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实训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

2015-03-19□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实训考核院校

□施 刚

考核与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发展,一套合理有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能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督促教师认真教,学生主动学,用定性评价或量化指标衡量实训效果,并指导实训教学的实施。实训和理论教学的目标与特点不同,决定了高职实训的考核评价应该有自己的特色,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与本科考核方式一脉相承,基本都是教师先演示,后学生练习,再由老师依据实训成果进行评价,没有突显出高职教育特色,因此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考核与评价体系。

一、高职实训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实训的考核与评价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本科教育,实训、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和特色,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都独具特色,成绩斐然。然而,实训效果如何,实训质量如何评价,实训能否满足社会需求等,最终都需通过实训考核与评价来回答。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在实训考核中存在的不足都可以归结于这项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考核与评价浮于形式。比如,一些高职院校实训考核手段缺乏新颖,多以考勤、实训作业、报告等作为考核依据,如果教师责任性较强,依据可能略微细化些,还会对参训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作出评价,其实质与本科教育一脉相承,考核以教师主观感性评价为主,缺乏过程考核。同时,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内容多年没有变化,实训过程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实训态度消极,教学效果不佳。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实训监管手段单一,教务部门依据实训教学文件进行检查、听课,督查实训课程是否实施,师生是否出勤,教学秩序是否井然,形式上尽到了监管职责,却没有对实训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进行有效监督。如此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确实有客观因素影响,但可以确定的是,实训考核与评价有没有得到认真重视,其结果肯定大有不同。

(二)高职实训考核与评价标准不确定。进行实训考核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确定的、与岗位实际协调的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包括实训教学质量标准、实训课程教学标准、考核成绩标准等,这些决定了实训教学与考核的内容,是确保实训考核与评价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现实中,各高职院校的实训考核与评价标准很难确定与统一,概因专业不同,则实训考核内容也不同;即便同一专业,因为实训形式、实训周期、师资与生源、实训软硬件等实训条件的差异,很难形成确定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

(三)高职实训教学与考核内容更新缓慢。一些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内容多年不变,所有的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同样的实训操作;考核方式相对固定,没有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不能体现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学生互相抄袭、应付,不能引起学生实训的兴趣,实训质量大打折扣。究其因,一是一些高职的课程体系遵循的还是学科体系,实训教学内容没有随岗位实际变化,考核与岗位技能要求脱节,培养的学生水土不服;二是实训教学与考核内容变化需要大量的人财物,需要教师下企业、行业调研,需要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实训大纲,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更新实训软硬件等,在教育成本上是一个比较大的考虑,更新实训教学与考核内容的动力不足。

(四)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实训考核与评价的检验机制。2011年教育部提出“各地和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在实践中,很多院校对实训的控制有一整套方法与手段,包括教学文件、听课、督导、评教等,其中,评教又有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校外专家评教等,形式上似乎满足了实训考核的需要。但从逻辑角度来讲,实训效果到底如何,考核与评价是否有效,最有说服力的还是需要通过学生的就业状况、岗位能力来检验。把学生的就业质量纳入到考核与评价中来,从而检验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实训内容的合理,实训考核与评价的有效,然而,高职院校囿于社会跟踪调查的渠道与能力的不足,通过学生就业状况检验实训考核与评价的机制尚未建立。

二、高职院校构建合理有效的实训考核与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要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保证实训教学的软件硬件投入,还需要把构建合理有效的实训考核与评价体系作为重要的立足点。

(一)高职院校的实训考核与评价标准要注意差异性。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训课程,都必须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因此,实训考核标准需要符合教育共性,但同时对不同专业、不同实训要有一定的差异,因为,实训课程来源并服务于一线,考核与评价标准也必然依不同岗位的具体实际而有所差异,即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实训考核标准必然存在差别。同时,即便是在会计专业中,因为生源不同,高职会计专业为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应区分高职、普高两个生源层次,在制定考核标准时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一步地,在一门实训课程一个教学班级中,考虑到班级学生个体差别,考核标准也应体现出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能成为刺激学生积极实训的风向标,成为提高实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高职实训考核与评价内容不能脱离社会实际。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实训考核与评价必须以职业要求为依据,与社会实际衔接,需要社会的认同,确保实训教学与考核内容的社会性。可行方法有:一是强化与社会的联系,由院校、企业、行业共同制定实训课程体系,规划实训实施方案,制定实训考核与评价标准,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二是加强校内外实训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定期派教师到优秀职教院校参观访问、交流、培训,外出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充分利用校内教研会等形式,提高教师实训教学理念与执教能力。三是以赛促教,把实训考核评价与校内外技能比赛相结合,用比赛检验实训效果,奖优罚劣,促进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四是实训考核与职业资格考证相联系,在实训内容中纳入考证内容,使实训考核与职业考证无缝链接,加强高职实训考核与评价的社会性。

(三)完善实训考核与评价方法。一是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如果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会有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实训考核与评价时,方法与手段要多样,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训技能、主观能动性、自学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实训的兴趣。二是实训考核方法手段的选择要注意体现考核的过程性。在实训结束后依据学生实训成果作出评价是一种静态的考核方式,简单易行,对教师的压力与要求较低,但考核不全面、不准确。考核与评价应贯穿实训整个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实训中各种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学生实训中的能动性,关注学生实训中的感想与意见,并对学生实训作出整体判断,把对学生实训的考核与评价覆盖到实训整个阶段,评价才能全面与准确。三是高职实训考核与评价需要运用量化评价工具。高职实训考核与评价常见对学生实训成果进行定性评价,给出一些描述性的评价,简单,主观影响大,难以保障公平性,而通过建立可测的指标进行量化考核,进行准确评价,能切实提高考核与评价的质量。

(四)引入“麦可思”调查完善高职院校实训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实训考核与评价需要学生就业状况的检验与反馈,高职院校可以借助“麦可思”调查的优势,定期对企业、行业、协会进行调研,收集就业信息,把“麦可思”调查反馈的数据作为高职实训考核与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观、真实反映实训教学与考核水平,指导高职院校加强实训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开创发展新局面。

三、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社会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实训教学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其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考核。实训考核与评价结果是高职院校实训质量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实训考核与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实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创新思维,优化实训内容,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因此,构建合理的实训考核与评价体系,有效地检验实训水平,对高职教育十分重要。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1,9

[2]白洁,张小洁.实训成绩评定方式的探讨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5,6:29~30

[3]朱金福.表现性评价在高职项目化课程考核评价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

[4]陈安.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21~22

[5]杨春华.信息化时代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

[6]沈枫.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2008,19

[7]赵志群.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J]. 职教论坛,2009,15

猜你喜欢

实训考核院校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家庭年终考核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