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大学教学质量与综合排名优劣的晴雨表。由于考取研究生的学生被视为获得了暂时的“就业”,因而许多高校对本校学生的考研多持鼓励态度,考研成为一种时尚。在全国各大高校里,各式考研培训班大张旗鼓,考研成功者受到英雄般的礼待。对高学历的过度追求与推崇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大军,这就为那些对于考研犹豫不决或习惯随波逐流的大学生进行“裸考”创造了条件。

2.2.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足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催生大量“裸考”现象的重要内因。当前,许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科学、自我发展定位不明确。首先是部分学生“父命难违”而参加各种考试。近几年,多数在校大学生多属“独生子女”,在“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然而事与愿违,在多数情况下,当学生自身不能以积极的心态与努力的准备来应对时,家长的鼓动往往起到的是培育和壮大“裸考族”的作用。

另外也有一些学生因家境贫寒,为了节省开支,不愿购买一些必要的教材、教辅书,结果只能误打误撞,敷衍了事,也是导致“裸考”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自我规划,加入“裸考族”纯属于追热跟风,什么热考什么,人家考什么自己也考什么,基本上没有什么主见。还有的考生干脆就不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考过了赚了,考不过也无所谓。

3 引导大学生理性应考的几点建议

3.1 从社会层面上看,既要充分重视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功能,又要拓宽就业渠道,调整各行业间的差距

3.1.1 充分尊重教育作为社会流动机制的功能

当前,作为科技表征的知识和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评价个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标准,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手段[3]。而教育正是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必要途径,由此人们坚信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处于社会下层的学生更是希望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较高的教育程度,进而实现“鲤鱼跳龙门”式的向上流动,改写自己的命运。

以知识和技能为表现形态的文化资本是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关键因素,也是职业地位提升的重要积累。文化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是高等教育,社会应提高对国民教育的重视程度,尽量提供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形成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坚定科学文化知识是社会流动的主要依据,摒弃以资格证书、等级证书、毕业证书等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象征物的思想误区。同时要形成用人惟才、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而不是以学历、证书作为惟一标准。

3.1.2 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自扩招以来,就业难就成为困扰学校和学生的最大难题之一。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毕业生大军,而每年的就业职位远远少于大学生的需求量。在这种供过于求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为增加自身求职砝码,不得不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从而催生了盲目跟风的“考证热”和层出不穷的“裸考”现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拓宽各类就业渠道,加强就业信息的公开化和公平化,丰富就业机会。同时,政府要对社会应用性证书加强管理,公布现实社会对这些证书的实际认可程度,以及这些证书的含金量。另外,要适当地抑制高校的大学生扩招力度,调整各个行业之间的社会差距,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4]等,以便从根源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2 从学校层面上看,既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完善考试制度,又要提高师资力量,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2.1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考试是教育效果的重要评价方式之一,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高低是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能力强弱的唯一标准,甚至也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和师资力量强弱的最主要标准。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就是要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摒弃目前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通过采取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多元化主体评价的全面性评价,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全面考察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评价机制的改革应要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特别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综合性考察,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前期准备。

3.2.2 完善考试制度

一方面,学校可以将当前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繁杂的考试进行相关信息统计,把这些考试的相关资料、时间安排、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和实际适用性等信息作为学校可利用资源对学生公开。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全面真实地掌握信息,使其选择具有针对性和择优性,又可以减少学生考证时的盲目性,避免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时间的冲突,争取较充裕的备考时间。同时,学校还可以为考生安排考前专业性的辅导和培训,提高考生应考的把握性和命中率。

另一方面,考试出题者和考试主管部门应研究设置更合理的考题类型和考核方式,用科学的方法设计考试,以达到既能真正考出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做复习准备的双重效果。这样从考试的根源上也能杜绝“裸考”的出现。

3.2.3 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学习、就业、择业的指导蓝本,是避免被动学习、消极生活、盲目就业的行动依据。在其指导下,大学生能够理性面对考试,考不考、考什么、如何准备、考试心态等均将沿着理性的线索发展,对于避免“裸考”的消极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制定并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每一所高校必须授予学生的一项事关人生规划的技能。

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明确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其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师资队伍,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咨询与职业测评[5],加强个性化指导,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解决职业规划中的困惑;最后,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设为必修课,丰富教育形式,阶段性地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生涯的规划,提高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最终为自己制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3.2.4 加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减轻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在就业前社会经验少,社会阅历比较浅薄,对就业市场的前景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缺乏科学判断[6]。而家长们普遍的高期望值,造成大学生不小的就业压力。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与一些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完善高校社会实践体系和毕业生就业实习制度,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毕业生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向家长传递最新的就业市场信息,以更好地协助毕业生确定就业方向,减轻由家长盲目关心和高期望值而带来的就业心理压力。

3.3 对大学生自身而言,既要加强自身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又要明确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为了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一方面,要继续加强自身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向“更深、更专、更尖端”发展;同时,要加强自身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社会认识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压能力、受挫能力,提升抗压性。另一方面,要了解自身的能力,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定位。在遇到困惑时,要主动向老师和家长咨询,重新调整和确定发展方向,从而为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实现人生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张咏梅.“裸考”现象面面观[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12-05.

[2]秦钠.透视学历社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0-54.

[3]王晨.权力再生产的教育机制——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7,(9):7-12.

[4]孙军.由高校“考公务员热”引发的就业思考[J].科技信息,2008,(31):510-511.

[5]邱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论略[J].江苏高教,2010,(5):99-100.

[6]杨建义.社会流动视野下高校毕业生待就业问题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51-156.

ON COLLEGE STUDENTS'UNPREPARED OR LITTLE PREPARED EXAMS FROM THE PERSPECRIVE OF SOCIOLOGY

WANG Jun-wu
(Department of Personnel,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3)

In colleges,some college students take exams with little or no preparation.The unprepared or little prepared exams belong to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some reasons from our society and schools.The urge for guiding students to take exams rationally needs to valu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as a social mobility mechanism broaden the channel of employment,reform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appraise,perfect the system of exams an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employment guidance.

university students;unprepared or little prepared exams;advice

陈 凤

G642.474

A

1672-2868(2015)01-0148-05

2014-12-01

汪俊武(1973-),男,安徽歙县人。安徽师范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考试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我爱的职业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