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2015-03-19吴永梅姚淞元何今成孙天敏

海南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患导师研究生

吴永梅,姚淞元,何今成,孙天敏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3.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湖北 十堰 442000)

·医学教育·

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吴永梅1,姚淞元2,何今成3,孙天敏3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3.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湖北 十堰 442000)

人文素养是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医学人文素养的内涵、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回眸与分析了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并透过“医学模式转变、医患关系变化、创新能力培养”等事件,明确了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最后结合临床研究生的教育特点,提出了创新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建议;首次倡导将导师确定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利用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平台、指导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过程融合和渗透人文教育,引导临床研究生全身心地、真正地将人文学习成果内化为自觉的人文关怀行为。

临床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导师;机制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骤增;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医务人员态度、责任心、沟通能力及以医谋私等因素即人文素养缺陷所致[1],这与我国医学教育长期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使得相当比例的医生只认识疾病的生物学表现,而不认识心理、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密切相关[1-2]。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他们将成为未来医生的主体,其主要培养模式是导师制。如何将其塑造成“既具备科学素养和精湛医术,又具备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合格医生,成为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尤其导师们神圣的职责。本文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和湖北医药学院为个案,对导师在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机制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践探索,为高等医药院校有效拓展人文教育领域提供资料和机制支撑。

1 医学人文素养的内涵

1.1 人文素养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3]:①人文知识、方法层面,即对各种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价值的认知与运用水平;②人文精神层面,对常见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的把持程度,如气质、人格等。

1.2 医学人文素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体,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服务,若忽视人的社会性质,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就会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

1.3 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辩证关系 医学包括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绎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学人才的进步。任何割裂二者的行为,或只重视其一,不重视其二,顾此失彼,均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不论是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还是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处理,都要遵循这规律。

1.4 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1)人文知识:熟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2)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3)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基本方法去分析、提出和解决医学及其相关问题;(4)人文精神: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注重对患者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这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3-4]。

2 临床研究生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2.1 人文课程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以课程讲授为主要模式。然而,研究生3年学习期间、只有半年时间在校本部集中授课,而且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种类十分有限,一般只有大学英语、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几门课。这种“短时间、少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已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生所需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亦不适应临床研究生教育特点。

2.2 人文教育内容缺乏实践针对性 不少临床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知识还是本科阶段的陈旧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们需要更新、更高的人文素养能力以帮助解决临床实践、社会活动和思想情感中所面临的价值理念、人际沟通、人文关怀以及职业发展等问题。多数调查研究表明,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很有必要,但对研究生成长的帮助呈下降趋势。这不是说人文课程对临床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没有意义,而是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不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方面,人文课程没有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即在医院尚未建立人文教育基地;另一方面,人文教育没有贯穿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教育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认识问题。

2.3 人文教育忽视了临床研究生多样性背景 临床研究生的来源参差不齐,有的从本科直接考研的,有的在医院上班后读研的。来源不同和背景不同的研究生对学医的首要目的、个人利益、医患纠纷等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必须注意个体差异。现在部分院校的集体授课、无差别指导等形式不能适应研究生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

2.4 导师忽略对研究生的人文教育 多数学校对研究生导师考核只注重科研成果,有关导师职责中没有硬性规定导师对研究生人文素养负责;因此,不少导师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教育。由于科研成果是评价教学和科研产出的最直接标准,研究生往往成为导师实验或者项目的主力军,造成多数研究生认为与导师的关系是“老板雇员型”,如同学之间交流时,把自己的导师通常称为“我的老板”。最终导致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几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一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文关怀能力低下。

3 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合格医生”的必然要求

3.1 Engel医学模式与人文素养 美国纽约州Rochester大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Engel模式[5]。这种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该模式认为人患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把患者当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因此,医生不仅应该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还必须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Engel模式以“人与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强调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要求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并要真正尊重、理解关爱患者,加强医患感情沟通,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就要求,临床研究生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3.2“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与人文素养 现代医患关系已由“主动-被动型”转变成了“共同参与型”,患者主动参与医生的诊疗活动。古代西方医学之父Hippcrates曾经说过[6-7],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博大的仁爱之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然而,当前医疗市场渐趋于市场化,医患关系呈现“物化、经济化和利益化”倾向。患方辱骂、殴打、敲诈医生,围攻医院,更有甚者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事件在各地频频“上演”,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当然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有患方认知差距,也有社会因素等,然而在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构成医患互信缺失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纠纷约占2/3。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具备爱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用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适当的人性关怀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3.3 创新能力是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共同表达 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生教育“重专业、轻人文且二者分离”。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医院各临床科室轮转实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知识和医疗实践整合,最终导致研究生实习质量与临床效率低下、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其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没有人文动力,就没有工作上的尽心与科研上的创新。研究生皆有创新潜能,但其创新欲望的激发、创新意识的唤醒、创新潜能的开发同时需要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支撑。“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不存在脱离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现有知识的重新组合和突破现有思维的转换。”人文教育缺失可能会使研究生因知识结构的单一而无法顺利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这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尴尬,如少数“知名学者”时常出现学术腐败问题等。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科研成果的多少作为衡量研究生合格与否的依据。对人文教育不重视,只会抹杀研究生的韧性和个性,使之无法拥有持续的热情、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缺乏批判思维与独立创造能力、丧失精神追求”的单向度人(One-Dimensional Man),从而导致研究生在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创新动力不足[7-8]。

4 临床研究生导师人文教育新机制的创建与探索

4.1 确定导师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孙鹏等[1]和宫福清等[8]研究建议,医药院校要建立“一贯式、内省化、全维度、双螺旋”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一贯式”是指人文教育持续整个研究生教育期间,并延伸至医学生涯;“内省化”是指将显性教育成果如知识、能力与隐性教育成份如感悟、体验、激励,通过心灵感知和情感震撼,内化为研究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全维度”,是指从研究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分别构建子体系,形成人文教育的支撑体系;“双螺旋”是指生命健康的维护既需要研究生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研究生“救死扶伤”的综合素养能力。基于上述人文教育体系,加上导师的地位与作用,即导师制为研究生与导师深度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研究生在与导师的密切接触中,能充分感知导师的言传身教,导师的一言一行、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均深刻地影响着研究生。这样,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可以最有效地把人文精神渗透、融合进去,成为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力军和第一责任人。

4.2 完善导师遴选和评价制度 正因为导师是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要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导师自身必须有过硬的人文素养。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对导师的学术修养和业务水平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对导师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人格品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定。作为一名导师不仅应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知行合一,为人师表。对于不负责任和学术不端的导师,应立即停止其导师资格。青年导师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高达近50%。青年导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支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自身精力充沛,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饱含爱心,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青年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素养不够过硬,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青年导师的教育与管理,对于将临床研究生培养为“合格医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3 利用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平台,开展研究生人文教育 根据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每学期开学初有计划、针对性地提出6~7项医学人文讨论主题或基于背景的讨论专题,研究生在适当的时间就他们感兴趣的、与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人文主题与导师进行深度探讨,以摆脱目前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研究生反感的说教式空洞理论以及教师讲授、研究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授课模式。期末每位研究生要提交一份医学人文讨论报告或论文,其中优秀的鼓励发表或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从2011年2月开始至今,在我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中实施了该项“平台人文交流”教育,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对20多项主题的相关医学人文问题在实践背景下面对面地进行了系统、深度探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4 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临床实践过程中融合人文教育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患者的时期,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深化理性认识,是人文教育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研究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①培养研究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②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应用语言文字、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的习惯,同时,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还要融入法律知识,既维护患者权力又保护自身利益。③培养研究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廉洁行医,不以医谋私。④培养研究生人文关怀意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选择经济、适当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⑤要在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些素养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8-10]。

4.5 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中渗透人文教育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真实、准确的科研态度既是科学研究的根本需求,也是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近年来研究生中屡屡发生的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声誉。挪用或剽窃他人成果、编造或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等,这些在以前甚少听闻的科学道德失范行为如今已司空见惯。作为导师,要在研究生“科学选题、科研实施以及科研总结”全过程中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指导研究生科研选题时遵循“需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原则,从战略上选择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研究生要认真书写科研开题报告,并严格履行开题程序,导师及其专家组要审核和批准其开题报告,这样既让研究生明确自己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进度,又有利于导师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避免重复研究与学术腐败。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导师要跟踪研究生实验实施过程,检查其科研实验记录,是否“真实、准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实验过程中杜绝“数据造假”。对研究生论文,导师必须严格审查、修改后方能发表和提交。只要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过程真正负起了责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将会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团结协作精神、科研水平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4.6 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文评价机制,是保障临床研究生人文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多年实践摸索,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撰写心得体会、提交报告论文、案例分析、人机对话、模拟情景处理、患者与师生评价等考核方式对研究生人文素养状况进行检验,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性化服务能力、医德认知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等。并将临床研究生人文考核结果与专业考试成绩合并,一起作为其奖惩、毕业、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和标准[11-12],以此促进临床研究生对“医学人文素养”有一个正确认识,即人文素养是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临床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既是救死扶伤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又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促进研究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还是培养医学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保障,最终引导临床研究生全身心地、真正地将人文学习成果内化为自觉的人文关怀行为。

[1]孙 鹏,陈俊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2]徐 茜.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机制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52-54.

[3]柳 云,赵冬云.当代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3,27(1):216-217.

[4]杜文军,梁琛琛.研究生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4,275(5):87-90.

[5]刘瑞梓,鲁映青,孙利军.医学人文教育新模式的创建与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643-645.

[6]李继兵,李芳红.中美硕士研究生导师制比较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38(2):43-46.

[7]李 飞.医学研究生对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认识[J].医学与哲学, 2012,33(8A):46-48.

[8]宫福清,戴艳军.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9]文 平,陈谦明.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3(1):40-44.

[10]籍刘英,王雨晨,左祁湲,等.医学生职业认知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4):432-436.

[11]龚 謇.中西方医学人文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32(5):792-794.

[12]陈燕萍,吴立明.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Creating and exploring new mechanisms in clinical tutor humane education.

WU Yong-mei1,YAO Song-yuan2, HE Jin-cheng3,SUN Tian-min3.1.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s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1,Xinjiang,CHINA;2.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1,Xinjiang,CHINA; 3.Library,Hubei Medical College,Shiyan,442000,Hubei,CHINA

Humanity literac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medicine.This paper has described connotation of medical humanities literacy and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medical humanities and medical science,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status of medical humanities literacy education in clinical graduate.Through event of“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mode change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and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it is illustrated that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is the requirements for training qualified doctor.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ducation features of clinical graduates,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proposal of creating new mechanisms in clinical tutor humane education.For the first time,it is recommended to identify advocacy mentor as the responsible pers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humanities education,to take full use of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tuto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for guiding clinical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use and penetrate humanistic education into the process,to lead the clinical postgraduates to convert humanistic learning outcomes into conscious acts of humane care wholeheartedly.

Clinical graduate student;Humanities literacy;Training;Tutor;Mechanisms

R193.8

C

1003—6350(2015)04—0595—04

2014-07-29)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4.0216

20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编号:201491180)

吴永梅。E-mail:yongmeiwu@126.com

猜你喜欢

医患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