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5-03-19祝振欣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原理

□祝振欣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是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各大院校对该课程也相当重视,但是课程的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技术更新快,导致很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理论知识点多,学起来较为困难,难以掌握,和实际应用联系较少,不知其有何用途。因此,如何科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数据库原理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

一、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组织形式。目前有关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材较多,其中多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组织结构类似,即首先讲授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其次介绍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在这种组织体系中,枯燥且难以理解的原理部分所占比例较大,而相关的实践应用部分较少,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领会数据库的理论知识,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停留在知道层面,不能够进行深层次挖掘,使学生对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以及在工作环境中的应用无法理解,导致学生在最初理论知识的学习阶段对本课程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数据库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实践练习的时间少,并且课程的实践内容,多数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较少,和实际应用不能进行有效结合,违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教学要求。

(三)考核方式。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数的考试形式以笔试为主,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对理论知识进行记忆,忽略了动手能力的训练,不符合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施

(一)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为适应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迅速发展,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具备职业化的应用型人才,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正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库教学中,并成为目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一是给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软件,使学生获知数据库应用的实例,引出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关系数据库等概念;二是围绕学生已经认知的综合实例,将教学体系中的数据库设计、开发和安全维护等内容分阶段有序展开讲解,使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随时参与项目实施,激发并培养了学生学习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完成所有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也对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应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积极主动,体会更深刻,培养了学生对数据库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独立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按照创设实践情境——确定工作任务——行动导向学习——团队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步骤实施教学,始终以学生为行动的主体,以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师生互动的合作行为为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从而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三)增设课程设计教学模块。课程设计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最终的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得到开发数据库系统的综合技能训练,巩固和加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课题的选取方面,选题以学生较熟悉或能够实际调研的单位应用系统为主,或者是学生自行确定的课题。参考选题如下:成绩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商品管理系统;校园餐卡管理系统;宾馆客房管理系统;小区物业管理系统;班级信息管理系统等。在教学上采用课堂讲解(重点介绍如软件工程思想、实践环境和平台介绍、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等,系统地讲解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细节)、聘用企业系统设计师进行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和分组实施、软件展示和小组答辩等方式组织并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完善学生对数据库系统开发的认知。

(四)做好辅导和答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开设习题课、专题答疑等多种方式,对课程中所涉及的难于理解的概念以及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等进行集中讲解和讨论,巩固课堂内所学知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需进行作业练习和上机实验,其目的是要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目前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大多为笔试,笔试则以理论为主,这种考核方式会传递给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而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了实践操作,这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数据库原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针对这种问题的弊端,可改革考核方式。在考核方式上,选用平时成绩、课程设计、期末上机考试等多种形式,旨在考核学生对数据库基础知识的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1.采用“多方面课程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考核方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态度,学习表现;过程考核,集中考核;理论考核,能力考核。

2.成绩考核的主要内容。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成绩、课程设计报告以及上机考试成绩。

3.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考勤、作业);实验实训20%;设计报告20%;期末考试(上机)40%。

三、结语

在分析了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根据该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打破常规教学的系统性,少讲理论性强而实际用得少或根本不用的知识,而是重在知识的实用性。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线推进学习进程,针对数据库设计和实施中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传授相关的课程知识,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整个课程设计思路是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基于实际系统去练习,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的。

[1]屈武江. 高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林区教学,2013,3

[2]吴赞婷等.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刍议[J].职教论坛,2011,2

[3]汪洋等.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猜你喜欢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原理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数据库系统shell脚本应用
微细铣削工艺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实时数据库系统数据安全采集方案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核反应堆材料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