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现状与推进策略

2015-03-19张乾坤任先大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建构微课

张乾坤 任先大

(湖南理工学院 中文学院,湖南 岳阳414006)

一引言

在微信、微博广为流行的微时代,随着日常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当代大学生习惯于快餐式消费、学习,倾向于碎片化、情景化、泛在化接收各类信息资源,学习的个性化、多元 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在教学上究竟该如何主动契合当下学习者的内在思维习惯与基本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正在勃兴的微课以“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信息时代的要求,为文学理论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大卫·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明确提出了微课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教学。[1]P26在国内,目前关于微课的精确界定尚有一定的争议。综合各家的观点,大致可将微课理解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学习主题(或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微课与慕课类似,但有显著差别。据胡铁生等人的理解,如果说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那么,微课可理解为M iniOpen Online Course,亦即“微网络课程”。[2]P39在这里,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是指运用微课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文学理论系列课程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种探索与实践。

二 国内外微课化的基本现状

在国外,近几年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如可汗学院(Khan Academy)、TED-Ed、Teachers TV、In Time、Watch Know Learn,等等。其中,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的微课就包括人文学,TED-Ed的微课就涵盖了文学与语言。截至2015年1月27日,英国牛津大学已经推出了1100门微课程,其中71门属于文学类,与文学理论课程相关的就有《文学理论入门》等。目前,尽管国外直接与文学理论系列课程的微课资源数量并不多,应用也较少,但是,微课毕竟是新鲜事物。完全有理由可以预测,正如MOOC兴起,英美一大批顶尖大学优质的文学理论系列课程资源实现了开放共享一样;随着近期微课的快速崛起,国外关于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将会迅速跟进。

在国外微课浪潮影响之下,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与实践迅速升温,成为了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景观。概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理论研究上,国内主要探讨了微课的背景与定义、微课的特征、微课的发展阶段、微课的评价标准问题、微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课的宏观方面研究,较少关注微课与具体课程的深度融合问题。比如,几乎没有人系统思考过微课与文学理论系列课程之间如何契合问题。第二,在微课资源建构上,国内基于微课比赛活动建构微课资源的势头异常迅猛。2012年10月22日至11月21日,《中国教师报》举办了“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2014年3月又启动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2012年12月28日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举办了“凤凰微课”;2014年12月28日湖南教育厅也启动了“湖南省首届微课大赛”。通过举办各种微课比赛活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微课资源。其中,与文学理论系列课程相关的微课资源比较多。例如,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涌现出了浙江外国语学院陈芸的《“斯芬克斯之谜”与〈俄狄浦斯王〉》、宁波大学胡泽球的《事件和情节》、台州学院陈灵强的《小说是什么》等一批优秀的微课资源。随着国内微课比赛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关的微课资源将会进一步丰富,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操作提供了较大可能。概言之,国内关于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系统理论探讨几乎是空白点,但与之相关的微课资源建构活动却异常活跃。这至少表明,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使得微课资源建构活动缺乏必要的具体理论指引,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三 微课化的推进策略

通过简要回瞻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国内外基本现状,我们冷静地认为,在当下要进一步推进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进程,促进其深度信息化,需要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上下足功夫。缺乏具体实践的理论探索,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失去了实际应用价值;同样,没有理论根基的具体实践,只能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缺乏科学依据。按照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要求,扎实推进文学理论系列课程的微课化,需要在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上双管齐下,共生互动。人为的过分强调甚至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对微课化的深入推进产生不利影响。当前,加紧推进文学理论系列课程的微课化,需要着手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理论上需要系统深入探讨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何以可能的问题,亦即解决微课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为下一步微课化如何可能提供必要的逻辑前提与理论依据。首先是微课化的必要性问题。微课化有无必要,既取决于外在的因素,也取决于内在的因素。但从根本意义上讲,内在因素往往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微课化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指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如教学材料的呈现形式、复杂程度与学生的思维习惯、认知结构以及个体的知识储备之间的矛盾等。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这些矛盾各种各样,异常复杂,需要加以具体分析,因为不同的矛盾表现、矛盾程度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影响具体教改微课化的适用程度与范围。尽管微课化的内在驱动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外在的诱因也不可忽视。缺乏外在诱因的内在因素,只能是自在而不是自为的。据我理解,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外在诱因是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方针政策。具体而言,主要指两个文件,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次是微课化的可行性问题。所谓可行性问题具体是指微课教学模式与文学理论系列课程之间的兼容问题。探讨兼容问题,要在厘定基本概念术语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微课的基本特征,揭示文学理论系列课程知识体系构成的基本特点,寻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从而论证文学理论系列课程与微课化教学模式之间的内在融通性。仅仅论证二者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还远远不够,还要解决二者在何种程度上兼容的问题,也就是微课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如何实现优势互补的问题。微课化教学模式优势明显,但也有缺陷,如知识粒度不大、广度与深度不够、师生现场互动缺失,等等,使得它无法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微课化教学模式的不足,决定了它在文学理论系列课程教学上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与限度。倘若没有清醒意识到这一点,一味强调其普适性,很可能会违背教学的基本规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在实践操作上需要解决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如何可能的问题,亦即解决在实践中微课资源的建构问题与具体应用问题。这是何以可能问题的合理延伸。首先,整合现有的微课资源。由于现有微课资源在建构过程中,大多不是以具体课程为中心来建构,而是按照学科门类来建构,使得有关文学理论系列课程的微课资源较为零散,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无法直接加以利用。当务之急,关键是要按照文学理论系列课程教改微课化的实际要求,结合课程标准,挖掘与梳理国内外优质的微课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资源构架体系,为教学上的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资源储备。同时也应注意到,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有关的微课资源正处在积极地建构过程之中,进展迅速。由于资源建构的动态性质,这就需要我们随时密切关注其进展情况,及时充实已有的微课资源。在充实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优胜劣汰原则,挑选其中最优质的资源,删除较差的资源。在不断地挑选与删除的动态过程中,使得现有的微课资源体系不断趋向完善。其次,积极开发新的资源。微课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主体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目前,国内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资源的开发主要是由官方发动,通过各种类型的比赛而迅速往前推进的。实践证明,这种开发方式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内充分调动了参赛者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扩大微课在国内的影响。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资源开发的方式仅仅依赖于官方的发动,形式未免过于单一,极有可能导致后劲不足,无法形成长期效应。因此,研究制定一套有效的激励措施与保障机制,确保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资源开发的组织者多元化、参与者热情持续化,显得尤为重要。与其他学科相比,文学理论系列课程的微课化具有独特优势。这主要是由课程自身特点决定的。作为基础课程,文学理论系列课程涵盖了一系列的基本概念、范畴、名词术语与命题。这些基本概念、范畴、名词术语与命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又是学生学习时的难点所在。倘若创造性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这些重点、难点充分微课化,不仅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能够减轻教师教学的工作压力。再次,要正确处理好既有微课资源与开发新资源之间的关系。微课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课程教学上的具体应用,在坚持用好既有资源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开发新的微课资源。既要避免重复无序开发的乱象,又要克服过去只重视开发不重视利用的弊病。坚持知识点之间的错位开发,确保微课资源的丰富性与完整性。

第三,在配套机制上需要研究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相关评价标准问题。评价标准问题相当重要,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它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略。在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进程中,如果相关的评价标准跟不上,势必会影响教师主动运用微课模式教学以及参与微课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学生利用微课资源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模式的调整,相应的评价标准也应随之作出必要的变动。我们认为,评价标准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层次:一是就教师微课程评价指标而言,应加大在线用户有效评价的权重,重视可重用资源的价值导向性;[3]P4二是就学生微课程学习考核而言,应适度增加学生在线或移动学习、在线或移动测评在平时成绩评定中的权重,正确协调好传统教学测评与微课化教学测评之间的关系。评价标准的两个层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

四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大力推进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化的进程不仅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而且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为当前文学理论系列课程微课资源建构活动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引,从而减少盲目性,增强建构的自觉性;而且还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的微课资源,推动文学理论系列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步伐,以便更好地迎合数字时代的思维习惯与认知习惯,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2]胡铁生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3]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建构微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文论通史》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