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备制造与维修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
2015-03-19张立娟
□张立娟
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主体教学的地位已经确立,我国高职教育正积极探索建立有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社会需要的紧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类院校中属于传统的老专业,但大多数高职院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整合力度仍然不够[1]。针对环保设备类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重复率高、实训条件不足等现状,基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建设,构建了《环保设备制造与维修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模块化结构把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可以划分成若干项目,当要删除旧内容或是增加新内容时,只不过删除或增加了一个课程模块或项目,不会对整个课程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保证高职课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2]。
一、环保设备类实训课现状与不足
环保设备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设备制造与维修基本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实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3 级环境工程专业专科培养方案,除《工程制图与CAD》专业基础课,环保设备类专业课计6 门,177 学时,实践88 学时,其中32 学时实践课是独立授课独立考核,其他课时依附于理论课,这样造成实践课程门数多,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重复率高,例如《设备保养与维修》与《环保设备》两门课程环保设备拆装实训部分易重复;《电子电工技术》与《仪表与自动化》低压电器实训部分易重复。另外,由于学校搬迁,实训设备混乱,有些任课老师对实训室仪器和设备不了解,造成有限的实训条件得不到充足的利用。《环保设备制造与维修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为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的模块开发与相应实训室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调研所得到的信息,环保设备设施维护方面的能力是必要的,且具有敲门砖的属性。按照环工大类专业应具备技能的结构要求,又参照其它相关院校实训设计,开发出《环保设备制造与维修基本技能实训》模块化教学体系,包括工程基础制造训练模块、机电设备维护实训模块、电工与仪表自动化实训模块,建设了相应功能的环保设备实验实训室。
(一)工程基础制造训练模块。《工程基础制造训练》来源于金工实习,但传统的金工实习包括钳工、焊接、车工、铣工、刨工等十多种加工方法,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课,对于非机械类学生,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色突出重点工艺兼顾其它,开展主要项目:钳工、焊接、管道安装、装配等基本工程技能,锻炼学生工程制造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为《环保设备维护维修》提供基本的操作技能。金工实训室占地90m2,设备总值约17.8万元,为工程基础制造训练模块实训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机电设备维护实训模块。《环保设备维护维修》以通用和专用环保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其用途、结构和工作原理认知后,学习其维护维修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前期的理论课《泵与风机》和《环境工程设备》提供实践平台。开展主要项目:三相异步电动机、污泥泵、减速器、风机、空气压缩机、阀等通用环保设备拆装实训。机电设备维护实训室占地40m2,设备总值约11.3万元,为机电设备维护实训模块实训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电工与仪表自动化模块。《电工与仪表自动化模块》主要研究对象环为保设备自动化,包括电工技能和仪器仪表PLC 控制两部分内容,在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上,主要开展项目:电工基本技能、环境工程常用仪器仪表、PLC 控制与编程。在学院升本的大环境下,预算投资44万建设环保设备自动化实训室,建设完成后,能满足电工与仪表自动化模块实训教学。
三、教学方法
《环保设备制造与维修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内容设置了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个项目组成,一个项目一次课,一次课安排4 学时,连续上3 小时,从时间上满足了项目的完成。在每次的教学中,围绕一个项目进行讲授,在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还包括“任务驱动法”和“项目教学法”等。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2,3]。采用六步教学法,即:交代任务的目标、任务、要求;教师示范操作一个任务或简单讲解任务的过程;学生操作;教师总结、通过操作了解知识点,技能要点,解决有关问题;再布置操作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总评。每个项目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源自于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4]。以“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拆装实训”教学为例,把教学内容设置为一个任务,提出任务目标,小组成员由三人组成,允许学生可以多途径、不同角度进入学习,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广阔性[2]。
另外,《环保设备制造与维修基本技能实训》一体化实训教材的讲义已编著完成,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新设备添置等进行调整。
四、结语
《环保设备制造与维修基本技能实训》这门实训课程,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出发,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基于环境专业特色,结合相关理论课程,打破专业的束缚,选择教学内容、整合实训模块,开发实训教学项目,与实训室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构建以“模块化”专业技能项目为特征的实训教学体系,进一步发挥和挖掘实训教学在环境工程本科高职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为后期实训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此项研究的成果也可推广至其他环境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
[1]张彬.浅谈环境工程专业实训教学[J].广州化工,2015,4
[2]张立娟,等.高职环境工程专项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
[3]王衍凤.“教学做”一体化的《电子技术》教学模式[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9,9
[4]曲凌.任务驱动的小组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