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索

2015-03-19卢小萍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院校

□卢小萍

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高职院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一贯制培养,学业期满颁发高校毕业证书。相对于普通的高职学生,五年一贯制学生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教育管理问题已然成为高职院校重点和难点。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远远不够的。然而,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对技能教育的关注和实践。对于五年一贯制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高职院校更有必要针对其特点,采取有别于三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使这部分学生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

一、五年一贯制学生的普遍特点

五年一贯制的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的普遍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年龄小,一般都为未成年人;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逆反心理强,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心理素质较差,承压受挫能力低等。五年一贯制学生身上也具备着一些优秀的特质: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烈,渴望得到认可,集体活动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兴趣浓厚并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对事物的看法比较简单纯粹。五年一贯制学制较长,对于这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校五年是其生长发育、健全人格、技能提升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多管齐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五年一贯制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

(一)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审视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领域,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五年一贯制的学生而言,由于年纪小,生活阅历不足、心理不成熟等原因,本来就没有形成稳定价值观的他们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不少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比较漠视,他们不关心国家、不关心政治,自私自利,爱慕虚荣,诚信意识淡薄,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

(二)缺乏求知精神,文化素养低。受制于五年一贯制的招生特点,学生生源质量较差。而且,随着高校持续多年的扩招,高职院校为保证办学规模,近年来对五年一贯制学生的招生门槛更是降低。五年一贯制学生的文化素养应当说是高校中最低的,他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语言和文字功底差,甚至连常识性知识也模糊不清。尽管如此,他们对自己的现状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缺乏大学生应有的求知和探索精神。

(三)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存在着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他们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缺少规划,不少学生尤其是男生,网络游戏几乎占据了课余生活的全部,体育锻炼意识淡薄,身体素质下降。在心理健康方面,五年一贯制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弱势。在进入高校之前,他们一直是同龄人中的“差等生”,部分学生或自卑内向,或盲目自大,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逆反心理。进入高校后,面对独立学习和生活产生的问题,他们因受挫和抗压能力较低,极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四)日常行为水准较低。五年一贯制学生因在身份定位上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许多行为往往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许多学生缺乏应有的公共道德意识和纪律意识,缺乏行事准则,具体表现为对老师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礼貌;不注重公共区域卫生;吸烟酗酒;迟到、早退、旷课,上课吃东西、聊天;抄袭作业、考试舞弊等,甚至还存在寻衅滋事、偷窃赌博等不当行为。

三、素质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校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他们的思想观念在无形中受到了冲击,其生活和交往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五年一贯制高职大学生本来就存在身心不成熟的特点,他们的思想观念、处事态度和言行举止等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素质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念、言行举止和学习态度等,是促进他们良好素质形成的重要部分。从事五年制一贯制学生管理工作发现,多数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缺陷,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有失偏颇,忽视了孩子良好素质的养成。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简单粗暴”,或过分控制,甚至暴力;或有求必应,随心所欲。在这般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素质上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三)学校对素质教育重视度不足。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校园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虽然我国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往往还是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进行素质教育的方式单一、力度不足,缺乏对学生良好素质养成的研究和思考。而且,当下校园内人文精神的建设工作力度不够,很难为学生长达五年的在校时间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加强五年一贯制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完善学校的建设管理。

1.形成全员皆教的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工作者对五年一贯制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不仅仅为辅导员、班主任,更应该含括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部门的每一位员工,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产生全面的影响。学校应倡导全员以高尚师德、敬业服务、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示范者。同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督促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荀子在《荀子·劝学》中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校园环境对学生素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感受良好的文化氛围,会自然而然内化成文明素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既体现为富有寓意的景观,如建筑、雕塑、绿化等,也表现为各种行为模式与行为规范,更展示在具有精神内涵的校风校训和学风班风之中。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在校园内营造和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得到陶冶和感化,砥砺学生的成长。

3.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目前,职业院校德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内容远离职业教育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事实上,职业教育具有培养目标的应用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职业方向的基层性等特点。学校不能简单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寄期望于课堂学习,而要将职业教育贯穿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喜好模仿、对新鲜事物兴趣强的性格特点,高职院校可适当地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结合企业的精神文化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同时将企业的规章制度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以一名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彰显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

(二)创新学生素质教育的形式。

1.挖掘闪光点,提高自信心。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使得长期以来学习成绩成为衡量孩子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一直以来就被贴上了“成绩差,能力低”的标签,导致了他们自信心的不足。对于五年一贯制学生,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优势,展示自我,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身上的某一个特质一旦得到肯定和认可,会进而带动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自我提升。

2.关注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身心素质对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发展自我具有很大的帮助。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关键时期的特点,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体制锻炼,鼓励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同时重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在该阶段可能存在的叛逆、自卑、彷徨等心理障碍,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排除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注重体验式教育,以实践育人。对于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不能一味因想要克服其陋习而以纪律强加管制,更要注重实践育人环节。结合五年一贯制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注重对其开展体验式的教育。探索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机制,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精神。同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鼓励学生多参加文艺、体育竞技等活动,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使他们敢于表现自我,树立竞争意识,同时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建立学校与家长的长效沟通机制。五年一贯制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其家庭教育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不能够因为孩子已经进入高校便“功成身退”,将所有的教育责任寄期望于学校。家长要有意识地将素质教育融入于平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学校应建立起与五年制学生家长的长效沟通机制,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的强大合力。学校和家庭双方要主动加强沟通联系,可以通过利用多种交互平台,互通学生的现实表现情况,共同就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与家庭相关的活动,如家长会、感恩教育活动等,形成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有机联动,共同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五、结语

高职五年一贯制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是目前高职教育中的一大难题,从整体上提升五年制学生的素质任重而道远。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的素质教育现状,教育者应注重加强研究,结合学生的特点,拓宽教育和管理的形式,多方形成合力对其进行正确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素质。

[1]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2012

[2]邓汉平.五年一贯制高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探索[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

[3]袁力.浅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0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院校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